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20课时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 幻灯片 2【浙江考纲】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提示】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 幻灯片 3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 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 的决策。 阶级斗争 改革开放 ---- 幻灯片 43.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 幻灯片 51.对内改革 1978 农民 ---- 幻灯片 6经营权 ---- 幻灯片 72.对外开放 (1) 过程 (2)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特区 ---- 幻灯片 81.背景 (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 (2)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 幻灯片 92.过程 (1)邓小平南方谈话 ---- 幻灯片 10(2)中共十四大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幻灯片 11(4)中共十五大 ---- 幻灯片 123.成就 (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2007年年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 幻灯片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可归纳为“两次转折、三个起点” 两次转折:党的一次转折,共和国的一次转折。 三个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的起点;改革开放的起点。 ---- 幻灯片 14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可归纳为 ---- 幻灯片 1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 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 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 农产业。 ---- 幻灯片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归纳为“一次谈话”、“三 次会议” 一次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 三次会议: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 大。 ---- 幻灯片 17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新型经 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使市场在宏观 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2.计划、市场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也有市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 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 ----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重难点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 幻灯片 2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及其实质 (1)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2)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 幻灯片 22【史料印证】 ---- 幻灯片 23重难点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1.改革原因 史料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 幻灯片 24导读:史料指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其原因是僵化模式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 幻灯片 252.改革内容、意义 (1)内容: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②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③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 幻灯片 26(2)意义 史料 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年届花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带来返老还童、生机勃发的巨大变化,……,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1992年·江世杰《方向对 路子好——首钢改革与发展纪略》 导读:史料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经济快速发展。 ---- 幻灯片 27重难点三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特点 1.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史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 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 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 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 幻灯片 28导读:史料表明开办经济特区。其“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的经济。 ---- 幻灯片 29史料二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 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 ——邬鸣飞等《伟大构想变成瑰丽 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导读:史料表明浦东经过开发现已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开放区;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世界经济的热点。 ---- 幻灯片 302.特点 (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 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 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 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 的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 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 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 幻灯片 31重难点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含义 1.原因 (1)必要性 ①改革始终没有突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改革必须有重大突破。 (2)可能性 ①改革开放积累了实践经验。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思想束缚。 ---- 幻灯片 32【史料印证】 ---- 幻灯片 332.含义: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即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幻灯片 341.识图 图1 ---- 幻灯片 35思考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从中国对内视角来看,怎样理解“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中国对内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等。 ---- 幻灯片 36图2 思考2:上图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什么变化? 提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 幻灯片 372.读表 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 幻灯片 38思考3:有人说:了解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上海。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抓住了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成为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第一个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的省级地区。 这段材料实质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 幻灯片 39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 幻灯片 40 热点材料: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思考:材料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质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质是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健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现代市场体系。 ---- 幻灯片 41高考考什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安徽文综: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 ◆2011浙江文综: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本质 ◆2011上海单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 ---- 幻灯片 42【体验高考1】 (2012·安徽文综,18)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 映出 (  )。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 幻灯片 43解析 A项在1992年以后,C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启动,均排除;1979~1984年农村收入及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镇,是新时期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B项正确;D项不符合实际。 答案 B ---- 幻灯片 44【体验高考2】 (2011·浙江文综,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 幻灯片 45解析 材料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此话正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所说。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在防止激进(左),提防保守(右)的问题,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因此排除A,C两项。B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 答案 D ---- 幻灯片 46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1】 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  )。 A.建立深圳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 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幻灯片 47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限定词“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可以确定该事件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A、B、C三项是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不能称其为进入新阶段。答案为D项。 答案 D ---- 幻灯片 48高考考什么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大纲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2011山东文综:改革开放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趋势 ◆2011江苏单科: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规律 ◆2010四川文综:新时期广告形式的出现对经济的影响 ---- 幻灯片 49【体验高考3】 (2012·大纲全国,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 幻灯片 50解析 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 幻灯片 51【体验高考4】 (2011·江苏单科,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 幻灯片 52解析 三幅图依次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土地归集体或国家所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的用途都未发生变化,土地规模变化不明显。故选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53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2】 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  )。 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 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 幻灯片 54解析 题干反映了德国经济学家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计划性管理,反对完全由国家管理控制。即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答案 D ---- 幻灯片 55高考考什么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1上海单科:归纳有关上海的发展史实 ◆2011课标全国:归纳国企改革的主要目的 ◆2009福建文综:根据材料归纳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2009山东文综:比较不同时期农、轻、重比重的变化 ---- 幻灯片 56【体验高考5】 (2011·上海单科,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 幻灯片 57解析 A项在材料中的“中共二大”无法体现;B项和D项只是片面反映材料中的某些局部;C项全面概括材料的主题包括工业化历程及红色的摇篮。 答案 C ---- 幻灯片 58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3】 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成的关键因素是 (  )。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实际状况 C.是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 幻灯片 59解析 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成功的关键要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坚持土地公有制,A项错误。C、D两项不能作为关键因素。答案为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60高考考什么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课标全国:引入1992年后的“下海潮”,考查市场经济改革 ◆2010广东文综:以社会热点“农民工”为切入点,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 ◆2011福建文综:以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图示,考查对外开放 ---- 幻灯片 61【体验高考6】 (2012·课标全国,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 幻灯片 62解析 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A项正确;B、C两项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容易错选,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A ---- 幻灯片 63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4】 一漫画中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在叫着抵制中国货。对此漫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漫画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C.漫画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引起了部分国家的恐慌 ---- 幻灯片 64解析 漫画反映了部分国家妄图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应从西方国家自身寻找,B项表述错误。 答案 B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