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政治制度 军事制度 赋税制度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府兵制 募兵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 幻灯片 2 三 省 六 部 制 过程 构成 特点 作用 隋文帝确立 唐太宗明确职权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草拟颁发政令 审核政令 吏、户、礼、兵、刑、工 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监督 形成完整体系,提高效率,加强中央统治力量 相权一分为三,长官品级低,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 幻灯片 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 过程 时期 表现 特点及意义 初步形成 确立 巩固 完善 战国 秦朝 西汉 隋唐 韩非子思想 商鞅变法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中央地方官制行政机构 郡县与封国制并存,刺史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形成完整体系;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 幻灯片 4关于三省六部制 1.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隋炀帝确立,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职责 B.三省的运行机制是:尚书——中书——门下 C.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权力 D.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就大大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 ---- 幻灯片 5 2.唐朝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主要表现 A.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和制约 D.加强了对藩镇的控制,加强了皇权 ---- 幻灯片 6 3、关于三省六部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隋炀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和地方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B.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C.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品级较低.三省下各设六部,分工合作 D.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加强了皇权,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 幻灯片 7 科 举 制 背景 过程 作用 封建经济发展,士族衰落,庶族兴起 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增加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冲破垄断 扩大来源 提高素质 加强集权 ---- 幻灯片 8 自西汉到隋唐时期,中央实行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汉、唐选官制度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变化: 西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德.才 门第族望 才学 中央 中央 地 方 ---- 幻灯片 9两者不同: ①途径不同:前者为自下而上的推荐,后者为中央政府分科考试; ②标准不同:西汉至东汉前期以才能和品德(声望)为标准;东汉后期注重出身门第;唐代以才能(主要是考试成绩)为标准. 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 幻灯片 10关于科举制度 1.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B.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 C.科举制形成始于隋文帝 D.中国古代社会中对血缘关系起到否定的作用 ---- 幻灯片 112.唐朝“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有时甚至“非以辞赋登科者莫得进用”。针对这些史料的正确认识是 ①进士科在科举制度中最为重要 ②非进士者不能担任中央高级官员 ③反映了庶族地主的崛起 ④这种现象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幻灯片 12 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 B.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科举制形成 C.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但有才能的平民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 D.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由中央分散到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 ---- 幻灯片 13 4.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产生的最直接作用是 A.扩大了地主阶级统治的政治基础; B.满足了中小地主阶级参政的愿望; C.完善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地主阶级统治; D.缓和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 幻灯片 145.中国古代社会中对血缘关系起到否定作用的进步制度是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科举制 D.士族制度 6.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选拔人才的标准日趋完善; B.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 C.政府与世家大族争权夺利的斗争; 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幻灯片 15 府 兵 制 基础 特点 过程 影响 均田制 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西魏时实行 隋文帝时改革 唐太宗时调整健全 武则天时府兵地位下降 唐玄宗前期崩溃 农民 国家 ---- 幻灯片 16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 幻灯片 17四.关于府兵制和募兵制 1.关于府兵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府兵制源于西魏,实行军民异籍 B.隋炀帝时将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民” C.唐太宗时,增加军府的数量,三分之一的军府驻守关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 幻灯片 182.关于募兵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开始实行 B.服役期间免征赋役,自备武器,粮食 C.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天宝年间军阀割据势力形成 ---- 幻灯片 19 3.关于府兵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时开创,其特点“兵民合一”,有利于民族融合 B.唐太宗时兵将长期在一起,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C.府兵制得以推行的经济基础是均田制 D.武则天时,府兵制崩溃 ---- 幻灯片 20 4.关于募兵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唐高宗时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 B.“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有利于农业生产 C.有利于消除胡汉分治,促进民族融合 D.到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 幻灯片 21 租 庸 调 制 前提 过程 作用 国家掌握一定土地,实行均田制 北魏 租调制 隋朝 租庸调制(庸有年龄限制) 唐朝 租庸调制(庸无年龄限制) 农民 国家 ---- 幻灯片 22两 税 法 背景 内容 影响 封建经济发展  土地买卖兼并  均田制无法实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标准 时间 资产--户税;田亩--地税 夏季、秋季 ---- 幻灯片 23 概括西汉至唐中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演变 西汉:实行编户制度 北魏:实行租调制 隋和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 唐中期:实行两税法 趋势 1、税种由繁多向单一发展 2、征税标准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按土地财产收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3、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 4、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过渡 ---- 幻灯片 24五.有关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1.有关租庸调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制度始于北魏 B.隋朝以庸代役开始部分实行 C.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D.庸:指在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 幻灯片 252、隋唐实行租庸调制,其中“庸”所起的直接作用是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B.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C.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 D.维护了府兵制与均田制 ---- 幻灯片 263.有关两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宝年间,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行 B.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 C.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D.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 幻灯片 27六、其他 1、下列现象发生在武则天时期的有 A.开始部分推行以物代役制度 B.用高官主持科举成为定制 C.贵族与官僚私自役使府兵 D.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 幻灯片 282.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实施的共同作用是 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C.加强对农民的剥削 D.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发展 3.唐初统治者实施的下列措施中,客观上最能体现战国时期儒家“仁政”主张的是 A.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B.租庸调制 科举制 C.均田制 科举制 D.均田制 租庸调制 ---- 幻灯片 294.隋朝在政治上的主要贡献有 ①统一全国 ②开凿大运河 ③开创三省六部制 ④实行科举制 ⑤管辖台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5.下列制度推行以均田制为基础的是 ①科举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府兵制 ④募兵制⑤租庸调制  ⑥两税法 A.①②③⑤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 幻灯片 306.唐朝实行募兵制和租庸调制的共同作用是 A.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B.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