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 幻灯片 2近三年高考题 ---- 幻灯片 3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 ) 1.1949年10月--1956年底 过渡时期 2.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4.1978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 幻灯片 41.开展工业化的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供前提条件; (2)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3)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4)借鉴苏联经验 (5)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内容——“一化三改” 2. 一五计划的实施: (1)时间:1953年——1957年。 (2)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 (3)成就:①初步建立了… ②初步形成了…③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一、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 自主学习 ---- 幻灯片 5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重工业基础薄弱; (2)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3)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 (4)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自主探究 ---- 幻灯片 6(2011·山东)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1)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2)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3)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幻灯片 7小农经济不适应工业化需要。 初级社-高级社。 分散、规模小,不利于先进技术推广。 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一次性合作化 策略; 形式;方式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自主学习 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 幻灯片 8 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变化:私有制成份比例逐渐减少,资本主义成份消失,公有制比例逐渐增多并占主导地位 (或者: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精讲精练 ---- 幻灯片 9二、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1.1956年中共八大(背景、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2. 1960—1962年中央的调整: (1)方针: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成效: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 有所改善。 (二)失误. (1)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央领导人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程度;苏联的影响 (2)表现:①“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影响:①”左“倾错误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④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一)成就 ---- 幻灯片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中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请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幻灯片 111956年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解决的关键是什么?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解决矛盾的关键 发展生产力,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 。 ---- 幻灯片 12(1)“大跃进” 失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 以钢为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错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错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不同 ---- 幻灯片 131.(2012·上海单科卷·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D 2、(2011年新课标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A 有效训练 ---- 幻灯片 14  C  【解析】  注意时间范围1959—1965年。图中经济指标的变化与1953年的一五计划和1956年的八大没有关系,排除②④。 方法指导:审好时间,阶段定位;59---65 ---- 幻灯片 15经验教训: 1、P84小字第一段说明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启示? 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3、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的启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第三阶段:十年文革时期 ---- 幻灯片 16本课小结 过渡时期 (1949-1956) 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国民经济的恢复 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 三面红旗 八字方针 国民经济的劫难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