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地球的公转 ---- 幻灯片 2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轨道: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 :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 幻灯片 5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近日点: 1.47亿 1月初 远日点: 1.52亿千米 7月初 探究一:为什么一月初距太阳近而温度低七月初距太阳远而温度高呢? ---- 幻灯片 6 可见,正午太阳高度(即日照强度)、昼夜长短(即日照时间)是造成热量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在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的最远点是1.521×108千米,最近点是1.471×108千米,因距离变化,地球获得太阳热能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比为100∶93,仅相差7%;而因阳光直射点往返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半球各自获得的太阳能占全球获得热能的百分比变化却在70%与30%之间。 ---- 幻灯片 7 探究二:近日点、远日点速度有什么特点?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 幻灯片 8 近日点: 一月初 速度较快 远日点: 七月初 速度较慢 ---- 幻灯片 9---- 幻灯片 102.公转的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平均速度 59´/d 30km/s 近日点、远日点的速度: ---- 幻灯片 11 由于公转速度的变化,使冬夏半年并不等长。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 (186天)长于冬半年(179天)。 探究三:冬夏半年时间是否等长? ---- 幻灯片 12探究四:北极的极昼、极夜天数是否相等?(或南北极的极昼天数是否相等?) ---- 幻灯片 13从天北极俯视 : “逆时针” 3 方向: ---- 幻灯片 14从天南极 俯视 “顺时针”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俯视:逆时针 从天南极俯视:顺时针 公转方向规律 ---- 幻灯片 15 恒星年: 回归年: 365日6时9分10秒 365日5时48分46秒 4 周期: ---- 幻灯片 16二 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夹角: 1 大小: ---- 幻灯片 17黄赤夹角 轴黄夹角 ---- 幻灯片 18 黄赤夹角:23.5º 或23º26´=回归线的纬度 轴黄夹角:66.5º 或66º34´=极圈的纬度 黄赤夹角大小决定了太阳回归运动的范围 度数在一定时期可以看作不变,但长时间有微 小的变化. [来源:Zxxk.Com] 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使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 幻灯片 19 探究五:假如黄赤夹角为0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什么特点?地球上还有四季变化吗?(提示:形象的说就是地球“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2 影响: ---- 幻灯片 20课堂总结: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近日点:一月初 速度较快 远日点:七月初 速度较慢 2速度: 角速度:59´/d 线速度:30km/s 3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逆时针 南极俯视:顺时针 4周期:恒星年365日6使9分10秒 二黄赤夹角: 1大小:23.5º 或23 º 26´ 决定太阳回归运动的范围 有较小的变化 2影响: 直接:太阳直射点的 周年回归运动. 间接:四季的更替 ---- 幻灯片 21课堂练习: 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 B:地球公转一周需365日5时3分56秒 C: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在远日点附近 D: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较慢 D ---- 幻灯片 22 2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为一月初 C:地球运行至B点时,华北平原农作物生长茂盛 D:地球运行至A点时,速度略小于B点 A B D ---- 幻灯片 23 3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正在举办冰灯节 B:北京正在举行菊花展览 C:青岛海滨浴场挤满游泳的人们 D:西安桃园繁花似锦 C ---- 幻灯片 244 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A 5 圣诞节至春节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C ---- 幻灯片 256 设南极的极昼天数为M,极夜天数为N,则M、N的关系为( ) A:M > N B: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