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等高线地形图(一)
●考纲原文: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纲解读:
1、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能判读地形图和剖面图,并进行应用分析。
学科网
----
幻灯片 2●命题趋势
1、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的方式,考查重要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
2、以地图或部分文字资料为素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应用知识也是重要趋向。这类题目一般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较紧密。
3、区域经纬网图与等高线图的有机融合图将会在今后考题中频频出现,借助该融合图综合考查区域综合地理知识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
----
幻灯片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面高度的度量方法。
(2)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基本特征。
(3)学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
幻灯片 4复习设计:
本部分内容计划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多种变式练习深入理解掌握知识要点。
第二课时,综合练习。选取与本部分内容相关的高考真题和高考模拟题,进行题组训练,培养地理高考能力。
学科网
----
幻灯片 5 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
温故知新: 什么是地图?
----
幻灯片 6 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导入新课: 什么是地形图?
----
幻灯片 7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导入新课: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
幻灯片 8
一.地面高度的度量
1、绝对高度(海拔):
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学科网
----
幻灯片 9
例题1:上图中,A点的海拔是____________,B点的海拔是___________,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
1500米
500米
1000米
1000米
2000米
----
幻灯片 10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相邻各点的连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绘制原理
绘制原理: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
幻灯片 11(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等高距即
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
(4)等高线决不相交,
陡崖处可以重合
(5)同一等高线两侧数值
变化趋势相反
----
幻灯片 12例题2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地形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B
----
幻灯片 133、地势高低判读
A
B
①判读海拔高度:
300m<M < 400m
500m< N < 600m
例题3:(1)如图,A、B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
(2)R、Q两地的海拔各在什么范围之内?
(3)M、N两点处的等高线数值范围各是多少?
A:400米 B:900米
200m<Q < 300m, 1200m<R<1300m。
(3)规律: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为“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此题根据2007年全国文综Ⅱ3-5题改编)
解释:如果闭合曲线取的值是两条相邻等高线中的大值,那么闭合曲线的内部数值就大于那个大值,反之就小于那个小值。
----
幻灯片 14例题4. 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 b,读图回答:
A
----
幻灯片 163、地势高低判读
A
B
②计算相对高度:
地理高考复习系列----地图
500米
900m< R﹣Q < 1100m
例题5:
(1)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2)RQ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3)BQ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600m< B﹣Q < 700m.
规律1:求任意两地的相对高度HA-HB :十字相减法
注意:两不等式的不等号必须同向才能相减。
规律2:求任意两地的相对高度:(n-1)d<HA-HB< (n+1)d
(n—两点间相隔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
幻灯片 17例题6.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3、地势高低判读—特例:与陡崖相关的高度计算
----
幻灯片 18陡崖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范围示意图
右图中的陡崖最高点和最地低点分别可以有下边两种情况(见右下图):
此陡崖最高点海拔范围为
400米≤ H最高 < 500米,
陡崖最低点海拔范围为
100米< H最低≤ 200米,
----
幻灯片 19陡崖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范围示意图
一般规律:若地形图中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一条为h,数值最小的一条为P,等高距为d,则
陡崖最高点海拔范围为
h≤ H最高 < h+d
陡崖最低点海拔范围为
P-d< H最低 ≤ P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为
(n-1)d ≤ H最高 - H最低 < (n+1)d
----
幻灯片 20例题6.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C
规律: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
(n﹣1)d≤ △ H<(n﹢1)d,(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3、地势高低判读—特例:与陡崖相关的高度计算
----
幻灯片 21(2)图中断崖的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100米 < H底≤ 150米
(3)图中断崖的崖底
高度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
300米 ≤ H底 <350米
----
幻灯片 22A
B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系列----地图
图中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面问题:
3、R、Q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100米
4、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M、N B.M、P
C.M、Q D.P、Q
5、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潮
A
C
C
·
N
----
幻灯片 23综合练习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10),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1一2题。
1.图10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10中a和b的数值可
能是( )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A
C
----
幻灯片 24练习3. 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
B
----
幻灯片 25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米。读图,回答4~6题。
4.图示区域内,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60米 B.390米 C.480米 D.520米
5.图示区域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热带 D.温带
6.a、b两地的温差约为( )
A.0.3℃ B.1℃
C.2℃ D.3℃
C
A
B
----
幻灯片 26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 )A.1500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