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通史 弥补时空断点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第19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幻灯片 4【浙江考纲】 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标提示】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 ---- 幻灯片 51. 历史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 (2)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幻灯片 63.“一五”计划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 (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幻灯片 74.三大改造 (1)内容 (2)结果: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3) 评价 ---- 幻灯片 81.成功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 ---- 幻灯片 9(3)中央对“左”倾错误的调整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2)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经济建设成就 (1)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 (2)除 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修建了铁路,石油已经实现自给。 西藏 ---- 幻灯片 101.重大破坏 (1)原因:“文革”爆发,出现“全面夺权”的狂潮。 (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出现起色 ---- 幻灯片 113.复苏发展 (1)原因: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 (2)措施:以 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进行大力整顿。 铁路 ---- 幻灯片 124.再遭破坏:“四人帮”的阻挠,使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 5.“文革”的影响 (1)“文革”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文革”使中国拉大了与 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发达国家 ---- 幻灯片 1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两大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单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共和国宪法。 ---- 幻灯片 14 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几个误区 (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 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 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 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 幻灯片 15 曲折发展的十年可归纳为“一、三、四”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三大成功探索:《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及八字方针。  四大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 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 “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幻灯片 16 “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片混乱:“十年动乱”,国民经济混乱。 两大转机: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 作。 三大阶段:文革的经济发展可分为出现起色、复苏发 展和再次遭到破坏。 ---- 幻灯片 17 “文革”与“文革”时期的区别 “文革”不等同于“文革”时期,“文革”是一场内 乱,应从根本上否定,“文革”时期是一个探索阶段, 因群众对错误的抵制,也取得一些成就。 ----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重难点一 “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方针、特点 1.背景 (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展工业化建设成为迫切要求。 (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4)从国际形势看,朝鲜战争结束,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 幻灯片 20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 幻灯片 21【史料印证】 ---- 幻灯片 223.特点 (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3)“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一五”计划中工业化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 ---- 幻灯片 23重难点二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及与工业化的关 系 1.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史料印证】 ---- 幻灯片 242.意义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幻灯片 25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史料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很艰巨很繁重,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除了恢复时期的3年以外,大概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即大概需要3个五年计划。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7月5日) ---- 幻灯片 26导读:史料主要说明了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很繁重,表明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内在关系。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者是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有机统一。 ---- 幻灯片 27重难点三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1.“大跃进”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 导读:史料反映出大跃进的核心是大炼钢铁,表明大跃进的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 ---- 幻灯片 28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追求“一大二公”。 (2)影响:①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脱离社会实际。②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 ---- 幻灯片 29【史料印证】 ---- 幻灯片 30重难点四 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 1.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 史料 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以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一部分地区还可以这样讲,在那些地方虽然也有缺点和错误,可能只是一个指头,而成绩是九个指头。 ——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幻灯片 31导读:史料表明1960年夏天开始,中共中央已认识到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势,开始对“大跃进”进行反思,并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的比例进行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 幻灯片 322.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史料 现在铁路事故惊人,……。这中间有许多是责任事故,包括机车车辆维修方面的责任事故。……这说明没有章程了,也没有纪律了。所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组织性、纪律性一定要加强。 ——邓小平《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 幻灯片 33导读:史料反映了铁路运输瘫痪,管理混乱,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也说明了邓小平将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运输,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就是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 幻灯片 341.识图 图1 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1953~1956年) ---- 幻灯片 35 思考1:“一五”计划的主要经济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哪一地区,原因何在? 提示:(1)地区:东北地区。 (2)原因:①东北地理位置背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②幅员辽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③该地区重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比较发达。 ---- 幻灯片 36图2 “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思考2:1968年和1975年经济发展呈不同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968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采取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 幻灯片 372.读表 1956~1976年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 ---- 幻灯片 38---- 幻灯片 39思考3: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1956~1976年),党和政府主要围绕哪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索? 提示:(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 幻灯片 40“大跃进”的消极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3)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 幻灯片 41 热点材料: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做了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幻灯片 42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事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大跃进”大炼钢铁造成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恶化,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等历史教训。 (2)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幻灯片 43高考考什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天津文综: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 ◆2012课标全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012海南单科:“一五”计划的企业分布特征 ---- 幻灯片 44【体验高考1】 (2012·天津文综,4)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 幻灯片 45解析 这道题中出现了1963年,因此我们应该想到:这道题中描述的事情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计划经济时期。而且这道题问的是“实质”,我们不难发现A、C、D三个选项都是具体的某一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表象”;只有B选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就是“实质”,所以选B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A选项本身的表述也是错的,1963年时我国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答案 B ---- 幻灯片 46【体验高考2】 (2012·课标全国,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 幻灯片 47解析 根据时间信息“1958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58年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以致农业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供应不足;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都与史实不符,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2年中美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而50年代末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答案 D ---- 幻灯片 48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1】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 幻灯片 49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本质问题”,这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思考。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C ---- 幻灯片 50高考考什么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上海单科:20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成因 ◆2011课标全国:20世纪60年代农村政策调整的影响 ◆2011广东文综: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影响 ◆2011山东文综:“一五”计划实施的条件 ---- 幻灯片 51【体验高考3】 (2012·上海单科,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 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 幻灯片 52解析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以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 答案 D ---- 幻灯片 53【体验高考4】 (2011·课标全国,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 幻灯片 54解析 A项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为正确答案。B项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项不符合史实。C项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项不符合史实。D项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A ---- 幻灯片 55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2】 腾讯网发起的《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 (  )。 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有力配合“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幻灯片 56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作用和影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它既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促进“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A ---- 幻灯片 57高考考什么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0山东文综:建国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2008江苏单科:建国后,不同时期农村生产组织的区别、联系 ◆2009福建文综:归纳过渡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 ---- 幻灯片 58【体验高考5】 (2010·山东文综,14)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  )。 ---- 幻灯片 59解析 首先看好题肢中的图片。横轴指的是年份(1959~1964年),一个点代表一年。对应的纵轴的增长率就应是1959~1964年的中国GDP状况。在1958年八届二次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来还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导致“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还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国民经济遭受重创。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到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答案 C ---- 幻灯片 60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3】 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  )。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思想 B.确立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幻灯片 61解析 中共八大制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之前“左”倾错误并不严重,因此A项是错误的;材料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这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中国的经济建设一直以重工业为重心,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答案 D ---- 幻灯片 62高考考什么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浙江文综:创设工厂生产场景,考查建国初期经济建设 ◆2011广东文综:引入杂志封面创设新情境,考查“大跃进”运动 ◆2010天津文综:引入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图,考查“大跃进”运动 ---- 幻灯片 63【体验高考6】 (2012·浙江文综,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 幻灯片 64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多消灭一个敌人”“大批军锹、军镐、副油箱”说明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为了战场上的需要加紧生产,生产积极性很高。排除A、B、D三项,选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65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4】 2012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图: 1953年至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 ---- 幻灯片 66图中数据反映出建国后近五十年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其中GDP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掀起高潮 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禁运 C.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 幻灯片 67解析 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革对经济的影响。从图表看GDP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二位的是1968年,这一时间是文革时期。 答案 C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