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第5 章
第
1
节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考向一
考向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幻灯片 41.细胞代谢是细胞中化学反应的总称。
2.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作用的原
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 RNA。
4.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
条件的温和性。
----
幻灯片 55.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
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
酶因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
7.在一定低温下,酶的活性低,但
空间结构稳定,并未失活,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升高。
----
幻灯片 6----
幻灯片 7----
幻灯片 8[自读教材·夯基础]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填空]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①实验原理:
----
幻灯片 9②实验过程和现象:
有气泡产生
较多气泡产生
有大量气泡产生
----
幻灯片 10 2.酶的作用原理和本质[填空或判断]
(1)作用原理:
①活化能:分子从 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
所需要的能量。
②作用机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 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结果: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 条件下快速进行。
常态
活跃状态
活化能
温和
----
幻灯片 11(2)酶的本质: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②酶的作用是催化化学反应。 (√)
③酶都是蛋白质。 (×)
----
幻灯片 12 1.现有一种酶,请设计实验探究其成分是蛋白质还是RNA。
----
幻灯片 13 2.在滴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为什么不能共用一支吸管?
提示:滴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不能共用一支吸管,否则滴加的FeCl3溶液中会含少量肝脏研磨液,而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会使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差别不大,不易对比观察,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幻灯片 14[跟随名师·解疑难]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
----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2.酶的本质和作用原理
(1)酶的本质:
----
幻灯片 17 (2)酶的作用机理:
酶和其他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分析如下:
①图中ac和bc段分别表示无催化剂和酶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
②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向上移动。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
[特别提醒] 酶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反应方向和平衡点,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
----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自读教材·夯基础]
1.酶的特性[连线]
----
幻灯片 202.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填空]
过高
过高或过低
最适
----
幻灯片 21 1.如何利用“H2O2溶液、H2O2酶和FeCl3溶液”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提示:在H2O2溶液中加入等量H2O2酶和FeCl3溶液,据气泡产生快慢和多少判断。
2.如何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酶具有专一性?
提示:在淀粉、蔗糖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据是否生成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予以判断。
----
幻灯片 22 3.从蛋白质的结构和特点方面分析,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的条件下,酶为什么会失活?该如何保存酶?
提示:过酸、过碱和高温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应在低温和适宜pH下保存酶。
----
幻灯片 23[跟随名师·解疑难]
1.酶的高效性
(1)机理: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表示曲线: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2.酶的专一性
(1)原因:酶只能催化与其结构互补的底物。
(2)实验验证:
①原理:
----
幻灯片 26②操作程序:
----
幻灯片 27 [特别提醒] 本实验不能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
幻灯片 283.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实验设计思路:
----
幻灯片 29②实验设计程序:
淀粉 淀粉酶
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
淀粉与相应温度的淀粉酶混合
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
幻灯片 30 [特别提醒] 本实验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因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均适宜):
----
幻灯片 31----
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 [例1] (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
幻灯片 34[思路点拨]
----
幻灯片 35 [精讲精析] 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降解。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甲酶没有变化,因此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故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有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故A项正确、B项错误;因为用该种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逐渐降低,所以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项正确;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进而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D项正确。
[答案] B
----
幻灯片 36 (1)不要认为酶都是蛋白质,因为有少部分酶是RNA。
(2)不要认为只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产生酶。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3)不要认为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细胞外和体外都发挥作用。
(4)酶只有催化作用,没有调节功能。
(5)酶不能从食物中获得,只能在生物体内合成。
----
幻灯片 37----
幻灯片 38 [例2] 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 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
----
幻灯片 39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④和⑤的顺序有误
[思路点拨]
----
幻灯片 40 [精讲精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验证酶专一性的方式是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物质的反应,因此淀粉酶的用量在不同实验组应完全相同,不属于自变量,故A错误;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故B正确;由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37℃左右,而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的最适温度50 ℃ ~65℃,在此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故C正确;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 后,需要在 50 ℃ ~65℃温水中水浴加热 10 min,故D正确。
[答案] A
----
幻灯片 41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
中性三组
----
幻灯片 42解析: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反应物的种类。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酸性→中性→碱性多组不同pH的实验组,使实验尽可能精确。
答案:C
----
幻灯片 431.探究酶的化学本质。
2.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3.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
典例剖析
下表是某小组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实验,请依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
幻灯片 44----
幻灯片 45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①________,②________。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_______(高温/冷藏)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
幻灯片 46 [解析] 由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其可观测的指标为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本实验应该有蒸馏水对照、过酸、过碱等三组实验,并且应该是自变量处理在前进行。由于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因此结果要分有、无影响这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过氧化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改变结构和功能。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低。
----
幻灯片 47 [答案]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改进方案:①实验步骤1、4互换 ②再增加丙试管,在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步骤中换为加入1 mL蒸馏水,其他步骤与修正后的步骤相同 实验结果及结论:①甲、乙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 ②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 (3)冷藏 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高温处理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而低温冷藏蛋白质不会使其失活 (4)低(或弱)
----
幻灯片 48归纳拓展
----
幻灯片 49----
幻灯片 50----
幻灯片 51
----
幻灯片 52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