幻灯片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
----
幻灯片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
幻灯片 3课标要求
1、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
2、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3、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
幻灯片 4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 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经济、社会、生态
2、可持续发展的组成:
可持续发展是由 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
----
幻灯片 5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
幻灯片 6----
幻灯片 7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
②技术人员
③铁矿石、煤炭
④土地、水、空气
⑤厂长、经理、车间主任
⑥钢材
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
----
幻灯片 8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包括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
幻灯片 9清洁生产
环 境
资源的摄取
原材料加工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批发零售
产品使用回收
产品废弃处理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
----
幻灯片 10灭绝之程度
地球上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使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 种;1850年至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了,即有100多种动物灭绝了,而且这种灭绝还在以加速度的趋势进行着。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说: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 种动物灭绝,这种远远高于自然的“本底灭绝”速率上千倍的局面是有关地球生命生存状况与质量的严峻警告!
----
幻灯片 11 北京麋鹿苑有个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墓碑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长长地排在一起,每一块上面都写着一种动物的名字和其灭绝的时间。墓碑两侧排列着工业革命后人类的“遗产”:废弃的齿轮、轮胎、钢铁铸件、塑料制品等等,反衬着这本沉重的动物死亡档案,向人类诉说着动物灭绝的原因。倒下去的墓碑的块数,每年都在增加……
----
幻灯片 12
灭绝意味永远,濒危则意味还有时间!
----
幻灯片 13
灭绝之恶果
“多米诺骨牌”的终点是一块天然清白石墓碑,写着两个大字——人类!
----
幻灯片 1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贫困山村的干部为了带领村民奔小康,想出一个致富的办法: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放养黑山羊,把黑山羊养大后再卖掉。刚开始时,每家只养几只羊。几年后,每家都有了一大群羊,经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村民手里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由于过度放牧,该村的草场都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材料二:另一个山村,自然环境与前一个差不多,但该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大力种植中草药,并引进美国红提子在山脚下种植,中草药和红提子都获得了丰收,村民收入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了,而且村里的山仍是青的,水还是绿的。村民们纷纷说,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1)上述两种生产致富方式,哪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哪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为什么?
(2)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
幻灯片 15 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因为第一种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威胁。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幻灯片 16(1)图中表明,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世纪50-90年代间呈 趋势,其生活质量在70年代中期之后呈 趋势;50-9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从 相关变为 相关。
持续上升
下降
正
负
2、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
幻灯片 17(2)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发是( )
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
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质量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
(3)上述情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 )
A、高消耗、高速读、高产值
B、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
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
D、坚持“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D
C
----
幻灯片 18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
----
幻灯片 19可持续发展要求:
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
----
幻灯片 20公平性原则主张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
幻灯片 21城乡统筹、和谐共进
——代内公平
案例:
----
幻灯片 22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2、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承载力问题
----
幻灯片 26承载力最早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下所能够生存的某一物种的最大个体数。一旦个体量超过这个限度,将会在生态系统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失去平衡。
背景知识—承载力
承载力按其内涵可分为两大类:
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
幻灯片 27资源承载力又称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既能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未来发展能力的情况下,地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将来住哪里?
资源承载力
----
幻灯片 28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行动。
3、共同性原则
各国共同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全球的环境问题处理“着眼全球,从区域着手”
----
幻灯片 29
----
幻灯片 30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4、阶段性原则
----
幻灯片 31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发展中国家
发达 国家
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
----
幻灯片 32京都议定书
案例:
蒙特利尔议定书(O3)
----
幻灯片 33产生背景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意在通过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为落实该公约,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
幻灯片 34主要温室气体:
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臭氧(O3)、氯氟烷烃(CFC)
自然温室气体中,水蒸汽是主体,
占大气总量的0.5%, CO2仅占0.04%。
----
幻灯片 35人类活动导致CO2浓度上升的途径:
自然排放:
人工排放:
毁林、破坏植被
矿物燃料燃烧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算(每年):
自然排放量 约16.56亿吨碳(热带地区)
人工排放量 约55亿吨碳
----
幻灯片 36规定38个主要工业国在2008年—2012年期间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
《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
思考:《京都议定书》遵循的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
----
幻灯片 37 “共同承担责任,但是有区别的责任”。
——《京都议定书》
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排的义务,发展中国家暂时没有减排的责任。
----
幻灯片 38
----
幻灯片 392001年3月28日,美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严重威胁到议定书的生效前景。
----
幻灯片 40布什称不会加入
《京都议定书》
安南呼吁美国遵守
《京都议定书》
----
幻灯片 41我国的相关情况
1、中国是第37个签约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
2、2002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上宣布,中国已核准《京都议定书》。
3、《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
----
幻灯片 423.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
1. 建立自然保护区
2. 日本政府禁止滥砍乱伐,从别国进口一次性木筷
4. 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符合公平性原则
违背公平性原则
违背公平性原则
符合公平性原则
下列行为符合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基本内涵?
5. 资源适度开发
符合持续性原则
6. 环境保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不同
----
幻灯片 43判断下列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使用无氟冰箱
2、使用含磷洗衣粉
3、响应和执行近海“休渔”政策
4、讲究卫生积极使用发泡餐具
5、倡导免赠贺卡
6、研制节水开关装置
7、竭泽而渔的做法
8、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
√
√
----
幻灯片 44“可持续发展观”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1980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1987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年 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
首次提出科学术语
首次下定义
从概念走向行动
全球公认的定义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981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保护地球》
----
幻灯片 45“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中全球三次
相关议题的会议
第一次:
1972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
第二次:
第三次:
1992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2002年 南非约翰内斯堡
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
幻灯片 46(1)召开的频率明显加快
(2)研究的问题逐渐扩展
环境会议
环境与发展会议
可持续发展会议
(3)会议的地点反映问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约翰内斯堡:
贫穷与奢华并存,兼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问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缩影。
----
幻灯片 47199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会徽:
一只巨手托着插有一枝鲜嫩树枝的地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
手中”。
----
幻灯片 4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
幻灯片 49----
幻灯片 50
2002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开幕式
----
幻灯片 51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所以,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变革的必要条件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工厂实施清洁生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选购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等
----
幻灯片 52 2006年8月2日,姚明出席了由美国野生救援协会组织的“护鲨行动从我做起”活动。
姚明在宣言中郑重地声明:“今后,我本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为了我们的未来,请和我一起来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时代在发展,面对‘金钱动力’和‘口腹之欲’,我们应该反省。”
----
幻灯片 53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B、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D、禁止使用泡沫快餐盒
A
----
幻灯片 54(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水土流失严重
( )农林牧综合治理 ( )毁林开荒
( )水土流失减轻 ( )粮食单产提高
( )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A
B
C
D
E
F
G
----
幻灯片 55清洁生产
环 境
资源的摄取
原材料加工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批发零售
产品使用回收
产品废弃处理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
----
幻灯片 56 各种发电方式CO2产生量 (g/kWh)
日本中央电力研究所统计计算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