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幻灯片 2课程标准: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分析自然、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对象:黄土高原
问题:水土流失
----
幻灯片 3湟水谷地●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重要农业区
地壳断裂陷落
●
★
河谷农业
灌溉农业
热量
水源
(110°E,35°N)
【记】
----
幻灯片 4看地图,熟悉黄土高原区的位置和范围
40°N
34°N
----
幻灯片 51位置: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上游,海河上游地区,2面积:30万平方千米[来源:z x x k 学科网]
河口
旧孟津
河口----旧孟津 是黄河的中游
备注:
http://www.zxxk.com/
----
幻灯片 6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南
----
幻灯片 7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______西至_______ 南至_______北至 _______,跨越了_______ 、 _______ _____等省大部分和
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太行山
日月山
秦岭
长城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
位置: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和
海河上游地区。
黄土高原的概况
----
幻灯片 83植被 :
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地表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
植被覆盖率低
4地表形态特征:
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作用
【记】
----
幻灯片 9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_______”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___等地的__________吹来的。
风成说
中亚、蒙古
荒漠、戈壁
【记】
----
幻灯片 10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
----
幻灯片 11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5地势:
西北向东南倾斜
【记】
----
幻灯片 126存在的问题:
是我国 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
幻灯片 13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B.___________ (山脉) C.___________ (山脉)
D.___________ (河流)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主要集中于________(省份)
(3)从三大自然区域看,位于___________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太行山
秦岭
黄河
煤炭
山西
东部季风区
第二
(4)、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
千沟万壑
B
C
D
备注:
http://www.zxxk.com/
----
幻灯片 14水土流失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
幻灯片 15坡度
植被
降水强度
土壤质地
等…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记】
----
幻灯片 16树木的地上部分根、杆、枝、叶对于水分具有吸附作用。一般的小雨、都能够被它们滞留住。朝露胜如雨,树木的地上部分对于露水,雾水具有良好的滋润、吸附作用。
枯枝树叶落在地上,直接影响:能够吸收水分,间接影响:能够增加土壤的腐蚀质,增加土壤里的生物和微生物的活动,使得土壤疏松有利于雨水的渗入、变成地水,肥沃的土壤又能够利于树木生长,以及树木下面的灌木和杂草的生长。灌木和杂草不仅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率,并且它们庞大的根系同树根一样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枯枝落叶也能够降低流速 ,增加下渗
树木的根:地上根能阻挡水流,降低流速,增加下渗;地下根系能固定土壤
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的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
树木是如何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
----
幻灯片 17
耕地
河流
环境
水土流失的危害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概括)
土壤肥力下降
含沙量增加,淤积河床
生态恶化,加剧自然灾害
等…
----
幻灯片 18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
土壤次生盐渍化、地面沉降、土地沙质荒漠化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 、暴雨、暴雪、沙尘暴
黄土高原可能有的自然灾害
【记】
----
幻灯片 19(一) 自然原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基础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1.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幻灯片 20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
幻灯片 21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黄土高原
湿润向干旱过渡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
幻灯片 22农 业 区
黄土高原
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
幻灯片 231.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它处于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从湿润向干旱过渡、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幻灯片 24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环境遭到后难以恢复。
思考: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主要表现在?
【记】
----
幻灯片 252.土质疏松,极容易受到流水侵蚀
直立性强
窑洞
----
幻灯片 26【插入知识】
窑洞——陕北
“小米加步枪”
粮食作物:小麦、高粱、谷子
●
延安
【记】
----
幻灯片 273.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黄土高原
----
幻灯片 284.地质灾害加剧水土流失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等…
----
幻灯片 295.植被覆盖率低
----
幻灯片 30
(二)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⑴盛行“轮荒”耕作制度
开垦下一块荒地
荒地
开垦种植
土地肥力下降
产量低甚至绝产
撂荒(废弃)
几年后
植被破坏
植被破坏
无植被保护
----
幻灯片 31开矿、建窑洞、修路、水利设施等
(2)工程建设易造成水土流失
----
幻灯片 32露天开采
开矿带来的生态破坏的治理措施:
1.表土回填
2.恢复植被 植树种草
复垦
等
【记】
----
幻灯片 332.破坏植被
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
幻灯片 34 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
----
幻灯片 35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燃料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
水土流失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开垦荒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长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土地退化
----
幻灯片 36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一)基本理论
⑴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⑵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⑶“三结合”原则: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
幻灯片 371.概括措施
(二)治理措施
修筑梯田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
黄土高原淤地坝中的农田
在沟谷、河道中,用黄土等修筑堤坝
【记】
----
幻灯片 38修筑梯田
----
幻灯片 39----
幻灯片 40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记】
----
幻灯片 41我国的防护林工程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三北:
黄河中上游:
【记】
----
幻灯片 422.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黄土塬
黄土塬
沟
陡坡
缓坡
固沟
保塬
护坡
发展耕作业
修筑梯田
陡坡
缓坡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
可以部分植树种草
【记】
地形部位
----
幻灯片 43土地典型用途
A 、
B 、
CD 、
E 、
黄土高原
耕作业
修筑梯田
打坝淤地
植树造林(种草)
高考题
----
幻灯片 44农业技术措施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还草
P55图
----
幻灯片 45小流域综合治理
措施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改土与治水相结合,
治坡与治沟相结合,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
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小流域通常是指二、三级支流以下以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
界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下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水利
上通常指面积小于1000 km2或河道基本上是在一个县属范围内的流域。
----
幻灯片 46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与治理
一、产生的原因
【记】
1、自然原因——潜在因素
气候
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冲刷力强
地形
地形复杂,坡度大,易受流水冲刷
土壤
红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差,抗蚀力弱
2、人为原因——决定因素
植被破坏:
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
工农业生产活动:
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耕作管理粗放
工程建设:
开矿、开采石料、开公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
----
幻灯片 47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地形(地势)
气候
土壤
植被
地质灾害
工农业生产活动
工程建设
植被破坏
总结
黄土高原
南方低山丘陵
√
√
√
√
√
√
√
√
K
×
√
√
√
√
√
√
----
幻灯片 48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封山育林
推广省柴灶
炉灶技术革新
推广使用沼气
营造薪炭林
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
三、治理的措施:
1.封山育林、2.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如推广沼气、营造薪炭林、
发展小水电、3.发展立体农业、4。植树造林
措施考虑的方面: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思想教育措施、人口措施、法制措施、
农牧业措施
二、危害
发展小水电
与黄土高原相似,危害更大
----
幻灯片 49用材林:以培育和提供木材或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狭义经济林是指利用树木的果实(主要是干果)、种子、树皮、
树叶、树汁、树枝、花蕾、嫩芽等等为主要经营目的
果园:新鲜水果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防洪、灌溉、养殖
----
幻灯片 50石漠化
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
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
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分布典型地区:云南、贵州、广西
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
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
化。它跟石漠化有相似之处。
红漠化
严重
西南地区水土流失
严重
----
幻灯片 51东北地区水土流失
后果:黑土肥力下降
----
幻灯片 52一碗水,半碗沙
----
幻灯片 53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
地上
----
幻灯片 54●
●
见面容易,拉呱难、牵手难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