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17课 缓和与对抗的交替 ---- 幻灯片 2 国际大背景: 西欧、中国、日本崛起,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 ---- 幻灯片 3 欧共体 日本 美国 中国 苏联 第三世界 ---- 幻灯片 4越南战争从1961年至1975年共历时14年,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先后投入250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尖端武器,期间被击落击毁各种飞机7000余架,耗资35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伤30万人以上。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一、美、苏缓和与欧安会的召开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 1、国际背景 ①随着世界上一些新兴力量的发展和壮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两极格局日益受到威胁 ②美国长期推行的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60年代初的侵越战争,投入多达300亿美元,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③苏联综合国力提高,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 ---- 幻灯片 7美国第37任总统(1969-1974) 理查德·尼克松 (1913—1994) 2、尼克松和“尼克松主义”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 幻灯片 8理解“尼克松主义” 原因: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内容:尼克松上台后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1)调整美、欧、日同盟关系,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继续同苏联展开争霸斗争。(3)改善中美关系,积极打开对华关系之门,想由中国制约苏联。(4)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 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反映了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于守势。 ---- 幻灯片 9 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其一是从越南撤军,其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实现了亲自访华的既定目标。 ---- 幻灯片 10尼克松访华(1972) ---- 幻灯片 11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声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担任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比较杜鲁门主义与尼克松对外政策的不同点 ---- 幻灯片 12 比较杜鲁门主义与尼克松对外政策的不同点 1、杜鲁门主义:美国凭借其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杜鲁门主义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确定了战后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进攻战略 2、尼克松主义:70年代初,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已经丧失了独霸的地位,它反映了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于守势。 ---- 幻灯片 13 (1964-1982在位)他执政时期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执政的后期由于改革失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勃列日涅夫 ---- 幻灯片 14美苏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 ---- 幻灯片 153、苏联的对外政策 积极的进攻战略: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 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1973年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他认为,“缓和”为的是“是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是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著《苏联兴亡史》 ---- 幻灯片 164、尼克松访问苏联(1972) ——标志着美、苏关系进入缓和高潮 ---- 幻灯片 17德国问题的解决: l970年初,苏联正式邀请美、英、法谈判西柏林问题。直到1971年9月3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在协定上签字,结束了由33次会议组成的“令人疲惫不堪的外交马拉松”。根据这一协定,苏联和西方国家都作了某种程度的妥协,西方国家不再坚持西柏林是联邦德国的一部分或属联邦德国管辖,苏联则不再坚持西柏林应是民主德国的一部分或被看作一个自由城市。四大国继续维持对柏林的管制。柏林协定的签订使美国有可能支持欧安会。 ---- 幻灯片 185、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赫尔辛基宣言》 1975年7月3日,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和美国、加拿大共35个国家的外长聚会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并于1975年8月1日签署了《最后文件》,即《赫尔辛基宣言》。这缓和了东西欧之间的“冷战”对峙局面。 ---- 幻灯片 19主要内容: “边界的不可侵犯性” “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对二战以后的国家领土政治现实加以确认 促进经济贸易、科技、环境以及人员接触、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 ---- 幻灯片 20 6、苏联出兵阿富汗(1979) ---- 幻灯片 216、苏联出兵阿富汗(1979),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反应强烈 美苏关系紧张 ---- 幻灯片 22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顶点。 ---- 幻灯片 23 苏军的侵略在阿富汗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国内,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高潮,大大小小的游击队遍及全国各地;国际上,苏联也空前孤立,联合国大会在1980年1月即通过提案《要求外国军队立即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1986年,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军撤出阿富汗。据统计,由于侵略阿富汗,苏联军队死亡13833人,负伤49985人,致残6669人,失踪330人,物资消耗超过400亿美元。 ---- 幻灯片 2480年阿富汗击落苏联飞机 ---- 幻灯片 25 苏联 美国 两军对峙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 ---- 幻灯片 26积极进攻 (勃列日涅夫) 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尼克松主义) 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为缩小,军备上赶上了美国 经济增长趋缓; 越战受挫;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目的:保住霸权 在亚洲和非洲扩张;1979年出兵阿富汗 亚太收缩;从越南撤军;72年,尼克松访苏;中美关系正常化;75年,欧安会 ---- 幻灯片 27二、紧张与缓和并存——第三阶段:80年代 1、卡特主义 用武力遏制苏联南下,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1977—1980年任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 卡特主义:任何外部势力想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利坚合众国切身利益的侵犯,对这种侵犯,将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予以击退。 ---- 幻灯片 282、里根“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 (1981-1988) 1981-1988年 ---- 幻灯片 29 里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里根1986年对外政策咨文 根 ---- 幻灯片 30 ---- 幻灯片 31(1)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2)1983年,“战略防御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SDI),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既大大提高核威慑力量,又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美国于80年代中提出这一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苏联经济则陷入困境,美国企图乘机击垮苏联,夺取世界霸权。 2、里根“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 ---- 幻灯片 323、苏联的对外政策——转攻为守 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提出“新思维”理论,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寻求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缓和。 ---- 幻灯片 331987年美苏首脑在中程导弹条约签字仪式上 4、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第二次缓和” 有限缓和时期 ---- 幻灯片 34美苏首脑签署《中程导弹条约》后相互祝贺 ---- 幻灯片 35第三阶段: 8 0 年 代 美国 苏联 全面收缩 ---- 幻灯片 36---- 幻灯片 37苏 联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耳其 西 班 牙 希腊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苏联控制东欧卫星国 ---- 幻灯片 38三、“冷战”的结束 1、东欧剧变概况 波兰是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除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外, 其他东欧国家都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 幻灯片 39 ---- 幻灯片 40 ---- 幻灯片 41---- 幻灯片 42---- 幻灯片 43---- 幻灯片 44---- 幻灯片 45---- 幻灯片 46---- 幻灯片 47一对被柏林墙隔绝三十年的孪生兄弟终于见面。 哥哥彼得回忆见面时的激动的心情: 我心中大叫,朝我走来的那个男人不就是我天天在镜子里看到的人吗?! ---- 幻灯片 48      柏林墙一段 1、德国分裂的标志; 2、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3、1961年建造; 4、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柏林墙大事记 ---- 幻灯片 491989年被称为“东欧年” 德国重新统一,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 ---- 幻灯片 50历史原因: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 内部原因 经济原因: 外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与蜕变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东欧剧变的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各国没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政治原因: 执政党与政府威信低,脱离群众 苏联因素: 西方因素: 知识拓展 ---- 幻灯片 51 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了全面改革。前两年主要是经济改 革,但没有取得成效;1987年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指导思想: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影响:这次改革导致苏共的分裂和苏共法定领导地位的丧失。与此同时,东欧发生剧变。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幻灯片 52---- 幻灯片 533、“八一九”事件 起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 影响:苏共分崩离析,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 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 ---- 幻灯片 54---- 幻灯片 55---- 幻灯片 56叶利钦 ---- 幻灯片 57---- 幻灯片 58---- 幻灯片 594、1991.12.21,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解体 ---- 幻灯片 60---- 幻灯片 61---- 幻灯片 62 ---- 幻灯片 63内部原因 直接原因: 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和长 期政策上的错误 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5、苏联解体的原因 ---- 幻灯片 64 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表明战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影响 ---- 幻灯片 65---- 幻灯片 66---- 幻灯片 67知识结构表格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美攻苏守) 苏联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美国孤立中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苏攻美守 中美关系正常化 苏中边境武装冲突 美攻苏守 美国对苏采取强硬政策。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美中关系缓慢发展 苏在欧洲 “缓和” ,在亚非扩张。美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 幻灯片 68赫鲁晓夫、肯尼迪 两手政策 平起平坐共同主宰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优势在美 尼克松主义 积极进攻 苏攻美守 优势在苏 戈 尔巴乔夫 里根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全球收缩 “新思维” 美攻苏守 优势在美 ---- 幻灯片 69苏联的mx导弹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