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16课 抗日战争
----
幻灯片 2读一读、想一想:根据材料指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为什么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情景再现: 2005年10月17日,当中国人民都沉浸在欢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喜庆气氛中的时候,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当日上午再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对这种肆意伤害受害国人民感情和尊严、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错误行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强烈愤慨,并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
----
幻灯片 3知识结构
抗日战争
1、日军的滔天罪行
2、中华民族的抗战
3、抗日战争的胜利
不断扩大侵略战争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局部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
幻灯片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罪行一: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
幻灯片 5暴行之一:屠杀中国人
----
幻灯片 6日军开设的慰安所的管理规定
日军在上海开设的慰安所
暴行之二
蹂躏妇女—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
幻灯片 7
上图是2003年被日本遗留在齐齐哈尔的化学武器——芥子气中毒致死的河南民工李贵珍
暴行之三
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在二十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
幻灯片 8罪行三:血腥的殖民统治
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扶植傀儡政权,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
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
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措施
----
幻灯片 9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中国军民的艰苦抗战
抗日战争的特点:
是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从局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幻灯片 10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第一阶段(局部抗战):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
中国共产党 东北军民 国民党爱国将士 工学商社会各界
国民政府
抗日救亡
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反映
----
幻灯片 11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
推动因素:
主导作用:
转 折 点:
实现标志: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
幻灯片 12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枣宜会战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
武汉会战
反扫荡斗争
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
敌后战场(共产党)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成立陕甘宁边区
各种形式的游击战
蒙古抗日游击队
回民支队
平型关
台儿庄
----
幻灯片 13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政治基础
群众基础
军事斗争
抗战效果
没有建立统一战线
关内外社会各界
爱国军民的自发斗争
国共合作
未能阻挡日寇的侵略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础
----
幻灯片 14
----
幻灯片 15各抒己见:谁打败了日本
谜语趣闻: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两个针锋相对的谜底:屈原和苏武。后来,有人读到这则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共工
----
幻灯片 16各抒己见:谁打败了日本
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打败的。
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局部和全民族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消灭的日军最多。
⑵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1945年,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再也无力发动大战役。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配合;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
幻灯片 17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⑴斗争规模和水平: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长达近14年,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水平最高:
国共合作共同领导、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
⑵斗争结果: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
⑶斗争影响: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A 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割地、赔款、出让主权的屈辱历史;
B 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台湾等) ;
C 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D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增加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E 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
幻灯片 18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胡锦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幻灯片 1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