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单元引言分析: 引言用生动而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二战后世界主要局部战争所涉及的地理范围: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到伊朗高原的波斯古城,从越南的沼泽丛林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油田。冷战中局部热战此起彼伏;冷战后,战争烽火也并未止息。一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写到这一单元,留给热爱和平的人们是更深刻的思考。 ---- 幻灯片 2单元引言提出了如下问题: 1、为什么热爱和平的人们竭力避免战争的努力没能阻止这一系列的局部战争? 2、是谁在台前幕后操纵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 3、比起一战和二战来,这些局部战争规模不大,但是新的特点层出不穷,足以载入战争史册。那么,这些局部战争有哪些特点? 4、战争虽然发生在某些局部地区,但是影响却往往扩展到更大的区域,甚至全世界都因为这些战争而不得安宁。它们究竟有何影响? …… 引言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浓厚兴趣进入到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以之前学过的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为基础,注意发掘本阶段的局部战争与以前历次战争的关系,以便有联系地、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 ---- 幻灯片 3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几种类型 代表性战争 1.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世界长期热点: 中东战争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局部战争: 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 4.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 ---- 幻灯片 4对战争的兴趣和对战争的反思 (1)激发兴趣三个重要因素:武器、战略、细节 例1:由学生策划军事图片展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战争的背景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朝鲜:我们的第一次失败》贝文·亚历山大(美) ---- 幻灯片 7北朝鲜 南朝鲜(韩国) ---- 幻灯片 8战争的过程 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 战争扩大:“联合国军”的干涉;      仁川登陆 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五大战役 第二阶段:边谈边打、           打打停停 ---- 幻灯片 9战争的影响  对朝鲜半岛:加剧分裂局面。      对中国: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②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并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③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开展。 对美国: 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对苏联: 对日本:  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军国主义回潮;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改变对日本的削弱政策,进而扶植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基地。 ---- 幻灯片 10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从战争起因看:是“冷战”的产物(美国认为朝鲜内战是苏联扩张的产物,要遏制苏联); 从战争过程看:内战→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在亚洲的发展); 从战争结果看: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势均力敌。 ---- 幻灯片 11---- 幻灯片 12中东地区为何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 幻灯片 13阿拉法特生平    亚西尔·阿拉法特,巴勒斯坦国总统。 1929年8月4日生于耶路撒冷。 1969年当选为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  1984年当选巴解组织的主席。 1989年4月2日,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1991年9月蝉联总统。 1994年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共同获得该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1996年1月,巴自治区举行首次大选,当选为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因病逝世,享年75岁。 他是谁? 导入2: ---- 幻灯片 14 据不完全统计,战后50多年来,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领土纠纷。除此之外,还有宗教和教派的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交通要道的争夺。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化和新矛盾丛生,所以战乱频繁。其中最有突出影响的是阿以冲突。 以上材料选自《当代世界知识200题》 导入3: ---- 幻灯片 15 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 幻灯片 16巴以分治   “英国不迟于1948年8月1日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此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的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0.7%,犹太国面积为1.585万平方千米(其中含9 500平方千米的内格夫沙漠),占总面积58.7%,耶路撒冷(158平方千米)作为“在特殊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 幻灯片 17苏伊士运河战争 ---- 幻灯片 18六日战争  背景: 以色列受到埃及、叙利亚联合的威胁 巴解组织成立,开始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反以斗争 超级大国的卷入 ---- 幻灯片 19    六日战争又称为第三次中东战争,发生在以色列国和以埃及、叙利亚为主的与以色列相邻的阿拉伯国家之间,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从6月5日开始,共进行了6天,结果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一边倒结局的战争之一。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1967年11月22日,联合国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六日战争后占领的它国领土,也要求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独立与安全。这个决议是解决阿以冲突的纲领和蓝图,但是巴勒斯坦人继续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组织和训练反以活动,以色列也借口不撤出西岸占领地,双方形成多年僵局。 ---- 幻灯片 20 炎炎烈焰狂舞飞腾,几头仓惶无助的骆驼,正试图逃离这人间地狱…… 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一幕惨剧? 这是美国新闻记者史蒂夫·麦克卡瑞拍摄的作品,发表在1991年8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 幻灯片 21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借口它在战争中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生命阻挡了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保护了科威特和其它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安全,要求科威特一笔勾销伊欠科的约150亿美元的债务,科威特没有同意。 与此同时,伊拉克要求科威特重订边界,割让其在海湾北部的布比延和沃尔拜两个岛屿,遭到科威特的拒绝。 伊拉克还指责科威特和阿联酋超过欧佩克规定的配额出售石油,使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疲软,从而使伊拉克损失140亿美元的收入。伊拉克又指责科威特“偷采”跨越两国边界的鲁迈拉油田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并要求如数赔偿。 科威特发表声明,拒绝伊拉克的“暴力、威胁和讹诈政策”。双方谈判不成,伊拉克则大动干戈。 【历史资料】伊拉克之无理要求 ---- 幻灯片 2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入侵科威特伊军坦克 伊 拉 克 占 领 军 流亡的科威特王室 ---- 幻灯片 231.联合国:要求伊拉克撤军(第678号决议) 2.中国:反对伊拉克侵略行径,也反对他 国军事干预。 3.美国:组成多国部队阻止伊拉克(原因) 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 ---- 幻灯片 24 材料一:据统计,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世界探明总储量的66%,美国从此地进口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总消耗比重为11%。 材料二:美国总统老布什说“如果世界富饶的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都将蒙受损失!” ---- 幻灯片 251.“沙漠盾牌”行动 2.“沙漠风暴”行动(空中战役为主) ①多国部队军事行动 ②伊拉克的对抗 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点燃科威特油井 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3.“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战役为主) ①战况:三路进攻(东、西、中) ②结果: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 幻灯片 26----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空中突击与地面进攻结合,创造出机动战的又一新模式--空地一体战。 ---- 幻灯片 29 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特点: ---- 幻灯片 30 海湾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大量运用,引起作战方式方法上一系列深刻变化。 二、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非对称作战日益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模式。 四、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 五、战争消耗越来越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 ---- 幻灯片 31 影响: ◆ 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 ◆ 对伊拉克的破坏和制裁 ◆ 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1.对中东的影响: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2. 对美国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 3. 对世界的影响: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幻灯片 321、战争的原因:利益冲突与文明冲突 “文明的冲突在今后将愈来愈重要。世界将很大程度上由七八种主要文明群体(西方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非洲文明)的相互作用而演变”。“当前的冲突核心将是西方与儒教-伊斯兰文明之间的矛盾。”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幻灯片 33 “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普遍文明的一统天下,而是一个不同文明集团共存的世界。因此,每一种文明都要学会与其它文明共存。”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幻灯片 342、战争的胜负:武器还是人民? 没有人在是否需要加强战争的科技含量这一问题上争论。 没有人否认一个主权国家需要用最精良的武器来装备国家的军队。没有人无视先进的武器和尖端的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55年,而朝鲜战争也结束了整整47年。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每一天都在发展与进步,而后来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显示出人类科学技术的每一点发展与进步都已被用于战争。 这里,人们不禁要连连发问:在战争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只要世界上依然存在着战争,这个问题就会不断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 幻灯片 35 让太阳升起,让清晨充满光明。 最圣洁的祈祷也无法使我们复生。 生命之火被熄灭的人 血肉之躯被埋入黄土的人, 悲痛的泪水无法将他唤醒, 也无法使他重获生命。 无论什么人, 无论是胜利的欢乐, 还是光荣的赞歌, 都不能使他从黑暗的深渊中 回到世上与我们重逢。 所以,请唱一首和平之歌吧。 不要小声地祈求神灵。 引吭高唱和平之歌 这是我们最应当作的事情。 ---- 幻灯片 36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夺取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为据守这一战略要地,在当时国防部长巴列夫的亲自督导下,以色列沿苏伊士运河岸边,耗巨资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当时以色列国防部长的名字命名,称为“巴列夫防线”。 该防线全部是钢筋水泥结构,厚达几米,工事内部还设有巨大的喷油嘴,一旦埃及坦克、装甲车靠近,即可打开阀门向外喷油,喷出的油被火一点,苏伊士运河岸边立时会成为一片火海。 最令以军骄傲的是在防线工事基部,构筑起的一条沙堤阵地。它与陡峭的运河连成一体,坡度60度以上,平均高度约25米,重点防御地段高60多米,这条号称“沙阵”的防御阵地是以色列人的一大发明。除此之外,巴列夫防线上还有以色列士兵长期把守,真可谓是铜墙铁壁。 例2:埃及攻克“巴列夫防线” ---- 幻灯片 37 埃及人要复仇,就必须要攻克“巴列夫防线”,而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攻克“沙阵”。    埃军起初设想挖洞爆破,但是试验表明根本行不通,因为沙是流动的,很难挖出洞来。埃及工程人员又想出了“以水克沙”的绝妙对策,为此特意从英法两国进口了450台高压水泵,组建了85个工兵分队,建起沙堤,昼夜进行专门训练。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后,埃及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趁着夜色潜渡过河,靠近巴列夫防线,首先用高标号混凝土堵塞了防线上的喷油嘴。85个工兵分队随后渡河,几百台水泵同时开动,就地抽取苏伊士运河水,大功率高压喷水龙头把强劲的水柱喷向沙堤,沙堤随即坍塌。仅仅用了5个小时,埃军就顺利开辟出了60多条通道。接着,浮桥一搭,大批坦克、装甲车隆隆驶过了这号称铜墙铁壁的巴列夫防线。    埃军的作战行动持续不到24小时,仅仅伤亡208人,就彻底摧毁了以军两个旅兵力把守的“巴列夫防线”,使巴列夫连同他的“巴列夫防线”一同成为后人的笑料。 ---- 幻灯片 38 1967年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从6月5日开始,共进行了6天,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一边倒结局的战争之一。 1967年4月,叙利亚的6架米格机在一次突发事件中被以色列打下来,叙利亚向埃及呼吁参战,埃及立即动员十万大军和一千辆坦克,开进西奈半岛的埃以边界地区,战争眼看就要全面爆发。就在埃、叙调兵遣将之际,以色列军队先发制人,6月5日早晨,以色列空军向埃及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埃及的指挥系统猝不及防,几个小时之内,埃及空军几乎全军覆没,总共340架战机被以色列摧毁309架。紧接着以陆军全面出击,占领了原埃及军队控制的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同一天上午十一点,约旦军队向以军开战,反在当天被以军击溃。第二天,以军乘胜追击,占领圣城耶路撒冷。第三天,约旦军队被以军全部逐出西岸地区。第四天,以军向苏伊士运河区发起进攻,屠杀大批逃跑的埃及士兵。第五天,以色列向叙利亚进攻争夺戈兰高地。到第六天晚上六点半,以军占领了全部戈兰高地。六日战争结束。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 例3:六日战争 ---- 幻灯片 395、随时联系人文自然地理知识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