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单元知识总结 ---- 幻灯片 2  ---- 幻灯片 3  一、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 1.自然经济 (1)产生条件: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2)发展概况:逐渐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 (3)性质地位: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4)历史影响:具有封建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 幻灯片 42.外国资本 (1)产生条件: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2)发展概况:近代前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3)性质地位:凭借其特权和实力,在中国占优势地位。 (4)历史影响:破坏中国经济主权,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洋务经济 (1)产生条件: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 ---- 幻灯片 5(2)发展概况:引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甲午战争后覆灭。 (3)性质地位:有浓厚封建色彩,但开中国近代化先河。 (4)历史影响: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抵制西方经济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4.民族资本 (1)产生条件: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 导。 (2)发展概况:经历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曲折发展。 ---- 幻灯片 6(4)历史影响:引发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5.官僚资本 (3)性质地位: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推动力量。 (1)产生条件:1927年后,随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 (2)发展概况:获国民政府的支持,后迅速膨胀。 (3)性质地位:是近代压迫中国的三座大山之一。 (4)历史影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幻灯片 7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产生 (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2)原因: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3)发展概况: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兴 办。 (4)后果影响: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 幻灯片 8(2)原因:列强资本输出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3)发展概况:商办企业数量和规模提升,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2.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 (4)后果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 法。 3.短暂春天 (1)时间:1912~1919年。 (2)原因:辛亥革命,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 幻灯片 9(3)发展概况: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一战后发展萧条。 (4)后果影响:无产阶级壮大,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4.曲折发展 (1)时间:1927~1949年。 (2)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官僚资本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3)发展概况:先较快发展,抗战受到沉重打击,后陷于绝境。 (4)后果影响: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国民政府日益孤立,终被推翻。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续表 ----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 考 向 案   ---- 幻灯片 17  考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幻灯片 181.(2012高考江苏单科,5)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 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 幻灯片 19[解析]    ②的说法与题干没有任何关联,据此排除B、C两项; 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两类性质的工业,不可混为 一谈,故④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选A项。 [答案]    A [考点]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 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 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幻灯片 202.(2012高考安徽文综,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 ……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 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 的钱庄 (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 幻灯片 21[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钱庄为商人采办 洋货的办理程序,说明此时的钱庄有一项重要业务即专门帮 助商人处理洋货。据此可知,近代中国钱庄在促使洋货进入 中国市场方面起了媒介作用,故D项为正确答案。题干材料 并非说明钱庄专门负责办理洋货,不负责其他业务,A项错误; B项错在“关键”二字;C项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 [答案]    D ---- 幻灯片 22----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续表   ---- 幻灯片 251.通过漫画反映的洋务运动的目的,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变动的表现 新课标提倡在多样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探究 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历史漫画多姿多彩、题 材广泛、蕴含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可 以产生丰富多彩的联想,可以做出不同的阐释。所以,历史漫 画特别适合进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学习。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变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 逐步解体,外商企业在中国通商口岸出现,洋务企业、民族资 本主义企业也先后兴起。 ---- 幻灯片 26例题    (2012年广东汕头教学质量检测)右图中的人物可能 属于 (     ) A.改良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 [解析]    图片中的话反映出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先进的东 西,洋务运动最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答案]    D ---- 幻灯片 272.通过竹枝词反映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 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 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竹枝词缘于纪事, 举凡风土民情、山川形胜、社会百业、时尚风俗、历史纪 变等等皆可入诗。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 诸多领域。竹枝词所反映的各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层面, 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其他诗体所不能比拟的。竹枝词使 诗词的功能得到了广阔的开拓,同时,也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 第一手史料。 ---- 幻灯片 28例题    (2012年广东佛山一模)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 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 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 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 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 一繁华让此方。” 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 幔低垂十里风。” 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 豆青青麦半黄。” ---- 幻灯片 29[解析]    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 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 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A、C、D三项反映了自然 经济。B项中“北洋场”是指租界中的“北市”,“北市”的繁华已经超过了“南市”(城隍庙),这反映了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故选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30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历史研究方法构建考查近代中国经 济结构变动表现的情境 例题    (2012年广东江门模拟)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 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 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 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     ) A.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 ---- 幻灯片 31[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题目提供 的四个选项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近代西 方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独立战争、王 朝统一战争等不同方式逐渐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北 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特别是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引发 了新文化运动。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伴随着鸦片战争后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不是中国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因此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 幻灯片 32  考点二 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 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 幻灯片 33[考点] 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想。 [解析]    1895年,“重本轻末”的观念还十分盛行,身为状元的张謇应该有很好的政治前途,而他却“捐弃所恃”,投身实业,可见其冲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态度之坚决。此时民族工商业兴起不久,远谈不上竞争“激烈”,故B项不对;张謇不惜代价筹办纱厂说明其对工商业发展充满信心,故C项不对;D项是对张謇投身实业目的的错误理解,追求利润不一定要冒险。故选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342.(2012高考海南单科,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 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 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 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 该文的主线是 (     )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 幻灯片 35[解析]    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 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题干反映的是农 村生产关系的变革,A项正确;题干中“农产商品化的加速”能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只是某个方面,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与A项对立,题干无从反映,排除C项;D项与B项同理排除,其可从“高利贷制变本加厉”中反映。 [答案]    A [考点]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 幻灯片 363.(2012高考江苏单科,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 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 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 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 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 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 幻灯片 37[考点] 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想。 [解析]    题干中“上海犹鱼,内地犹水”揭示了内地对上海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 得乎”意指上海经济要想发展,首先必须帮助内地经济发展, 故B、C、D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符,答案选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38---- 幻灯片 39续表 ---- 幻灯片 40  1.通过曲线示意图反映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表现 历史学习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适当引入数学知识,既 能使我们历史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又能增添学习兴趣,使历 史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运用曲线图、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 地表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解读示意图也是学习历史的一 项基本能力。 ---- 幻灯片 41例题    (2012年北京东城期末)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 同原因是 (     ) ---- 幻灯片 42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解析]    图中B、C两个时期分别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 发展和短暂春天时期。A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 原因,C、D两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只 有B项的“实业救国”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 暂春天两个时期发展的共同原因。 [答案]    B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幻灯片 432.通过19世纪末社会上层人士参与经济活动、经商和办厂, 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其原因有:(1)客观上: 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 经济。(2)主观上: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 幻灯片 44例题    (2012年广东广州一模)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 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 、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在办工厂。 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 这反映了 (     ) 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幻灯片 45[解析]    根据题干中“1895年之后”分析,可知是甲午中日 战争之后,此时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清政府放宽了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 [答案]    D   以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英美等工业国应付 经济危机为背景,构建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 情境 ---- 幻灯片 46例题    (2012年广东湛江一模)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 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 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 地坚持下去。”下列关于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 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   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 [解析]    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时间是 1927年到1937年,符合题目的时间界定,故选A项。B、C两项与 题干中的“坚持下去”不符。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 幻灯片 47考点三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2012高考江苏单科,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 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 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 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 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 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 论据 (     ) ---- 幻灯片 48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考点]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 幻灯片 49[解析]    题干表明沿袭的是前清称呼而非审判制度,排除A 项;从题干中“南京临时政府令”的内容可以看出南京临时 政府想在“称呼”上实现平等,但现实中无论是作为裁判官 的政府公务人员还是作为普通公民的被告均沿袭前清称呼, 体现的是封建等级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据此排除B、C两 项。答案选D项。 [答案]    D ---- 幻灯片 502.(2012高考浙江文综,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 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 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 映出 (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考点]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 幻灯片 51[解析]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或食品,来自外国,反映了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A项从材料中反映不 出来。B项不正确,中国人开始办报是1872年在汉口创办的 《昭闻新报》,《上海新报》应该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 纸。C项符合题意。D项是绝对性表述,从材料看,当时外国 输入我国的生活用品、食品,只有少量中国人能够消费,而且 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出“住行”等方面的变化。故选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523.(2012高考天津文综,4)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 幻灯片 53[考点]    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解析]    由图片中“粮票”“1963年”等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见 证。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544.(2011高考浙江文综,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 “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 错误的是 (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 幻灯片 55[解析]    A项中旧式婚礼复杂,花费较大,故不正确。B项与材 料中的“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相符合。C项与史实相符合,是正确的表述。D项可以从材料中的数据中直接反映出来。 [答案]    A [考点]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 幻灯片 565.(2011高考天津文综,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 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 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 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考点]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解析]    注意题干中相关信息,尤其是“阳历兴,阴历灭”(1912年1月2日《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鞠躬礼兴,拜跪礼灭”都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 [答案]    C ---- 幻灯片 57  ---- 幻灯片 58---- 幻灯片 59---- 幻灯片 60  1.以通俗易懂的歌谣等民间文学形式,反映近代社会习俗和 物质生活变化的内容 民间传统文化是民众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积累、承 传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歌谣是非 常常见的民间文学,千百年来兴盛不衰。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和习俗变化的过程中有许多歌谣、谚语为例证,高考命题常 会选择这些为命题点,复习备考时应注意搜集、分析。 ---- 幻灯片 61例题    (2012年北京石景山期末)《放足歌》:“玉龄女子哭 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 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 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解析]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而 且允许女孩进学堂学习,由此可知《放足歌》中的现象出现 于辛亥革命之后,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 幻灯片 622.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革新,说明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 原因 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 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 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 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 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 幻灯片 63例题    (2012年山东莱芜期末)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 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 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在 这里,康有为提出应 (     ) A.剪辫易服   B.实行君主立宪 C.发展近代交通  D.采用机器生产 [解析]    从材料中的“吾以一国衣服独异”“辫发与机器 不相容”及当时用机器生产,可知康有为提出应剪辫易服,A 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项材料中早 已实行。 [答案]    A ---- 幻灯片 64  以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构建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 化原因的情境 例题    (2012年北京石景山期末)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 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 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 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 ---- 幻灯片 65A.表明英国政府对中国当局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 [解析]    该规定属于正当的外交礼仪,不能表明英国政府对中国当局存有明显的歧视,A项错误;材料是对外交礼仪的规定,而不是规定“平等的权利”,B项错误;该规定明确了双方的礼节等级,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C项符合题意;该规定反映不出《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D项错误。 [答案]    C ---- 幻灯片 66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 幻灯片 671.(基础再现)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对 此,以下可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 洋布,近者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 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 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幻灯片 68[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反映的是中 国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作用,B项反映的是要发 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D项反映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 以后中国对于外国商品的需求量不是很大,而只有C项反映 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导致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所以此 题应选择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69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是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 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 支离斑驳之中”。在此,他认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局限性是  (     ) A.没有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B.只是局部而非系统的改革 C.改革中缺乏中央统一领导  D.改革使中国变得支离破碎 [解析]    根据“东一块西一块的”“零零碎碎的”“支离斑驳”,可知陈旭麓在此主要是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局部的而非系统的改革,因此答案为B项。 [答案]    B ---- 幻灯片 703.(基础再现)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 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 幻灯片 71C.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从Z点时间可以判断出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进 入黄金时代。B项是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答案]    B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幻灯片 724.(视角拓展)某学生分析下面“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 表”后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 幻灯片 73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迅速 D.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压迫民族资本发展 [解析]    从1895年前商办厂数、资本偏少可以看出民族资 本力量相对弱小,从资本增长的比例可以看出其官办的比例 在所有企业中最小,从1895年后的商办厂数、资本迅速增加 可以看出其发展迅速,D项无法从材料中直接体现。 [答案]    D ---- 幻灯片 74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在辛亥革命前,南通的大达内河轮 船公司、烟台的政记轮船公司,上海的宇绍轮船公司等也是 著名的民族航运企业。这些企业 (     ) A.都得益于中日甲午战争  B.培育了新的政治力量 C.均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  D.是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 上催生了民族企业,但不能说材料中三家企业得益于战争,排 除A项;C项说法没有依据,排除;材料不能表明这些企业是早 期民族企业,排除D项;民族企业的成长,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 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项正确。 [答案]    B ---- 幻灯片 756.(视角拓展)下面是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 图。据此可以看出 (     ) ---- 幻灯片 76A.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政府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重工业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沪宁杭地区轻工业发展优于重工业 [解析]    A项“发展迅速”和B项“政府优先”要通过对比 才能得出,图片没有体现这样的状况,C项在图片中没有体现, 均可排除。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 幻灯片 77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 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 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 作者的观点是 (     ) A.外来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B.中国人不适宜着西装 C.传统服饰仍有生命力  D.中国服饰西方化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作者认为在中西 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的民族服饰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78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叫辜鸿铭 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的东 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 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了  (     )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 幻灯片 79[解析]    从题干中的人生经历描述看,体现了近代社会生活 习俗的变迁。A项在题干中不能证明,B项中日和睦说法错 误,D项不符合“官在北洋”一句。 [答案]    C ---- 幻灯片 809.(视角拓展)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 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 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 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 (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 幻灯片 81[解析]    从材料中“四寸斗高跟”“三寸金莲”“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可以看出既受西方影响,也有中国旧的陋习。从人群的分布看,各个阶层都有,所以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8210.(视角拓展、高度提升)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 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 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 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解析]    题干反复强调女子的各种活动,这与古代女子受到 束缚形成鲜明对比;再结合“1913年”的时间界定,可以反映 出辛亥革命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也反映出当时男女平等的趋 势。故选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8311.(视角拓展)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 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 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 、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这 表明 (     )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③购销矛盾 非常突出 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我国实行凭票供应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这是由于 这一时期物资匮乏,与城乡差别没有关系,可排除④,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8412.(视角拓展、高度提升)1890年,一位小吏在谈到火车时,发 出这样的感慨:“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 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此论调 (     ) A.说明当时人们易于接受新生事物 B.不赞成在中国发展交通事业 C.说明交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D.看到了发展交通事业的益处 ---- 幻灯片 85物抵触性很强,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C项与材料无关; 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出这位小吏已经看到了火车“利于民生”。 小吏个人不代表当时的人们,事实上当时的人们对新事 ---- 幻灯片 86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商企业的极大刺激下,中国经济领域又掀起了巨 浪。一些官僚、地主、商人等,开始将投资的眼光放到了外 国人和他们的机器身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的经济形态 兴起了,比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非常著名的。 ——《山西政报》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 幻灯片 87——陈曦《论甲午战后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三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 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 革无术,失败接踵。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表现在以鞭炮业、刺绣业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行业开始向 工场手工业发展。另外,与传统手工行业没有渊源关系的新式资本主义手工业如玻璃制造业、文具制造业等也不断涌 现。 ---- 幻灯片 88(2)出现材料二中现象的原因有哪些?(8分) (3)材料三表明的主要现象是什么?由此我们能够得到什么 结论?(6分) [答案]    (1)“新的经济形态”:机器大生产的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3分) 特点: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3分) (2)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扩大了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 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清 政府为了扩大税收,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方针 ---- 幻灯片 89(3)主要现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但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资 本主义发展再次受到打击。(3分) 结论:要想发展经济必须首先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 (3分,言之有理即可) ---- 幻灯片 9014.(高度提升、能力综合)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 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 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 幻灯片 91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 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 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 幻灯片 92(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 么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6分) (3)在材料三中,从图1到图2,从图3到图4,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12分) ---- 幻灯片 93[答案]    (1)严格的等级制度。(2分) (2)主张易服。(2分) 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 (4分)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 多彩。(6分) 精神追求:从图1到图2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 立,从图3到图4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6分) ---- 幻灯片 94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 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 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 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段材 料说明了在近代中国(     ) A.列强商品输出靠中国商人经营 B.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D.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 幻灯片 95[解析]    根据题干中“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 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等信息分析,中国商人利用自己的优 势在外商与市场之间形成了利益共生体。A项不符合材料 中英国官员的说法,C、D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 幻灯片 96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 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 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 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 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 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 幻灯片 97[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日本明治维新是 从思想解放、政治改革、经济工业化领域依次展开,而中国 改革是从经济领域的洋务运动到政治领域的戊戌变法再到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跟日本正好相反。所以此题正确选 项是A项。 [答案]    A ---- 幻灯片 983.(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 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 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 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对这 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近代化 B.烟台开埠促使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开埠通商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外国殖民势力作用的结果 ---- 幻灯片 99[解析]    烟台开埠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开埠后, 由于草帽辫的大量出口,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商品 化程度大大增强,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故 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 幻灯片 100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剑桥中华民国史》:“在中国 ……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 马力,新一代的企业家就已经出现……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 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 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据材料可知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辛亥革命后 B.军人革命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 D.“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 ---- 幻灯片 101[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 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和所学史实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资本 输出和商品输出,而一战结束以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很快陷入困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    D ---- 幻灯片 1025.(基础再现)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 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 多。这一现象表明 (     )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 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而大量内迁 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 ---- 幻灯片 103[解析]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 空前残酷的打击,许多企业被迫迁到内地,材料中重庆地区工厂数量大为增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出现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104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窃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 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驿 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由此我 们可推论 (     ) A.西方战胜中国主要在有电报 B.通讯不便是中国落后的主因 C.中国首个电报必定用于军事 D.论者可能主张学习西方之技 [解析]    A、C两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B项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    D ---- 幻灯片 105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931年11月1日,上海大东南烟草公 司借“万宝山事件”在《申报》上做了一整版广告:“热血同胞不可不知万宝山事件,爱国男儿不可不吸万宝山香烟。”对材料信息最完整、准确的理解是 (     ) A.广告将商业信息与时政相结合 B.当时中国男儿充满着爱国热情 C.当时中国面临严重的亡国危险 D.报纸借商家广告刊登国家大事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上海大东南烟草公司借‘万宝山事件’在《申报》上做了一整版广告”可知,商家将自己的商品信息与当时的政治事件结合起来。 [答案]    A ---- 幻灯片 1068.(视角拓展)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 广告。对民国时期国产欧式女鞋流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 是 (     ) ---- 幻灯片 107C.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中普遍确立 D.“抵制洋货、倡用国货”运动的推动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A、B、D三项说法正确,正是这些因 素影响下,民国时期中国妇女的穿着有了很大变化和进步。 C项“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中普遍确立”说法太绝对,与事 实不符。 [答案]    C 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 幻灯片 108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20世纪初,中国官办报纸虽一时称 盛,但民办报纸更在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官办报纸,达150 种之多。同时期的杂志业,仅上海就有杂志46种,在东京中国 人办的杂志也有34种。这反映出 (     ) A.中国新闻媒体完全可以自由地传播舆论 B.近代民众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留学教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业发展 D.新闻媒体的普及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 幻灯片 109[解析]    当时中国新闻媒体未完全获得自由舆论的权利,还 是受到政府的限制,故A项不正确;当时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 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可排除B项;当时东京是中国留学的重 要地,在东京中国人办的杂志与留学生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 当时新闻媒体的发展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故D项可排除。 [答案]    C ---- 幻灯片 11010.(视角拓展)《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1904年在芜湖创办, 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 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 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 响主要有 (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启迪民众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开阔民众视野、引导民众关注国事、启迪民众,解 放思想、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都是近代报刊的影响,故选D 项。 [答案]    D ---- 幻灯片 11111.(视角拓展)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 “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 化表明 (     )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这反映了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本题选D项,其他三项说法本身都有错误,稍加分析即可排除。 [答案]    D ---- 幻灯片 11212.(视角拓展、高度提升)前一时期,某调查公司对用户选择 网购的原因做了一个调查。由调查结果图可知,信息技术所 推动的网购等新消费形式 (     ) ---- 幻灯片 113A.利润高 B.属于基础性产业 C.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解析]    A、B、D三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由材料可知,网 络购物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故选C项。 [答案]    C ---- 幻灯片 114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 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而效行于中国……天津 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朱其昂,字云甫,江苏宝山人)购来磨 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 磨坊”。事系创举,尚未通行。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 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 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闻将续造二 座,设肆于天津孔道云。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 幻灯片 115材料二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 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 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 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为御侮计,而 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一卷,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 幻灯片 116材料三 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倾销,麦产不 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 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 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 时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荣家企业史料》上册 (1)结合材料一,说明贻来牟机器磨坊在创办和经营上有什么 特点。(6分)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 知识指出其背景和内容。(8分) ---- 幻灯片 117[答案]    (1)从西方引进机器生产,采用雇佣劳动,获取了丰厚 的利润。(6分) (2)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2分) 内容:工业化是富民强国的原因;不同意当时“商务立国”的 看法,强调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实业既是救 贫致富之术,也是富国御侮之道。(6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民族工业由盛而衰的原因。民族工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6分) ---- 幻灯片 118遥遥无期,运费增加,面粉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制约了面 粉业的发展。(4分) 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脆弱性及其发展环境的恶劣。 (2分) (3)原因:一战结束后,外国面粉恢复生产,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造成中国面粉销路不畅;国内战祸不断,利率加重,铁路推广 ---- 幻灯片 11914.(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河北、浙江、广东、江苏、福建、江西、 湖北等地,在这一年(1904年)间,都陆陆续续设置了阅报社 ……这些阅报社很多都设在寺庙等人来人往的公共场合…… 另外茶馆也往往陈列各种报纸供人观阅,或者就根本改成阅 报处……许多阅报处附设半日学堂,教人识字。1905年成立 的北京西城阅报社成立之初的报刊有:《中国白话报》十六 册……《湖南俗话报》《新白话》《童子世界》《启蒙画 报》以及京津等处各报。天津邓善沽镇的士绅到附近大小 各村遍贴白话报。北京市第五高等小学教员常静仁,开了一 ---- 幻灯片 120间朝阳阅报社……河北新河县的高魁斗,家境小康,但有感于 时局危艰,乃节衣缩食,在城内设立了一间阅报社……直隶房 山县县令毕承缃联合地方士绅组织了一所官绅合立阅报处 ……北京一照相馆老板王子贞就地经营阅报社。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 材料二 大抵开通民智之难,莫难于使之自愿。故强迫不可 也,劝导无效也。使之自愿之道,殊无过于广设阅报社。 ——《大公报》(1910年4月2日) ---- 幻灯片 121材料三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 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 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 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 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 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 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 际接轨。 ——《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阐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阅报社的特点。(8分) ---- 幻灯片 122(2)依据材料二,简析阅报社的历史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外国人的在华办报活 动。(10分) [答案]    (1)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主要设在人流密集的 公共场所,报刊主要是白话报和通俗读物,开设阅报社的人群 有知识分子、平民、官员、士绅和商人等。(8分) (2)历史作用:阅报社在启蒙下层民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分) ---- 幻灯片 123(3)评价:总体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表现:为武力侵华,提供了情报;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 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客观上具有历史进步性: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外报的出现刺激了国人的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10分,言之成理即可)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