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请同学们: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1、注意本桌、邻桌的易打玻璃仪器
2、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3、酒精灯只能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不能拿、移燃着的酒精灯
4、对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
幻灯片 2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
幻灯片 3警察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
----
幻灯片 4----
幻灯片 5常用的离子检验方法:
生成沉淀
生成气体
显现特殊颜色
----
幻灯片 6常见试纸:
PH试纸:
红石蕊试纸:
即广范试纸。
检验液体时不能先湿润(定量时)
石蕊试纸
遇碱性物质变蓝色
蓝石蕊试纸:
遇酸性物质变红
淀粉试纸
(检验气体需先湿润)
碘
淀粉
蓝
----
幻灯片 7实验现象:
实验药品:
实验结论: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NH4Cl和(NH4)2SO4中含有NH4+
实验1.
NH4Cl、 (NH4)2SO4 、NaOH
----
幻灯片 8 取样(少量放在试管中)与碱混合加热,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且该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该试样中含有NH4+。
NH4+的检验(铵盐)
实验原理:
蓝
----
幻灯片 9实验2
实验药品:
NH4Cl、KCl、稀HNO3和Ag NO 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
稀硝酸的作用是什么?
排除CO32-的干扰
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4Cl和KCl中含有Cl-
----
幻灯片 10 取样并向内加稀HNO3和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试样中含有Cl- 。
Cl-的检验(盐酸盐或称氯化物)
实验原理?
方法
----
幻灯片 11实验3
实验药品:
(NH4)2SO4、K2SO4、稀HCl 和BaCl2
实验现象:
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硫酸铵、硫酸钾中含有SO42-
问题
稀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排除CO32-和SO32-的干扰
除杂不用稀硝酸
----
幻灯片 12 取样并向内加稀HCl、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试样中含有SO42- 。
SO42-的检验(硫酸盐)
● 不能用稀硝酸,也不能用Ba(NO3)2
思考:
某白色晶体可能是硫酸铵,怎样证明?
----
幻灯片 134.焰色反应
实验方法:
根据焰色反应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取一根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稀盐酸中蘸一下,再灼烧至无色。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放入火焰中灼烧,就会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记
Na 为黄色 K为紫色
除杂
----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P20表1-5 一些物质的检验
----
幻灯片 17用红外光谱仪来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某些有机基团
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等元素
5. 仪器分析法:课本P21
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
幻灯片 181、能用来区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
试剂是( )
A. AgNO3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硝酸
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 B.Na2CO3
C.AgNO3 D.BaCl2
练习
B
A
----
幻灯片 19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SO42-、OH-三种离子,
如果只取一次就能够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 滴加Mg(NO3)2溶液 ② 过滤
③ 滴加Ba(NO3)2 ④滴加AgNO3
①②③②④
或 ③②①②④
----
幻灯片 20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4、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
幻灯片 21作业:
课本 P25 2 、3
----
幻灯片 22 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SO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 的CO
C、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
4
2-
3
2-
4
C
课堂训练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