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 1 章 原 子 结 构 与 元 素 周 期 律 设计1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创新演练·大冲关 考点一 考点二 设计2 设计3 课堂10分钟练习 课下30分钟演练 课堂5分钟归纳 第 1 课 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1)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属于短周期,分别包含 、 、 种元素,第四、五、六周期属于长周期,分别包含 、 、 种元素,第七周期又叫不完全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2)元素周期表中18纵列元素分为 个主族, 个副族, 个Ⅷ族, 个0族。其中副族和Ⅷ族都属于过渡元素,且全部是金属元素。 2 8 8 18 18 32 7 7 1 1 ---- 幻灯片 7 (3)Na、Mg、Al三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是1、2、3,原子半径大小是 ,金属活泼性强弱为 。 (4)H3PO4、H2SO4、HClO4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rNa>rMg>rAl Na>Mg>Al HClO4>H2SO4>H3PO4 ---- 幻灯片 8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铝三种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比较 剧烈 氢气 缓慢 迅速 氢气 氢气 剧烈 氢气 ---- 幻灯片 9强 中强 两性氢氧化物 ---- 幻灯片 102.硅、磷、硫、氯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比较 不稳定 较稳定 稳定 光照 点燃 ---- 幻灯片 11光照 点燃 强酸 ---- 幻灯片 12 二、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1.变化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 ,失电子能力 。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的原因 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 ,原子半径逐渐 (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相同 减小 增多 减弱 增强 ---- 幻灯片 131.“金属元素原子失去电子数越多,则金属性越强”对吗? 答案:不正确,元素的金属性与失去电子数目无关,只与失去电子难易程度有关,如Na、Fe失去电子数目为1和3,但金属性Na>Fe。 ---- 幻灯片 142.判断正误: (1)Na、Mg、Al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都很强 (  ) (2)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很强 (  ) (3)HClO是氧化性很强的酸,因酸性HClOCl (  ) (4)稳定性SiH4H2SO4,说明得电子能力Cl>S。 答案:(1)× (2)× (3)× (4)√ ---- 幻灯片 163.对于难失去电子的原子,得到电子一定很容易吗? 分析:H、C等元素原子得失电子都较难。 答案:不一定。 4.同一周期中,非金属元素对应的所有含氧酸的酸性都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吗? 答案:不是。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增强,但低价含氧酸(如HClO)不符合此规律。 ----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 [特别提醒] (1)元素原子得电子的性质即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易得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原子难得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2)元素原子失电子的性质即元素的金属性,原子易失电子,元素的金属性强;原子难失电子,元素的金属性弱。 ---- 幻灯片 21 [例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A族的为最大 D.Na、Mg、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 ---- 幻灯片 22 [解析] 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其原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但其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分别为+5、+6、+7,依次升高,由于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所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一定增强;除稀有气体外,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其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而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应以ⅦA族的为最小;因Na、Mg、Al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则它们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答案] C ---- 幻灯片 23 (1)主族元素原子的单核离子是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离子。 (2)元素原子越易得到电子形成的阴离子越难再失去电子,而原子越易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越难再得到电子,即“易得(后)不易失,易失(后)不易得”。 ---- 幻灯片 24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其强弱的判断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 (1)利用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位置比较: 一般来说,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两种金属之间的距离越大,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 ---- 幻灯片 25 (2)利用金属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比较: ①同周期的金属元素,位置越靠前(原子序数越小)的金属性越强,如金属性Na>Mg。 ②同主族的金属元素,位置越靠下(原子序数越大,也就是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大)的金属性越强,如金属性K>Na。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 ①不同的金属,其他因素相同时,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的条件越低,反应越快,金属的金属性越强。 ②不同的金属M和N在溶液里发生置换反应aM+bNa+===aMb++bN,则金属性M>N。 ---- 幻灯片 26 (4)利用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由于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M(OH)x和N(OH)y的碱性M(OH)x>N(OH)y时,金属性M>N。 ----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其强弱的判断常用的方法有: (1)利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比较: ①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位置越靠后(原子序数越大)的非金属性越强(注意:不包括稀有气体),如非金属性Cl>S。 ②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位置越靠上(原子序数越小,也就是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少)的非金属性越强。如非金属性F>Cl>Br>I。 ---- 幻灯片 29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 ①不同的非金属,其他因素相同时,跟氢化合的条件越低,反应越快,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不同的非金属M和N在溶液里发生置换反应aM+bNa-===aMb-+bN,则非金属性M>N。 ③不同的非金属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使变价金属成为高价态的非金属比使变价金属成为低价态的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 ---- 幻灯片 30 (3)利用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①由于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xMOm和HyNOn的酸性HxMOm>HyNOn时,非金属性M>N。 ②由于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所以,HxM和HyN的热稳定性HxM>HyN时,非金属性M>N。 ---- 幻灯片 31 [特别提醒] ①不能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来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②不能根据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 ③必须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较才能说明非金属性的强弱。 ---- 幻灯片 32 [例2]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幻灯片 33 [解析] W的金属性比R弱,R(OH)n为强碱,W(OH)n+1不一定为强碱,故A项错误;HnXOm为强酸,说明X非金属性强,Y比X更强,且知Y不是稀有气体元素, 故B项正确;若Y为氧元素,Z只有负价,故C项错误;若五种元素同为第3周期,当X最高化合价为+5价时,R为金属元素Al,故D项错误。 [答案] B ---- 幻灯片 34---- 幻灯片 35---- 幻灯片 36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元素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稀盐酸反应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 3.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H2化合的能力越强,生成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 幻灯片 37----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