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三、 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zxxkw 学.科.网 ---- 幻灯片 2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 幻灯片 3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 幻灯片 4 1911年人口 1990年人口 1949年人口 上海人口的增加 ---- 幻灯片 5 学.科.网 ---- 幻灯片 61、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 扩大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2、城市化的标志 3、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化水平体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过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zxxkw ---- 幻灯片 7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 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起步) 空前发展 3、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学.科.网 ---- 幻灯片 8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时间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50% 25% 缓慢增长 加速发展 迅速上升 ---- 幻灯片 9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 幻灯片 10思考: 伦敦附近已经建成了8座新城,接受了从伦敦迁出的部分工业和人口。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几十万。 (1)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逆城市化 zxxkw ---- 幻灯片 11 郊 ---- 幻灯片 12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起步早 起步晚 高 低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劳力过剩 慢 快 zxxkw ---- 幻灯片 1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 图象 时间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1750年 1950年 100% 50% ---- 幻灯片 14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 ---- 幻灯片 15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 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人口数量增加 A A ---- 幻灯片 16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  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  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A C ---- 幻灯片 17 5.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C.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6.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② D D ---- 幻灯片 18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幻灯片 19类别 主要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汽车 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 工业、生活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固体垃圾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噪声 ---- 幻灯片 201个新区 10个卫星城 浦东新区 上海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一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 幻灯片 21成都市 龙泉驿 华阳 双流 温江 郫县 新都 青白江 7个卫星城呈众星拱月之势,并逐渐演变成平原“都市带” ---- 幻灯片 22扩宽干道 修高架路 建立交桥 铺地铁 架桥梁 ---- 幻灯片 23上海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二 改善城市交通条件 ---- 幻灯片 24上海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三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13年前,住房是上海市民头疼的大问题。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果是: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已从1990年的6.6平方米猛增至2001年的12.4平方米,2002年底接近13平方米。 ---- 幻灯片 25上海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四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 幻灯片 26上海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五 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 幻灯片 29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 幻灯片 30表1 某城市热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 (2)据表1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10分) 原因与方向: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2分);上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2分),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2分)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2分),提高郊区绿化率(2分) ---- 幻灯片 31图5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11.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 幻灯片 32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 幻灯片 33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增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11.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 幻灯片 3441.(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1)。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12)。 ---- 幻灯片 35(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是 。(6分)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5分)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4分)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 幻灯片 36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 幻灯片 37图9为三个城市圈20实际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 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