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30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幻灯片 2【浙江考纲】 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课标提示】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
幻灯片 31.古代中国的科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阿拉伯
蔡伦
----
幻灯片 4司南
梦溪笔谈
哥伦布
----
幻灯片 5火药
唐末
骑士阶层
----
幻灯片 6金刚经
毕升
金属活字
----
幻灯片 72.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1)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则重视不够。
(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3)重视总结 ,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实践经验
----
幻灯片 8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小篆
----
幻灯片 92.书法艺术的发展
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东晋 擅长草书、行书,号称“书圣”。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楷书闻名,张旭、怀素以草书著称。北宋四大书法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都以行书名世。元朝书法家首推赵孟。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王羲之
----
幻灯片 103.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1)魏晋以前的绘画形式:地画、彩陶画、壁画、帛画、漆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2)中国画的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3)分类
(4)类型:宫廷画、民间画、文人画,其中文人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画中有诗
----
幻灯片 114.戏曲艺术
(1)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杂剧、南戏出现。
(2)元朝时 形成。
(3)明代 剧兴盛起来。
元杂剧
传奇
----
幻灯片 125.京剧
(2)艺术特点: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角色的行当划分较严格,分为生、旦、___、丑四大行当。
(3)地位: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成为中国文化的“______”之一。
净
国粹
----
幻灯片 136.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四言
现
实主义
浪漫主义
----
幻灯片 14诗仙
杜甫
长短句
----
幻灯片 15关汉卿
----
幻灯片 16水浒传
----
幻灯片 17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大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两大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三大特征: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
用,轻理论。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幻灯片 181.东汉蔡伦与造纸术
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蔡伦制成的植物纤维纸,对于纸的使用与推广具有关键性意义。
2.毕升与印刷术
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隋唐时期就开始西传到阿拉伯,而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
幻灯片 19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4.明清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
幻灯片 20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可归纳为“四大类别、五大阶段”
四大类别:汉字与书法、绘画、文学、戏曲。
五大阶段: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
幻灯片 211.有关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几个误区
(1)对秦朝“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而不是隶书。
(2)中国“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其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
幻灯片 22(4)诗、词、曲的简单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5)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还有短篇小说。
----
幻灯片 232.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幻灯片 24(4)唐朝时期: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
幻灯片 25一、近四年高考命题角度
1.2012年第15题考查以诗证史的历史研究方法。
2.2009年第12题考查古代书法隶书的起源。
3.2009年第13题考查指南针的传播。
----
幻灯片 26二、浙江历史
1.毕升:中国发明家,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人,一说为浙江杭州人。毕升在杭州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2.沈括与《梦溪笔谈》: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3.元代书法:赵孟(1254—1322)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之一。
----
幻灯片 27重难点一 古代科技成就发达的原因、地位、影响及明清科
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古代科技成就发达的原因
(1)政治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2)经济基础:封建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重视。
----
幻灯片 28(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促进科技进步。
(5)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
(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
----
幻灯片 292.古代中国在科技史上的地位
史料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导读:史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到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停滞。
----
幻灯片 303.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
(1)造纸术、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时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火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火器的进步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
幻灯片 314.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
幻灯片 32【史料印证】
----
幻灯片 33重难点二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
1.中国主要字体的特点
(1)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2)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稳定。
(3)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极高的审美价值。
(4)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较强的实用价值。
(5)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
幻灯片 342.中国绘画主要类型及特点
----
幻灯片 35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了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绘画:①一方面形成了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
幻灯片 36重难点三 中国古代文学演变历程、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原因
1.历程:先秦散文→汉赋→唐代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明清小说的特点及繁荣的原因
(1)特点
①数量繁多,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
②反映社会生活宽广,思想内容复杂。
③艺术水平高超。
④通俗化、平民化明显。
----
幻灯片 37【史料印证】
----
幻灯片 38(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①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日趋丰富,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传统严谨的文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达及故事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来满足市民阶层的这些愿望。
----
幻灯片 39③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为明清小说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
④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⑤印刷术的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
----
幻灯片 401.识图
图1 《金刚经》卷首佛像画
----
幻灯片 41思考1:该图画面精美,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你认为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提示: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
幻灯片 42图2 元杂剧人物陶俑
思考2:观察图片,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元代杂剧艺术的兴盛;元代的制陶工艺精美。
----
幻灯片 432.读表
社会环境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
幻灯片 44----
幻灯片 45思考3:根据中国古代绘画风格的变迁,说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有何关系?
提示: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积累,又是某个历史时期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化又给社会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
----
幻灯片 46明清小说的文学特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了顶峰。
(2)在思想领域,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在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4)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淡化。
(5)明清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写出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体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叛逆特色。
----
幻灯片 47热点材料: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官世界。”
----
幻灯片 48思考:如何理解材料“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这句话的内涵?
提示:说明文学创作是以时代为依托,反映时代历史的变化与社会现实的变迁。
----
幻灯片 49高考考什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江苏单科: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2011江苏单科:对“活版”内涵的理解
◆2009大纲全国:唐朝时南方文化的特征
----
幻灯片 50【体验高考1】 (2012·江苏单科,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
幻灯片 51解析 材料表明山歌的特点是反映民间风情,与此相类似的是《诗经》中的“风”,故A项符合题意。从材料看,楚辞、唐诗兴起后排斥“民间性情之响”,排除B、D两项;材料并未反映汉赋的情况,排除C项。
答案 A
----
幻灯片 52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1】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
幻灯片 53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市民文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曲和明清的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日益增强的需求。由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
幻灯片 54高考考什么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上海单科:活字印刷术的影响
◆2012海南单科:西学东渐的趋势
◆2010全国文综:雕版印刷术的影响
----
幻灯片 55【体验高考2】 (2012·上海单科,13)公元1 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
幻灯片 56解析 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发明、研制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答案 A
----
幻灯片 57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2】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
幻灯片 58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宋词以后的文体倾向于平民,主要是因为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再加上技术的先进和文明的交流。而A项“去纲常化”不正确。此时宋朝出现理学,推崇纲常思想。故选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59高考考什么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四川文综:中西方科技的比较
◆2012大纲全国:归纳宋元士大夫对戏曲发展的态度
◆2010重庆文综:豪放派与婉约派风格特点的比较
----
幻灯片 60【体验高考3】 (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解析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答案 D
----
幻灯片 61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3】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根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幻灯片 62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A项错误;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比用缣帛更便宜,对原料的选择降低了造纸的成本,D项错误;此材料属于二手材料,不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B项错误。人们为了降低造纸的成本选择新的原料,选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63高考考什么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
幻灯片 64◆2012课标全国:创设许仙与白娘子故事情境,考查宋代市 民阶层的兴起
◆2012安徽文综:引入社会热点,以发行邮票为载体,考查 行书字体
◆2011福建文综:引入研究性学习,以“墙报”形式考查京 剧发展历程
◆2011安徽文综:引入苏轼画作,考查其绘画风格
----
幻灯片 65【体验高考4】 (2012·课标全国,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幻灯片 66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为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三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答案 D
----
幻灯片 67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4】 下列三幅图体现了敦煌壁画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
幻灯片 68解析 魏晋时期社会动乱,战争频发,所以反映的壁画内容是“宣传善行、现世悲苦”;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壁画的内容是“幸福祥和”;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世俗场景渗入壁画。所以壁画的内容变化体现了艺术内容的时代性,选择B项。
答案 B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