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    ---- 幻灯片 3一、近代中国百年求索的艰难历程 1.百年求索的主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艰难历程:经历了“向西方学习”“走俄国人的路”“走 自己的路”三个阶段。 (1)“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下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学习西方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幻灯片 4(3)“走自己的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工农 武装割据”)。 3.基本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要把学习外国经验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探索历程 (1)探索期:成立至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 的国情出发,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922年,中共 (2)“走俄国人的路”:中共成立初期,仿效俄国进行以城市 为中心的大规模斗争。 ---- 幻灯片 5“二大”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 ①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 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②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 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③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遵义会议 ---- 幻灯片 6的召开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促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2.成功原因:(1)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2)中国共产党能不断 地正视并纠正自身的错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认识到毛泽 东思想的正确性。(3)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 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问题。 ---- 幻灯片 71.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 之间的矛盾。中共成立后,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联合 一切革命力量,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国民党实现了 第一次合作,通过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 统治。 2.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工具,中国人民同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代表——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因此中共提出“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国共两党开始了 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 幻灯片 8十年对峙。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制造了一系 列事变,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 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抛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第二 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最终取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由合 作走向分裂,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中共领导全 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 ---- 幻灯片 9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考 向 案   ---- 幻灯片 19考点一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2012高考北京文综,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 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 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 幻灯片 20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    本题题干材料信息表明欧洲已经有了贸易扩大的 要求,题干要求是补充原因,只有签订新约,才会获得更多权 益,所以A项不合适而B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当时总 理衙门尚未成立,排除D项。 [答案]    B ---- 幻灯片 212.(2012高考海南单科,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 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 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 主要原因在于 (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考点] 义和团运动。 ---- 幻灯片 22[解析]    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 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 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 盾加剧,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 符,排除。 [答案]    B ---- 幻灯片 233.(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 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 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 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 下图)。 ---- 幻灯片 2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 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考点]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斗争。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所学历 史知识的理解,对“冲击—反应”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 是赞成,也可以反对或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若是持赞成的观 点,则可进一步说明图中的相关史实。若是持反对的观点,则 应说明“中国的反应”并非完全是“西方的冲击”引起的, ---- 幻灯片 25如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兴起的,“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则都与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有关。如果有自己新的观点则应结合材料,做到观点明确, 自圆其说。评析时应做到有论有史,史论结合。 [答案]    略。 ---- 幻灯片 26  ---- 幻灯片 27  1.通过全球视野探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从全球史观看,鸦片战争是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奉行社会达 尔文主义法则,在“自由贸易”的高歌声中,越洋过海推行 “炮舰政策”,最终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纳入国际分 工体系的一个实例。 ---- 幻灯片 28例题    (2012年湖南衡阳六校联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 会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 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开 始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幻灯片 29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国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 夷”,中国开始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等,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为D项。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是鸦片战争。鸦片战 ---- 幻灯片 302.通过太平天国颁行的官书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落后性 例题    (2012年山西省汾阳中学一摸)1857年太平天国刊印 颁行的《天父诗》云:“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 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 纯静,五该打。讲话有大声,六该打。有喙不应声,七该打。 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 该打。”“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 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     ) ---- 幻灯片 31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一系列规定,符合三纲 五常的一套。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从材料并不能反映太 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由于天平天国 主张平均分配土地,赢得了广大多数农民的支持,排除B项。 C项与材料无多大关系。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太平天国的革 命理论,所以排除D项。 [答案]    A ---- 幻灯片 323.通过近代化的视角认识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事出有因,那就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义和团迅速兴起席卷华北,沉 重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但以近代化视角评价义和团,义和 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旗号,掀起激进的、笼统的排外浪 潮,拒绝西方近代文明,并不符合近代化发展的历史需要。这 场以农民群众为主的运动,以民间信仰迷信为宣传组织手段, 的确带有落后性和局限性,其历史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 幻灯片 33例题    (2012年黑龙江海林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鲁迅 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 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 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 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解析]    鲁迅先生的描述是盲目排外思想的典型体现,应该 出现在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中。受时代和阶级的局 限,农民阶级对西方侵略和西方文明分不清。 [答案]    C ---- 幻灯片 34  通过有关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另类”评价来构建考查太平 天国运动的情境 例题    (2012年湖南安乡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马克思1862 年在《中国记事》中这样评述太平天国运动:“除了改朝换 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 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 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 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 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 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 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依据材料下列理解最确切的是 (     ) ---- 幻灯片 35B.对太平天国运动应一分为二地评价 C.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 场有限的历史进步 D.以上评述都不确切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即马克思的这段话所 阐述的观点,而不是阐述个人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 运动对当时中国是一种破坏。 [答案]    A A.太平天国运动对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破坏 ---- 幻灯片 36  考点二 辛亥革命 1.(2012高考福建文综,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 成果象征的是 (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幻灯片 37具体内容,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内容,是 革命的领导机构和指导思想,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所以排除 含有这两个信息的选项,可以排除A、B、C三项;中华民国 体现了国家由帝制向民国转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一 步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主要 成果之一,但后来两者都成为“空壳”。故答案是D项。 [答案]    D [考点] 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辛亥 革命成果象征”,必须是1911年辛亥革命或以后革命成果的 ---- 幻灯片 382.(2012高考北京文综,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 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 望”是 (     )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考点] 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末“预备立宪”)。 ---- 幻灯片 39的目的,故答案为C项。A项义和团运动爆发时尚未出现大 型革命活动,B项是维新变法内容,D项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事 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史料分析能力,考查内容是预备立宪。解 题关键在于材料“端方”主张“消灭革命党人”的措施在 政治上的反映是采取立宪体制,从而达到遏制资产阶级革命 ---- 幻灯片 403.(2011高考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 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 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 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 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 幻灯片 415年前后”可以推断此时期清廷准备实行立宪,但“皇族内 阁”的设立,被证明清廷的革新只是个骗局,使公派生对清廷 失望,转向同情、支持革命。故选B项。 [答案]    B   [考点] 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末“预备立宪”)。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时间信息“190 ---- 幻灯片 42---- 幻灯片 43  运用不同史观全面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 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 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 幻灯片 44(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 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 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 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 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造,是政治文明 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 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它促 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幻灯片 45例题    (2012年浙江杭州外国语高中高三月考)“从前皇帝 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 看做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做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 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幻灯片 46[解析]    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人民对封建帝制的不同 态度,即社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前认为反对帝 制的人是疯子,辛亥革命后则认为坚持帝制的人是疯子,结合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知答案为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47例题    (2012年九江一模)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 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 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通过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艰难曲折性构建考查辛亥革命的 情境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幻灯片 48[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 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建立的中华民国却并没 有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反而痛苦与失序更多,特别是紧随 而来的军阀混战致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这说明建立新制更 困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表述错误。 [答案]    B ---- 幻灯片 491.(2012高考广东文综A,15)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 知 (     ) 考点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 幻灯片 50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考点] 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从图片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 力。通过“招贴画”中后面人们举着“农工兵商军大联合” “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牌子,用“民众的 力量”大棒打倒“帝国主义”“军阀”,从中可知这体现的 ---- 幻灯片 51是革命统一战线成立后的国民大革命运动。下面“中国国 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行”表明这是国民党的宣 传画。体现了国民党这一时期的政治纲领,联系所学知识,选 D项;图中打倒的是“帝国主义”和“军阀”而不是袁世凯, 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目标是抗日,而没有打倒军 阀,B项错误;五四运动时,统一战线尚未建立,C项不能体现。 [答案]    D ---- 幻灯片 522.(2012高考山东文综,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 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考点] 国民革命运动。 ---- 幻灯片 53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有利于中国的独立和 富强,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故本题选D项。国民革命运动 后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不是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故A项错误; B、C两项与“对近代化的影响”关系不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要点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 命运动基本推翻了独裁专制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促进了国民 ---- 幻灯片 543.(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 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 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 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 织成员看来 (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幻灯片 55[考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    材料是有关毛泽东对俄国式革命的看法。所谓俄 国式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毛泽东认为 虽是“恐怖的方法”,但却是在其他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的 最好的方法,故选C项。材料没有提到“中国实际”,故A项 不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的相关信息;“诸路皆走不通”就 包括“改良”道路,因而D项也不正确。 [答案]    C ---- 幻灯片 56  ---- 幻灯片 57---- 幻灯片 58  1.对于五四运动中学生爱国行为的法理反思 从更高层次来反思五四运动中的暴力事件,青年学生的放火 和打人,无论如何都不符合“用正当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主 张”的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常识。 例题    (2012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五四时期,梁 漱溟曾说:“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 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 行于他……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 诉,学生去遵判服罪。”这表明梁漱溟 (     ) ---- 幻灯片 59A.为曹、章行为辩护  B.认可学生的做法 C.主张爱国有理   D.主张依法行事 [解析]    梁漱溟的这段话强调了人应该具备法制意识,青年 学生要理性爱国。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 幻灯片 602.共产国际的错误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重要而 深远,它使中国革命蓬勃发展,它使中国民主革命几度进入低 潮;中国共产党吸取起初对共产国际亦步亦趋的失败教训,最 终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例题    (2012年江苏苏北四市模拟)“必须想到,那个‘鲍罗 廷’(苏联人,1923年,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 政治顾问)……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 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 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 熟。”这段论述可用于解释 (     ) ---- 幻灯片 61A.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B.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必要性 C.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源 [解析]    由材料中“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结合中国共产 党成立的时间1921年,可以看出材料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 在1927年,并且材料中进一步描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不成熟, 综合分析应该是分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答案]    A ---- 幻灯片 62  通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新闻报道、评论等资料构建考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情境 例题    (2012年湖北100所重点中学高三10月联考)1936年8 月24日,《大公报》发表的社评《朱徐毛彭等之新动向》中 指出:“近来朱德、徐向前、肖克、贺龙及毛泽东彭德怀等, 突由川陕分道窜往西北,情形极可注意。”由此报道可以看 出 (     ) ---- 幻灯片 63A.蒋介石加紧了对红军的军事“围剿” B.《大公报》在为国民党提供军事情报 C.该社评是站在“剿匪”立场上立论的 D.工农红军已完成了战略转移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36年8月”可以看出是在国 共对峙时期,此时期的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材料中“突由川 陕分道窜往西北,情形极可注意”说明该报道是站在国民党 “剿匪”立场上立论的。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 [答案]    C ---- 幻灯片 64考点四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1.(2012高考江苏单科,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 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 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 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 ---- 幻灯片 65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考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华。 ---- 幻灯片 66[解析]    北伐时期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被收回,从题干“欢 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 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也可看出作者欢呼的是反帝 斗争取得胜利,故作者“悲痛的心情”是指反帝斗争的失利, A、C、D三项反映的都是国内的斗争,排除。答案选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672.(2012高考海南单科,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 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 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     )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考点] 抗日战争。 ---- 幻灯片 68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的现象,说明战争的特 殊时期文化教育得以南移,A项正确;B、C两项在题干中无 从反映;D项说法与题干相悖。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 ---- 幻灯片 693.(2011高考安徽文综,16)下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 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 ---- 幻灯片 70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考点] 抗日战争(国民党远征缅甸)。 [解析]    材料提供的地图是中国抗战时期远征军路线图,当 时中国派远征军,主要是保护滇缅公路,便于国际战略物资对 中国的供应,故判断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目的;C、D两项 说法错误。本题难度相对较小,近年来高考特别侧重地图特 别是战役图。 [答案]    B ---- 幻灯片 71  ---- 幻灯片 72  全面评价国民党领袖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功 与过 (1)功:①在抗日战争初期的积极抗战。②坚持了八年长期抗 战。③派遣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印度,直接支援反法西斯 同盟国。④实行民族工业与文化大迁徙。⑤收复台湾,祖国 统一,使中国成为世界“五强”之一。 (2)过:①对日本实行不抵抗主义。②实行所谓“曲线救国” 政策。③自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逐步走上消极抗日, ---- 幻灯片 73积极反共的道路。 抗战中蒋介石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但他在坚持抗战这一关乎 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的立场还是应该肯定的。 例题    (2012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期中联考)淞沪 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 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 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 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 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 ---- 幻灯片 74A.战争的性质 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D.民族立场 [解析]    从题干材料“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 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等信息可知决定其抗战态度的主要 因素是民族立场。 [答案]    D ---- 幻灯片 75  通过漫画、油画等作品构建考查抗日战争的情境 例题    (2012年杭州模拟)下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 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     )   ---- 幻灯片 76A.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解析]    1944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美英 援助,中国共产党和进步知识分子是不会指责这一行为的,B、D两项错误;抗战期间,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不可能允许政 府内部存在“反蒋”活动,C项错误。结合漫画内容理解,A 项正确。 [答案]    A ---- 幻灯片 77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842年10月,宁波的商人李某采办 了一批外销瓷器和茶叶,准备到广州去进行贸易。他当时可 能遇到的情况是 (     ) ---- 幻灯片 78A.出发前被告知广州因对英作战而停止了对外贸易 B.出发前看到政府的告示说对外贸易可以在宁波进行 C.到广州后才得知政府已大幅度地提高了海关关税 D.到广州后必须到政府所办的十三行进行对外贸易 ---- 幻灯片 79对外贸易不再局限于广州;条约中规定中国关税须同英国协 定,为掠夺中国的商品,英国不可能同意清政府提高关税,只 能降低;因宁波是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之一,所以《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的商人可以在宁波直接进行贸易。故正确答 案是B项。 [答案]    B [解析]    1842年6月签订《南京条约》,对英作战宣告结束; 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说明当时闭关锁国的局面已经打破, ---- 幻灯片 80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 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 总数为4.31894亿人。咸丰三年起,整个咸丰同治年间,由于 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统计一直停留在2.3至2.9亿之间。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朝吏治腐败,一直忽视户籍管理 B.农民起义爆发,冲击旧的统治秩序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抢走了户籍册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 幻灯片 81[解析]    由题干中“1851年”“南方多省册报残阙”等信 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使清政府无法统计南方(太平 天国控制区内)的户籍,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 幻灯片 823.(基础再现、视角拓展)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 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 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 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 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幻灯片 83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 “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 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的要求。 [答案]    C [解析]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 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体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 ---- 幻灯片 84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 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 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 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分析,该 场运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再结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 利用”,可以判断应是义和团运动。其具有盲目的排外性,最 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答案]    A ---- 幻灯片 85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 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 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 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 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 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幻灯片 86只体现英国和日本的利益和要求。《天津条约》要求清 政府割地、赔款、通商、传教等,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辛丑条约》中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正体现了材 料的观点。选D项。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主要表明列强要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其统治中 国的工具,实行“以华治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 幻灯片 87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856年9月初,江南大营的清军突然 发现,天京城外秦淮河通往长江的出口处,江水被染成了红色。 “接连捆绑及黄衣黄褂者”的尸体顺河漂流,数不胜数,经 查,均为太平天国各色人等尸首,多系军人及其家属。下列对 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太平军成功突袭湘军水师 B.清军偷袭天京城遭到惨败 C.天京变乱中太平军相互残杀 D.攻占南京后太平军清理战场 ---- 幻灯片 88[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内容信息,只有天京变乱 时才有如此残杀的情况。故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89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 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 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对 袁世凯的这份电文解读有误的是 (     ) A.电文中“大清皇帝”指宣统帝 B.“明诏辞位”发生于1912年2月 C.袁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署名” D.袁世凯逼清帝退位以维护共和 ---- 幻灯片 90列政治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逼清帝退位并不是为了 维护共和,而是为了通过逼清帝退位捞取政治资本以顺利接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B、C三项均解读正确,故符合 题意的答案为D项。 [答案]    D [解析]    袁世凯并未真正拥护共和,这从袁世凯后来的一系 ---- 幻灯片 91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 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 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 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解析]    根据引文中“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 奸”一句分析,选出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92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下图是20世纪初期中国某报纸上刊 登的一幅时事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     ) ---- 幻灯片 93B.五四运动中人民强烈要求维护国家主权 C.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北伐战争在人民支持下取得重大胜利 [解析]    根据漫画中的“严惩卖国贼”“我国所提的要求 竟然遭到拒绝”等文字信息,可知此漫画主要反映了五四运 动中广大人民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巴黎和会上列强将中 国山东的主权转让给日本。故答案是B项。 [答案]    B A.中国人民反对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 幻灯片 9410.(视角拓展)下图为前后两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 化统计表,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革命重心转移  B.党内“左”倾错误 C.党内右倾错误  D.革命任务变化 ---- 幻灯片 95[解析]    从图表可知,知识分子与工人所占的比例下降,农民 所占比例大幅上升,这一变化发生在1927~1928年,因为当时 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因而农民党员大量增加。 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9611.(视角拓展、高度提升)《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 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 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 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 最有力证据是 (     )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 幻灯片 97[解析]    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 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 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 题的史料,价值最高。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 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第二 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本 题中C项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有力的证据。 [答案]    C ---- 幻灯片 981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 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 《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这主要是指 (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拥戴 C.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 幻灯片 99党的统治宣告结束;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可排除;D项不正确, 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选B 项。 [答案]    B [解析]    A项不正确,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 ---- 幻灯片 100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 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 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 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 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皆以兄弟称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二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务使天下共享天 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 二、非选择题(每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 幻灯片 101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资政新篇》提出,要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 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奖励发明,实行 专利制度。 (1)材料一客观上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指 出它不能实行的根本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资政新篇》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农民阶级能够领导民主革命取得 胜利,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8分) ---- 幻灯片 102[答案]    (1)作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冲击了旧的 纲常名教。(4分) (2)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4分) 根本原因:所要建立的小农经济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平均 分配产品,不能调动生产积极性。(6分) (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2分) 不同意。理由:《资政新篇》只说明农民阶级能够学习先进 阶级的革命纲领,农民阶级本身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6分) ---- 幻灯片 10314.(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图片 材料二 义和团“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 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见洋字洋式而不 怒者,惟洋钱而已”。(《天津一月记》,载《义和团》第2 册)又如“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 ---- 幻灯片 104”,曾有学生六人,身带铅笔、洋纸被团搜出,“乱刀并下,皆 死非命”。某“有洋书两箱,亦被团众用刀斫”。      ——《义和团真是“反帝”英雄吗?》(凤凰网 2011年5月25日) 材料三 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以吸收西洋文明之长,以 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 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 幻灯片 105(2)材料二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侵略斗争有何特点?(4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李大钊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 由。(10分) [答案]    (1)时代精神:中国军民不畏强暴、不惧牺牲,坚决维 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4分) (2)特点:反帝鲜明性,笼统排外性。(4分) (3)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矛盾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反 帝爱国斗争,展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勇气;但义和团 在反帝斗争中混淆了列强侵略和外来物质文明的区别,不仅 (1)材料一中的一组图片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4分) 笼统排外而且殃及无辜,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与狭隘,这是 不可取的。(10分,言之有理即可) ---- 幻灯片 106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有人曾说:“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 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尊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 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 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的相遇、冲突 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失败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段话 的主要错误在于 (     ) ---- 幻灯片 107A.认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B.认为中英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C.认为中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D.回避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解析]    题干材料对战争的侵略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英 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开拓海外市场。 故选D项。 [答案]    D ---- 幻灯片 1082.(视角拓展)右边是漫画《“文明人”的行径》,此漫画揭 露的罪行最有可能是 (     ) 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 [解析]    通过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残迹是指 圆明园,所谓的“文明人”是指英法联军,因此答案为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1093.(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全球通史》载:“□后的几年中, 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 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 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 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应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 ---- 幻灯片 110变革;该事件后,应该有更深刻的变革。甲午中日战争前,清 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进行了“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变革;战 后,又实行了维新变法,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看,该事件之后,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认为, 只有实行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变革,才能使中国 生存。即此事件前,中国已经进行了“军事和经济方面”的 ---- 幻灯片 111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 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这样表述: “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中极端守 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反抗了。”佩雷菲特表述的这一事件 是 (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 幻灯片 112思想教育的领袖洪秀全的鼓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百姓中最为落 后的那部分人”应该理解为农民阶级,而“受到文人寡头政 治中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指的应该是受到接受传统儒家 ---- 幻灯片 113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曾指出: “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 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 做‘人’的第一日……这真是我们应该欢喜、应该庆贺的 日子。”文中的国民独立做“人”是指 (     ) A.彻底地摆脱列强奴役 B.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摆脱满洲贵族的统治 D.汉族人摆脱满洲人的控制 ---- 幻灯片 114[解析]    题干所述事件为辛亥革命,其所推翻的是封建君主 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可见B项以偏概全,本身表述欠妥,自 然被排除。题干中钱玄同的思想与孙中山“驱除鞑虏”的 思想是一致的,此处所说的独立并非指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 奴役,而是指摆脱满洲贵族的统治,其民族观具有一定的狭隘 性,可见A项可被排除,C项所述符合题意。满洲人是指整个 满族,可见D项所述欠妥。 [答案]    C ---- 幻灯片 115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 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 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 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幻灯片 116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等思想得到了弘 扬,A、B、D三项说法都正确,但反映材料的应是C项。 [答案]    C [解析]    分析材料,作者认为通过五四运动,“讲科学理性、 ---- 幻灯片 117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 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 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 幻灯片 118一次高潮,故选B项。 [答案]    B [解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工 作重心,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 ---- 幻灯片 119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第一次 国共合作是民族资产阶级从中国革命领导者的地位退下来 的开始。”他得出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应是,国共合作后  (     ) A.中共参与了对全国革命的领导 B.民族资产阶级丧失了其革命性 C.民族资产阶级影响力微乎其微 D.国民党已丧失了革命的领导权 ---- 幻灯片 120中走出来,进入中国政治的领导层,参与了对全国革命的领 导,资产阶级政治家不能不援引共产党领导人参加领导核心, 共同进行中国革命。在这之后中共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民 族资产阶级后来遭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排斥,其在政治上的 影响力不断下滑,慢慢地丧失了中国革命领导者地位。因此 答案为A项。 [答案]    A [解析]    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使中共从狭小的圈子 ---- 幻灯片 121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下图所示为1936年8月20日《大公 报》刊发的新闻报道。此报道实际上说明了 (     ) ---- 幻灯片 122A.蒋介石加紧“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B.《大公报》在为国民党提供军事情报 C.工农红军即将完成军事战略的转移 D.工农红军全力进攻西北地区侵华日军 [解析]    此报道中“陇南”“松潘西”,明确指明了红军主 力已到甘陕地区,实际上说明了国民党对红军军事“围剿” 的彻底失败,也就意味着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即将胜利。而 作为军事情报不可能在报纸上明文登出,西北地区也没有日 本军。图片中亦未提中央革命根据地,故可排除A、B、D三 项,答案是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12310.(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 立大国地位的起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坚持抗战  (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 幻灯片 124日战争对国内的重要影响,不符合题意。中国战场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显示出了重要的战略价值,中国对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重大贡献使中国取得了在国际事务中相应的发言 权,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解析]    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也没 有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抗 ---- 幻灯片 1251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下面是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报内 容:“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 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 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 切悬盼之至。”对这封电报解读准确的是 (     ) A.当时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后来毛泽东亲赴重庆举行谈判 C.蒋介石释放和平善意,避免内战 D.当时共产党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 ---- 幻灯片 126[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面准备发 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 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他三次电邀毛 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争取和平,1945年8 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 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本题选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12712.(视角拓展)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政治评论刊物——《 观察》的创始人和主编储安平教授,在1947年3月总结了一 种广泛持有的观点:现政权的支持层原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 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现在这一批人,没有对南京 政权有好感的。这表明国民党 (     ) A.失去执政合法性  B.丧失了民心 C.丧失了执政地位  D.缺乏群众基础 [解析]    由材料可知,原来支持国民党的主要是城市市民,现 在这些城市市民不再对国民党有好感了,这说明国民党已经 丧失了民心。因此答案为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128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3年、1844年、1845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 时英国兴奋若狂。舍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 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 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 一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钢琴,但是中国人仍 然热爱自己的锣鼓,不能接受这种美意。”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二、非选择题(每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 幻灯片 129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 品(不含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 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 局。”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 义的侵凌欺压。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逼迫满清政府签 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敌酋田中的奏折竟肆无忌 惮地宣布“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 服中国”的侵略计划。……一九三七年“七七”以后,日寇 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 材料二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说过:“经过 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 ---- 幻灯片 130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 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 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半世纪来,我中国民族所 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 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1843年至1845年,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若狂”?请找出材料一中的错误,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6分) ---- 幻灯片 131(2)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奇怪的结局”,英国当时采取了什么 对策?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 局”有帮助吗?为什么?(8分) (3)1895年,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50年后,中国人民打 败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结合史实分析产生这两种不同 结果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1)工业革命后,英国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2分) 错误:“北方各商埠”。(2分)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只开 辟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2分) ---- 幻灯片 132(2)对策: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后,发动第 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天津条约》十口通商;通过《北京条约》通商天津。(3分) 有帮助。原因:《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向日本开放了苏州、 杭州、沙市、重庆四个通商口岸和允许其在华办厂等;英国 援引《南京条约》附件中“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可在 上述四口通商和在华办厂等。(5分) (3)原因: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单纯依靠官兵抗日;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②甲午战争 中,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势单力孤;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海外 华侨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8分) ---- 幻灯片 133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问题讨论、理论指导、史料研习等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一)问题讨论 有人认为,条约口岸是一个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 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 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通商口岸的认识 。(6分) ---- 幻灯片 134(二)理论指导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如下图)都是太平天 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天朝田亩 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 ---- 幻灯片 135(三)史料研习 1911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这份报 纸是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这个时候,我也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注 释:①)。当时中国处于第一次革命(注释:②)的前夜。我激动 之下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堂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 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 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 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 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毛泽东 ---- 幻灯片 136(3)请根据所学知识,注释材料中的两处。指出当时毛泽东赞 成在中国实行什么政体,据材料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认识:一方面,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炮舰外交与旧 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象征,是列强侵华和经济掠夺的主要据 点,反映了列强的侵略要求,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使 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化进程 的起点和重心,是中国与世界发展潮流的结合点,是中国近代 文化与教育事业的中心,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和新的社会阶 层的孕育、发展之地,便利了西方思想文化和科技的传入,有 ---- 幻灯片 137利于中国融入世界。(6分,辩证看待且言之有理即可) (2)不正确。原因:《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 一种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主张保护私 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资本主义,与《天朝田亩制度》 相比,是一种巨大的进步。(6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注释: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②辛亥革 命。(2分) 政体:赞成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2分) 理由:毛泽东主张“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 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2分)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