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大舞台 ---- 幻灯片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守恒定律 (1)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失必有得。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幻灯片 3 如: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种元素价态的变化值等。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计算公式如下: 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的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 幻灯片 4 2.强弱规律 (1)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2)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还可比较物质间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 幻灯片 5 3.价态规律 (1)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2)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 幻灯片 6---- 幻灯片 75.难易规律 (1)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其阳离子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其阴离子就越难失去电子; (2)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优先反应。 (3)应用:根据(1)可判断物质的稳定性;根据(2)可确定反应发生的顺序。 【特别提醒】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如稀有气体,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 ---- 幻灯片 8 (2012济南高一检测)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当生成0.5 mol 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1   B.3∶1   C.1∶3   D.1∶5 ---- 幻灯片 9 解析:该反应的机理为:KClO3中Cl得到5个电子转化为Cl2(被还原),同样的HCl中的Cl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Cl2(被氧化),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即5∶1。 答案:A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答案:D ----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答案:B ---- 幻灯片 14 2.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 0.01 mol Cl2,有一半 Br-变成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0.0075 mol·L-1 B.0.008 mol·L-1 C.0.075 mol·L-1 D.0.08 mol·L-1 ---- 幻灯片 15答案:D ----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解析: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可表示为: 在该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KClO3是氧化产物,KCl是还原产物,当反应中消耗3 mol Cl2时,转移电子为5 mol,则电子数为5NA,被还原的氯气与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答案:A ---- 幻灯片 18 4.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11.4 g FeSO4,当加入 50 mL 0.5 mol/L KNO3溶液后,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KNO3溶液也完全反应,并有NxOy气体逸出,则该NxOy是(  ) A.N2O B.NO C.N2O3 D.NO2 ---- 幻灯片 19答案:B ---- 幻灯片 20 谢谢观看!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