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返回目录 考情实录 ---- 幻灯片 3返回目录 考情实录 ---- 幻灯片 4返回目录 专题概览 ---- 幻灯片 5 ► 命题点一 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例1【2012•江苏卷】 图4–1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图4–1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6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7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8  [解析] (1)D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处为山谷,根据题意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将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转绘在上面的地形剖面图上。①④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③处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背斜①④处的顶部沉积岩层被侵蚀,成为山谷。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③处发育有断层,接近地表的沉积岩下缘,⑤处比左侧下缘低,说明该处岩层相对下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9【考点透析】   1.地壳运动的判断 (1)根据地层性质判断古地理环境 根据地层,尤其是沉积岩层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组成成分和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2)根据地层厚度判断地壳运动过程 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或沉积时间长,或者是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或沉积时间短,或沉积物来源减少。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0 (3)根据地层相互关系判断地壳运动过程 ①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强烈褶皱所致,这种情况下,判断背斜和向斜就需要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而不能只看岩层形态。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1 ③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是当地一开始有沉积作用,等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而成。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则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在遭受外部侵蚀。 ⑤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2 2.褶皱类型的判断及对应的构造地貌分析 背斜与向斜的区分: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常成为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常成为山谷。最正确可靠的判断方法是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为背斜;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为向斜。 特殊情况可能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称地形倒置)。其成因分析需要对内外力进行综合考虑: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3 3.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4  【知识链接】 (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背斜和向斜是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 (2)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面线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5【新题巩固】   【2013•贵阳适应性检测】图4–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4–2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6  (1)岩层及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2)导致图中背斜谷进一步扩展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褶皱变形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7  [解析] (1)A (2)C 第(1)题, ④②为沉积层,②覆盖在④之上,故②地层形成的时间比④地层晚;③侵入到②地层之间,③形成时间比②地层晚;侵入岩③沿断层面产生位移,故断层①形成时间比侵入岩③晚。第(2)题,由该地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可知,该地气候温暖湿润,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D项属内力作用。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8 ► 命题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例2 【2013•浙江卷】图(a)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b)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b) 图4–3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19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0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由图(b)中水流速度①>②,判断图(a)中甲、乙附近河水的流速。 (2)河曲凹岸、凸岸流水作用的差异。 (3)河流地貌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1  [解析] D 由题中内容可知,①处流速高于②处。①处附近为河流的凹岸,②处附近为河流的凸岸,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凸岸受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图(a)中甲处的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需要修筑防洪堤等水利设施。河流凹岸河水深,可以建设港口。乙处的河水流速慢,沉积作用显著,在确保不被洪水淹没的情况下,可用作建设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等。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2【考点透析】   结合实例,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3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4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5 【知识链接】 (1)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形态。 (2)地貌指地表起伏的形态,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种类。主要有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 (3)地势是地表形态高低起伏、险峻状况的总体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海拔、相对高差及坡度的陡缓等。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6【新题巩固】   【2013•江西质检】图4–4是某河流及其两岸部分区域横剖面,河流在剖面上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读图完成(1)~(2)题。 图4–4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7 (1)图中河流对地表的影响是(  ) A.甲处堆积,乙处侵蚀 B.甲处侵蚀,乙处堆积 C.甲、乙两处均堆积 D.甲、乙两处均侵蚀 (2)一艘轮船顺着水流方向经过图中河流剖面,轮船在经过剖面前后的前进方向分别是(  ) A.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8  [解析] (1)A (2)B 第(1)题,读图可知,从1950年至今,河道不断向北移动,甲处河床浅,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显著;乙处受侵蚀,河床陡深,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第(2)题,河流在剖面上的流向是自西向东,在甲乙剖面处向北弯曲,顺着水流航行的轮船经过剖面前是向东北方向行驶,经过剖面后是向东南方向行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29 ► 命题点三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例3 【2013•海南卷】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1)~(2)题。 (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0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1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坡面特点。 (2)聚落的选址要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 (3)主导条件是影响最为显著的条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2  [解析] (1)D (2)C 第(1)题,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2)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土壤较为肥沃,水源较为充足,A项和B项不是决定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3【考点透析】   1.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地形因素影响聚落的区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4 (2)地形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态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5 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6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7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8【新题巩固】   读某山风景区局部游览图(图4–5),回答(1)~(3)题。 图4–5 (1)图中北侧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向西北 B.向东北 C.向西南 D.向东南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39 (2)图中游览公路的走向和选建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沿河谷延伸 靠近水源地 B.大致沿等高线弯曲 降低沿途坡度 C.与各种路线交行 便于游人选择 D.突兀弯曲延展 营造幽深景致 (3)A地区附近的地形特征是(  ) A.狭小突兀 B.低洼幽深 C.开阔平坦 D.参差崎岖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0  [解析] (1)C  (2)B  (3)C 第(1)题,根据图上的指向标,判断北侧的河流为东北—西南向。山区公路大致沿等高线延伸,可将公路与河流相交的两处看作是等高线,推知两处为山谷,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北流向西南。第(2)题,公路建设选择直线,距离短,造价低。在地形起伏的游览区,公路尽可能沿等高线延伸,以降低坡度,在跨越河流,接近河谷低地时,向上游弯曲,使公路垂直高差变小。第(3)题,A地区有公路、小路、台阶路、索道站等,众多的交通线路在此交会,可看作是一个交通“枢纽”,“枢纽”建设要有比较开阔平坦的地形。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1  突破四 地形、地质剖面图   考图展示 图4–6 2013•北京文综T 8~9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2  图4–7 2013•天津文综T2 图4–8 2013•重庆文综T13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3  图4–9 2013•江苏地理T27 图4–10 2012•山东文综T3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4  图4–11 2012•江苏地理卷T9~10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5  图4–12 2011•山东文综T4 图4–13 2011•江苏地理T11~12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6 图形突破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描绘了沿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某条线(经线、纬线或者任意线段)的下切面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图反映了一定区域内的地面高低变化、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和大堤、建设铁路及公路时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判读地形剖面图的要领: (1)仔细阅读图例、水平距离、垂直高度、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线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7 (2)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对应坐标轴上的数据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分布、地形起伏等特点。如2013•天津文综T2,沿甲—乙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应为C;2013•重庆文综T13,图中显示该地地形起伏和缓;2011•江苏地理T12,根据图中黑点密集为上坡,黑点稀疏为下坡,判断相对应的剖面图为d。 (3)根据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判断与该剖面图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事象,通过读图观察、空间想象,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2013•江苏地理T27,结合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图,分析有关地区降水量、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和农业发展条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8 2.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是指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火山构造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垒和地堑的形态特征、火山的构造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判读地形剖面图的要领: (1)观察地层分布 看图例,通过图例了解图示地区的地层组成和地层的新老关系。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49 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若地层出现弯曲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岩层弯曲形成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如2013•北京文综T8~9,图中丁处为向斜;2012•江苏地理T9~10,图中①④处为背斜,②处为向斜。 看地层是否含有化石,含有化石说明为沉积岩,再看含什么化石,进而推知其所形成的地理环境。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50 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①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②当时一开始有沉积作用,当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③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④流水、冰川、风力等外力的不断侵蚀。如2013•北京文综T8~9,由于图中乙处河流的不断侵蚀,砂岩上的页岩、石灰岩已经缺失。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51 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形成的。如2012•山东文综T3,图中背斜甲上部被侵蚀后,又发生沉积,形成沉积岩Ⅰ。而侵蚀面上部的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所致。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52 (2)观察断层分布 观察图中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断层两侧的岩层运动方向如何。如2012•江苏地理T9~10,图中③处有断层;2011•山东文综T4图中Ⅱ处有断层;2011•江苏地理T11~12,图中③处有断层,三个断层都是右侧岩层相对下降。 (3)观察侵入岩分布 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周围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石形成的年代。如2012•山东文综T3,图中侵入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Ⅱ和Ⅰ,地下侵入岩与围岩之间往往有变质岩分布。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53 模拟提升   【2013•日照二模】读某海岛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图4–1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14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54 A.甲地属于向斜成谷 B.砂岩形成年代早于沉积物 C.在图示大陆架上钻探可发现石油 D.大坝建成将加剧河流下游的泥沙堆积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幻灯片 55 [解析] B 甲地为背斜成谷。石油一般分布在背斜的顶部,图中大陆架位于背斜的一翼上。河流上游集水汇入大坝中,泥沙沉积,流出大坝的河水含沙量减小,大坝建成会减轻下游的泥沙堆积。图中砂岩分布在页岩和沉积物之下,形成年代比页岩和沉积物早。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