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单元知识总结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 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 学体系更加完整。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 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 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 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 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 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 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 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 生了巨大影响。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 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 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而造就了各具时代特 色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官府垄断教 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为后来 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 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 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影响。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3.隋唐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 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它不 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源流,而且在 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 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 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其他领域也取得一定成就, 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5.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 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 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 转为停滞。文化领域专制色彩浓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很 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续表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5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6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7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8考 向 案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9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2高考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 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 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0[考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的要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由“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可以排除B项;“由认为贵族的 存在已不合时宜”,可以排除A项;由“商人和学者……可有 可无”,可以排除C项。法家重视实践,反对权贵,崇尚法律权 威,轻视学问,重农抑商,故选D项。 [答案]    D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12.(2012高考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 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 段话体现的是 (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考点] 儒家思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2子的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 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 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 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的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项是孔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33.(2011高考广东文综A,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 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 认为 (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4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 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料 意思来看,孟子的主张主要是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 有涉及“轻徭薄赋”“均贫富”“贵民轻君”等问题,故排 除A、B、D三项,选C项。 [答案]    C   [考点] 儒家思想。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段话的意思,即“行仁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5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6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7续表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8  1.通过社会热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 革。①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 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②政治和经济大变 动,导致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在社会上形成 “诸子百家”。 (2)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 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9(3)形成:各种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 (4)影响: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 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 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0例题    (2012年安徽皖南高三联合测评)2011年西安世园会 会徽取名“长安花”,它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 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据此判断,该思想源于 (     ) A.《道德经》   B.《孟子》 C.《四书章句集注》   D.《日知录》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1[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主张万物的本原是道,道生自然。老 子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故正确答案为A项。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22.根据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评价,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 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如康有为的代表作《孔子改制考》中就宣称孔子是托古改 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就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 新派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3例题    (2012年山东潍坊三县期中联考)梁启超曾这样评价 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 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 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     )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4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的 为人处世影响很大,是其他学说无法比拟的,所以梁启超说: “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A、C两 项是儒家学说影响形成的原因;D项是儒学对政治的影响,在 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B [解析]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5  以车马图片中不同部件寓意,构建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 说的情境 例题    (2012年河南郑州毕业班第一次质检)韩非继承和总 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的理论。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韩子”或 “韩非子”。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后,极为赞赏。在其思 想理论中,法、术、势是其主要核心,在下图中寓意“法”的 应该是 (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6A.车轮  B.车架  C.马鞭  D.马匹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7[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韩非子法家思想中,“法”指 由国君颁布的法令条文;“术”是国君为了支配他的大臣,运 用的种种手段;“势”指权位、势力。如果将韩非学说比喻 为一辆马车,那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致是这样:君主是驭 手,臣民和佣人是拉车的马,势是打马的鞭子,法指车轮,术是 控制马的两根缰绳。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8  考点二 宋明理学 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 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 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 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39[考点] 心学。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0[解析]    材料说明“四民”从事的职业与其自身条件相符, “四民”应努力做好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四民”职业 不同,但都有益于民生。“四民异业而同道”观点的前提是 “四民”要认真做好各自的职业。由此可得出答案为D项 。材料体现了“四民”平等的思想,A、B两项与材料内容 不符,材料强调的是“道”,而不是百姓生计,故C项不对。 [答案]    D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12.(2012高考海南单科,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 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 时 (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考点] 三教合一。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2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 儒家的伦理道德,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 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故D项正确;A项错在夸 大了佛教传入的影响,B、C两项在材料中无从反映。 [答案]    D [解析]    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佛教的冲击。题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33.(2012高考海南单科,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 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考点] 宋代理学。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4生万物”“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 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 并把握内在关系,容易错选C项。 [答案]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两项;题干认为“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54.[2012高考广东文综A,39(节选)]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 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 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 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 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 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 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 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6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 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 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考点] 科举制、宋明理学、明清进步儒学、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7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①小问注意时间“宋”“明末 清初”“19世纪中叶后”,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这一 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第②小问要从材料信息和理学的 目的出发作答。 [答案]    (1)与科举制相关。目的:“究天理”(或宣传封建伦 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调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8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49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0例题    (2012年云南大理高三联合检测)张岂之在《中国历 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 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宗室女嫁 富商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宋代婚姻关系的变化,对 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科举制度盛行   B.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C.商业经济的繁荣   D.理学的兴起 1.从宋代婚姻关系变化的原因,探讨宋代理学的兴起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1[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A、B、C三项均符合题 意。而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与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不符。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22.根据古典小说等文学形式,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 在中华学术史上,宋明理学无疑有着独特的地位。自南宋后 期始,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成为宋以后中国古代时期封建社 会的统治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结构与内涵的一大 转折与新变,理学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 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得尤为复杂,许多文学作品包括古典小 说对宋明理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3例题    (2012年云南大理高三联合检测)元末明初小说《三 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 宋明儒学思想最不相符是 (     ) 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C.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D.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4A、C、D三项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儒学思想的倡导。B 项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大意是说宁 愿我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对不起我,这不符合儒家忠 君爱国的思想主张。 [答案]    B   [解析]    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 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学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牢固结合起来。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5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构建考查宋明理学的情境 例题    (2012年山东滨州高三期末统考)雍正所作朱批上谕, 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 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 标准是 (     ) 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6[解析]    从材料中“天良”“良心”可知雍正帝用良知作 为衡量臣下的重要标准。故选D项。 [答案]    D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7考点三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2012高考广东文综A,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 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 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8[考点] 黄宗羲的思想。 [解析]    通过题干的描述,宰相劝谏君主,君主便不能肆无忌 惮,反映出材料主张君权不可“肆无忌惮”,即主张限制君 权,A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和题意相反;C、D两项在题 干中不能体现出来。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592.(2011高考海南单科,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考点]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0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学 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 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答案]    B [解析]    抓住关键词“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13.[2012高考浙江文综,38(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 、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 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 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 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 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2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 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 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 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 王夫之《思问录》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3(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考点]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老子、李贽、顾 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 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4[解析]    第(1)问比较简单,结合教材中关于孔子“仁”“礼 ”“中庸”等方面的政治主张,以及老子“道”“无为”、 主张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状态等,分别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2)问是内涵式问题,要根据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说明, 答题的要求是“概括”。从材料看,李贽反对盲从孔子的理 论,反对以孔子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回答顾炎武的思 想时,要联系材料中的“讲空虚之学”,指出他主张“经世致 用”。回答王夫之的思想时,则要摘取材料中的“天地之化 日新”以及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学说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5[答案]    (1)孔子:仁、礼、中庸。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 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 社会史观。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6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7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8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69  1.通过时事政治引入对儒家思想演变过程的考查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合、拓展,两千多年的文明 中,巨大的融合力、凝聚力均由儒家文化中来,当代社会也需 要这种凝聚力。进入21世纪后,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对儒家 文化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中国文化中,儒学在当代社会伦 理、个人的道德修养及个人精神和心灵的安顿方面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时事政治引入对儒家思想的考查,可以 做到借鉴历史,古为今用。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0例题    (2012年山东潍坊三县联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解读 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 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 和发扬价值的是 (     ) ①“仁”的学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视天下 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④属于儒家思想的糟 粕,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22.用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来反映明朝儒家思想 发展的状况 明末清初,李贽挑战儒家的权威,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 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 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例题    (2012年海南四校联考)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 的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 不正确的是 (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3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4[解析]    宋明儒家学说的上升原因是宋明理学的出现,以及 被统治阶级重视和利用。宋明理学是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发 展,对儒家学说批判出现在明末清初,代表人物有黄宗羲等。 [答案]    D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5以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手段,构建考查明清之际儒家 思想活跃的情境 例题    (2012年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明清之际,西方传教 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 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 (     )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   D.考据学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6[解析]    经世致用之学关注社会现实,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 题。传教士向中国的学者介绍西方科学知识,这符合经世致 用者提倡的“实学”。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7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艺术   1.(2012高考安徽文综,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 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     )   A    B     C     D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8[考点]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解析]    由题干第一句话可知,该邮票中的汉字字体应为行 书,即题干要求选出字体是行书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 判断C项邮票字体为行书,为正确答案。A项邮票字体为隶 书,可排除;B项邮票字体为楷书,可排除;D项邮票字体为草 书,可排除。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792.(2012高考福建文综,13)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 。”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 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     )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考点]    汉字的起源演变。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0[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史料阅读能力,考查要点为古代文献的载 体形式。解题的关键信息在于“手捧册置于架上”,甲骨文 不是用手捧的,且不符合“册”的特征;丝帛是卷轴,石碑置 于特定位置,二者也不符合“册”的特征,所以A、B、D三 项都不合适,故答案为C项。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13.(2011高考安徽文综,13)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 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 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2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考点] 书画的发展——文人画。 [解析]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 神,是文人画的特点。作者通过作画抒写胸臆之情,这符合文 人画的特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34.(2011高考福建文综,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 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 案,其中准确的是 (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考点]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4“戏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 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 、D两项。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 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 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答案]    A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5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6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7  1.以从图画到文字的发展示意图,直观形象地反映汉字发展 演变的过程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图画文字” 。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 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 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8例题    (2012年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舞”字的原始文 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 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89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解析]    分析材料联系各选项,可以判断A项说法错误,汉字 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项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也是 一个重要来源;D项与材料不吻合,本题选B项,“舞”字是以 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02.用介绍魏晋时期与佛教相关的新书体,说明书法艺术与社 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的变迁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书法艺术形式是离不开社会现实的,在一定程度上书 法艺术也应该是时代的艺术。 例题    (2012年内蒙古赤峰优质高中一模)随着佛教在我国 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 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1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书法艺术形成背景的理解。根据 题干中“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 ”说明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更是谋生的需要。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23.关注古代各类诗句对古代艺术特点的描写 例题    (2012年安徽蚌埠调研)“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 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 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解析]    材料信息是中国戏剧界的行话,形象而准确地体现 了戏剧,尤其是舞台剧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3  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描写,构建考查古代艺术发展的情境 例题    (2012年山东临沂高三期末)苏轼认为:“(在唐代)诗 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 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4[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书法绘画艺术。李白被称为“诗仙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排除A项。“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排除C项。吴 道子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5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6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础再现)先秦儒家中,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德治 民”,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荀子则提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三人 思想上一脉相承的是 (     ) A.对人性本善的认识   B.提倡统治者要有民本思想 C.要求百姓克制自己   D.人际关系是做人的核心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7[解析]    从材料来看,不论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侧重于统 治者要注重善待百姓,即民本思想。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82.(基础再现)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     )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99者不可能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答案]    B [解析]    解题的关键信息在于“有能则举之”,体现了举贤 思想,反映出有技能的手工业者期望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A 项是道家思想;C项是法家思想;D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小生产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03.(基础再现)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 好,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幻想 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逍遥 自得。符合这一思想的人物是 (     ) A.墨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解析]    从材料对这位思想家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道家思 想,与此相符合的思想家是庄子。 [答案]    D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14.(视角拓展)下表为汉代儒生出身和非儒生出身的丞相人数 对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2A.汉代儒学地位逐渐提高 B.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观念 C.汉代官职被儒家所垄断 D.汉武帝积极推行有为的思想 [解析]    根据图表可以看出,自汉武帝之后,儒生出身的丞相 数量相对越来越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 根源在于汉代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35.(基础再现)下图为位于五岳之一恒山的悬空寺,它是国内 现存唯一一座道、佛、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始建于一 千四百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 。历史上道、佛、儒三教合一的趋势开始于 (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4A.西汉汉武帝时期  B.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朝时期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 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 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又“遵道”,由此出现了“三教合 一”趋势。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56.(基础再现)王阳明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 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 心,而仁不可胜用矣’。”这反映了王阳明主张 (     ) A.“心”即是“理”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知行合一” [解析]    见到长辈要孝,见兄等同辈要悌,见孺子遇难事有恻 隐之心,这些都是人内在的良知。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67.(基础再现)李贽认为六经、《论语》、《孟子》是“史官 过为褒崇之词”,“臣子极为赞美之语”,“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的笔札而已,甚至斥之为“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这表明李贽  (     ) A.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严格遵守儒家经典 C.反对道学家的虚假说教 D.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7[解析]    材料所列举的都是儒家经典著作,但李贽并不认同 其说教,说明他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反对儒家的虚假说教。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8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朝觐 者不之殷(商)而之周,讼狱者不之殷而之周,于是周为天子,而 殷为侯服矣。”下列与作者观点类似的是 (     ) A.“穿衣吃饭就是伦理”  B.“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物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09[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顾炎武认为,朝觐者去朝觐周而不去朝觐殷 商,打官司者评理者不去殷商而去周,这样周就取代了殷商成 为天子。顾炎武认为周成为天子的必要条件是周让天下人 满意,这样天下人才会去朝觐周而不去朝觐殷商。这个思想 的含义类似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09.(基础再现)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文忠集》卷 一百九十八给程元诚的信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 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以胶泥 铜板移换摹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制火药技术 [解析]    “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说明这是在印刷,反映的 是我国宋代的胶泥活字印刷术。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110.(基础再现、视角拓展)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 “六经皆史也。”即包括《诗经》在内的六经都是研究古 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把《诗经》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 主要是因为 (     ) A.它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研究同时段历史的资料较少 C.它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素材 D.作品时期跨度长,具有连续性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2此,能通过这类文学作品,认识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 定的史料价值。 [答案]    A [解析]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因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31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唐代有人“自颈下遍刺白舍人(白 居易)诗”,名之“白舍人行诗图”;有歌伎“诵得白学士《 长恨歌》”,“由是增价”。这反映了白居易的文学作品  (     ) A.具有向世俗化发展的倾向 B.为一些文人士大夫所不屑 C.体现了唐代诗歌为高雅艺术 D.媚俗低下,难登大雅之堂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4普通民众争相传阅,反映了白居易的诗歌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 [答案]    A [解析]    世人的评价说明白居易所写的诗歌通俗易懂,广大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51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 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 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 “红色”表示 (     )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6[解析]    关羽是忠勇正义的形象,红色脸谱代表忠勇正义;《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奸诈狡猾的形象,所以白色代表奸诈 狡猾;包拯是铁面无私的形象,所以黑色代表的是铁面无私。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7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邮政局于1989年9月28日《孔子诞辰二千五百 四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第一枚为“杏坛讲学”,邮票表 现了当时孔子向弟子讲学的情景,第二枚为“周游列国”,公 元前497年,孔子55岁那年,因受到排挤,离开鲁国,游历宋、卫 、陈、曹、郑、蔡、齐、楚等国,68岁回鲁,在外颠沛流离十 四年。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8材料二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 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 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 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 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 、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19(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宣扬哪 些政治主张。孔子不被各国重视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二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大多对韩 非子的观点暗加赞许,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0[答案]    (1)政治主张:“仁”、以德治民。(2分) 原因:孔子的德政、仁政思想不能满足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 需要。(4分) (2)中心内容:维护君权,巩固君主专制。(2分) 原因:君主心中有“术”,善于统御群臣,官府又制定明确的 法律,公诸于众,使之令行禁止。(6分) (3)主要思想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 应自然,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动和转化的。(6分,任答两 点即可)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114.(高度提升、能力综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2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 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 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 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3(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 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6分) (2)指出材料二中图1、图2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 明发展的作用。(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 原因。(6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4原因: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 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4分)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 兵器时代,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 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 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 近代演变。(8分) (3)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 变革的保守心理。(6分) [答案]    (1)特点: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 与农业有关的领域。(2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5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B卷 1.(基础再现)据《春秋》所记的242年间,各诸侯国之间侵61, 伐212,战23,围44,入27,袭1,结果灭者30,取者16,迁者10。这 表明“百家争鸣”的背景是(     ) A.“士”阶层的崛起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C.井田制逐步崩溃   D.学术下移至民间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6[解析]    材料内容表明这一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 各诸侯国,导致政治上处于混乱局面,是“百家争鸣”的政治 背景。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7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 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 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由此可见他强调“礼”的目的是 (     ) A.消灭人的欲望  B.消除诸侯混战 C.调解社会关系  D.维护等级秩序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8人的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所以A项不正确;B、D两 项均是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之一,不能涵盖“礼”的全部作用, 也应否定。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制定“礼”的目的在于解决由于人的欲 望而产生的争斗,C项符合其意。材料并没有表明反对或消 灭欲望,而是通过“养”欲(调养欲望),并予以满足,即将不同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293.(基础再现)董仲舒说:“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 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 这一论述的主要意图是 (     ) 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 B.维护百姓的基本利益 C.探讨历代王朝兴盛原因 D.希望君主实行“仁政”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0利益。为了实现长治久安的统治,他希望皇帝做有道明君,实 行“仁政”。 [答案]    D [解析]    董仲舒认为夏、商、秦三朝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 者无道,他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其言行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1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 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 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 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D.汉武帝是儒学教育的开创者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2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而儒家学说倡导道德教化,主张通过教 育来提升人格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教育 的主旋律,A项说法过于绝对,C、D两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解析]    汉武帝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3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程颢说:“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 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程颐也说:“凡眼前无非 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 子间皆是理。”由此可见二程主张的“理” (     ) A.只存在于人的心中  B.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C.只存在于自然界   D.只存在于人类社会 [解析]    由材料中程颢、程颐的观点来看,“理”既存在于 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和准则。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4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 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 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 接源于 (     ) A.“仁政”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5[答案]    C [解析]    罗贯中是我国明代时期的小说家。当时理学是官 方哲学,这一思想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强调重义轻利 。他笔下的这种忠义思想来源于理学思想。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6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李贽说:“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 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这 表明他 (     ) A.将孔子树立为思想界的神圣人物 B.认为儒家经典神圣不可侵犯 C.主张是非的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 D.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而空谈道德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7些基本需要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而空 谈道德。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李贽认为,人应该有基本的穿衣吃饭需要,这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88.(基础再现)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推 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    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政治、思想的 状况,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39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柳诒征《中国文化史》:“(宋代)士 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 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解析]    宋朝时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制,为 士大夫藏书提供了方便。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010.(视角拓展、高度提升)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 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 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 …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 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 (     ) 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B.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1[解析]    材料大意是说,元代时科举制被废止,广大读书人失 去了入仕的机会,这时杂剧兴盛起来,许多读书人投入到杂剧 中去,推动了元杂剧的发展。据此可知,C、D两项与材料无 关,可排除;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应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排除A项。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21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由此判断苏轼的绘画 (     ) A.提高了绘画的艺术品味 B.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促进了绘画艺术的世俗化 D.表达了“意在笔先”意境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3[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苏轼绘画的“成竹于胸”的手法表明画家 心中应先有作品的“意”,而后再下笔作画,表达了苏轼“意 在笔先”的绘画意境。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412.(视角拓展)《尧典》记述狩猎的舞蹈场面:有人打着石头 掌握节奏,有人披着兽皮翩翩起舞。这可能是打猎之前的祈 祷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归来后的庆祝活动。这表明我国原始 戏曲 (     ) A.是生产活动的一部分  B.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具有祭祀活动的含义  D.产生于原始畜牧业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5[答案]    A [解析]    材料记述的场面表达了原始社会人们的某种感情 。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形式来祈祷狩 猎成功或分享狩猎的成果,成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6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 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 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 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 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7材料三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8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 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 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 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 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 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荀子的人性 观与政治主张的不同。两个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6分) (2)材料三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于 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 (3)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有何积极影响?(6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49 [答案]    (1)不同: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主 张实行仁政以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 的行为。(4分) 共同目的:都是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分) (2)内容:爱国、自强、好学、诚信、求知、爱人。(4分) 意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自强、诚信的理念有利于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有 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积极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中 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6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5014.(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大赋和小赋,格调虽然是套用了屈原的,但其所 叙写的、所表现的、所蕴蓄的内容与情绪,已经不是屈原的 同调了。……他们记录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生活,也抒写了他 们自己的情感和所要说的话,甚至在恣意地呈现出他们的绝 代才华和广博的知识,在极力地施展出他们的优美的写作的 技巧。 ——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51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52材料三 “只靠著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 得你读书?”“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 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我何不取个便,问他借几百 两银子,仍旧团起一个班子来,做生意过日子。”“门下(开 戏班)寻了钱,少不得报效老爷。” ——《儒林外史》 (1)材料一中所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文学体裁?“恣意地呈 现出他们的绝代才华和广博的知识,极力地施展出他们的优 美的写作的技巧”是指这种文学体裁的什么特点?(8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153[答案]    (1)体裁:汉赋。(2分) 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6分) (2)材料二这首词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3)材料三的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6分) (2)特点: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2分) 思想感情:借古抒怀,借咏史抒发作者对当时历史和社会的感 慨。(4分) (3)社会历史背景: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繁荣,社会上市民 阶层扩大。(6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