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四课时 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 幻灯片 2 赤道平面 地球轨道面 (黄道平面) 公转意义的产生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 ---- 幻灯片 3(1月初) (7月初) 因为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所以导致北极点的极昼天数长于南极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 合作学习: 南北极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为什么? ---- 幻灯片 4冬至 夏至 秋分 春分 地球公转运动图学科网 远日点附近 近日点附近 ---- 幻灯片 5冬至 夏至 秋分 春分 近日点附近 远日点附近 注意: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 幻灯片 6---- 幻灯片 7 0 12 6 2 4 8 10 阳 光 夏至日昼夜长短情况 N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昼长随纬度有何变化规律?图中A、B点的昼长为几小时?组卷网 A B ---- 幻灯片 8 0 12 6 2 4 8 10 14 阳 光 冬至日昼夜长短情况 N 赤道的昼夜有何特点,几点日出,几点日落? ---- 幻灯片 9 0 12 6 2 4 8 10 阳 光 夜半球 春秋分昼夜长短情况 昼半球 N 春秋分日全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分布? ---- 幻灯片 10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春分至秋分):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幻灯片 1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 幻灯片 12判断A点的昼长 14小时 ---- 幻灯片 13 Ф α H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所求地与直射地) ---- 幻灯片 14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到全年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赤道以北各地达到全年最小值。 ---- 幻灯片 15 天文四季: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 春秋分——介于两者之间。 传统四季:四立划分 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1、四季更替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 a b 思考: 图中的角a和b的含义? 两角有什么关系?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五带的划分 ---- 幻灯片 18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2、五带的划分 ---- 幻灯片 19若黄赤交角变大,五带的范围将如何变化?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