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 幻灯片 2 明清: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时期 (1368年——1636年——1840年) ---- 幻灯片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走向极端):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清朝——中央设军机处; 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另一方面,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相比,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儒家传统思想遭到批判,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发展);但传统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传统科技依然领先,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继而转为停滞;出现西学东渐,但未产生近代科学 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艺术主流 农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棉纺织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清朝出现粉彩瓷器 商业:出现会馆、商帮;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都市的商业区相当繁荣;大批新兴城镇出现 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影响) ---- 幻灯片 4明清文明考纲要求掌握 政治: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影响 经济:(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原因、表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海禁”政策(含义、实施情况、影响) 思想文化:(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特点、评价) (2)明清小说兴盛原因、表现及反映的时代特征 (3)京剧的产生和发展、地位 ---- 幻灯片 5中外联系比较: 16—19世纪40年代前中西社会发展对比(从经济、政治、思想、外交、科技方面比较) 自然经济始终居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渐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先后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加速资本积累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没发展为近代科技 近代科技产生并发展;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 幻灯片 6中国古代文明史总体掌握: 政治文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物质文明:(1)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特点、 古代经济发展趋势 (2)中国古代重要经济政策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精神文明:(1)了解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历程,探寻思想演变规律,正确认识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消极方面及对待儒学的态度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古代科技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6世纪以后,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3)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 幻灯片 7练习提升: 1、《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这句话指的是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 ---- 幻灯片 8 2、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 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 D ---- 幻灯片 9 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C ---- 幻灯片 10 4、从“重农抑商”到“海禁”政策,表明古代中国(    ) A.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B.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 C.无法出现商业繁荣景象 D.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 B ---- 幻灯片 115、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6、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 ( ) 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天命论、生知论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 C ---- 幻灯片 12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吴江县志》记载,该县弘治以前只有三市四镇,万历时增至十市七镇,其中盛泽镇,明初只是五六十户居民的村庄,嘉靖时始为市,万历时已成5万户的大镇。据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五府地区统计,万历时的市镇,人口5万以上者4个,3.5万的1个,1至2万有7个,万人以下比比皆是。……江南的湖丝、丝织品、布匹等等通过走私贸易大量出口。 ——《新编中国通史》第二册 材料二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获得哪些关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历史信息? (1)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迅速兴起;走私贸易出现;商帮、会馆出现,晋商与徽商势力强大;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民间金融机构产生;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 幻灯片 13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山右(注:指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引自《雍正朱批谕旨》 (2)变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观念受到冲击,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倡导“工商皆本”;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风尚发生明显的改变。 不能。原因:从材料四中“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可知雍正帝仍然坚持“农本商末”的传统观念;明清政府不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甚至推行“海禁”和“闭关”政策。 (2)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新变化?能否据此断言当时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为什么? ---- 幻灯片 14 谢谢聆听! ---- 幻灯片 15明朝丞相制度废除后,由于政务繁杂,皇帝精力、才能有限而设立的 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演变而来的 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 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职责是只备顾问而无决策权 西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附: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内阁制的区别 ---- 幻灯片 16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 ---- 幻灯片 17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的演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夏:“家天下”制度 商: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结合 周:宗法制;分封制 形成(秦朝) 发展(汉朝) 加强(宋元) 完善(隋唐) 顶峰(明清)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中外朝制度 刺史制度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度 宋设参知政事 元朝行省制度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专题体系 ---- 幻灯片 18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演变: 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行政;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太尉负责军事,但并枣任命。 ②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作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更将相权一分为三。 ③北宋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分散宰相的权力。 ⑤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六部分掌相权,后又设内阁,但不是法定机构。 ⑥清朝设军机处,强化了皇权,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 疑难突破 ---- 幻灯片 19 (2)趋势: ①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②中央分权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的军机处。 ---- 幻灯片 20 2、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演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②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 ③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④隋唐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⑤北宋派文官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 幻灯片 21 (2)趋势: ①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地方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 ---- 幻灯片 2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4.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修建公共工程。 消极影响:在思想文化的控制、政治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方面,起着消极作用。尤其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社会发展落后于西方。 ---- 幻灯片 23特别提示: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两大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整体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在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占主导。 ---- 幻灯片 24疑难突破 一、对儒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1、儒家思想演变: ---- 幻灯片 25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探寻思想演变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朝 明朝 明清 孔子创立儒学 孟子、荀子继承发展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反封建早期民主思想 儒学创立 蔚然大宗 确立正统 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批判继承 演变规律 思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趋时更新 ---- 幻灯片 26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积极性) (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道德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幻灯片 27 3、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易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 (3)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 4、儒家思想的现代影响: 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5、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 总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又要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落后因素。 ---- 幻灯片 281.我国古代“天下为家”局面的形成,从根本上反映了 A.家庭观念的变化 B.社会组织的进步 C.社会形态的转化 D.定居生活的开始 2.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 A.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 B.“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 C.阶级对立的原因 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A B 巩固提高 ---- 幻灯片 293、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有学生判断右图反映的事物可能出现于秦朝,其依据不包括 A.铜权为秦朝统一衡器时使用 B.半两钱为秦朝统一货币时使用 C.文物上的字体及文字内容 D.铜器制作最早出现于秦朝 答案:D ---- 幻灯片 304、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 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答案:D ---- 幻灯片 31 5、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 《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 ---- 幻灯片 32 6、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B.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C.唐朝能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B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