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幻灯片 2  综合分析近几年各地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本章有以下高考命题规律。    1.命题内容:   (1)神经调节:兴奋的产生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2)体液调节: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以及相互关系;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   (3)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点的比较。 ---- 幻灯片 3  2.命题形式:广东高考每年均对本章进行了命题;试题呈现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两者都是常见的考查形式;简答题中进行实验设计或探究将是一种趋势。   3.命题思路:   本章内容在考纲中的要求比较高,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也是压轴内容之一。   (1)在命题思路上,考查多与其他信息结合出题,如兴奋剂、糖尿病、肠胃炎、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毒等。一旦涉及到某个知识点,细节性问题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2)在高考中容易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切入,命制联系性比较强的综合大题。 ---- 幻灯片 4  4.命题趋势:   近几年高考试题,本章知识常结合图表题以考查知识掌握、理解能力及信息获取能力。   (1)神经调节:以反射弧模式图、突触结构模式图、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模式图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   (2)体液调节:分析生物模型、曲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等问题,综合考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体液调节的过程成为高考的热点。   (3)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是考查频率比较高的考点;本部分的知识考查很可能都集中在免疫的概念、类型以及机理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幻灯片 5  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本章的复习备考策略如下。   1.知识方面:   (1)神经调节:补充细胞内外Na+、K+浓度的差异,以及钠离子通道等知识;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进行列表比较,准确把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以及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 ---- 幻灯片 6 (2)体液调节:掌握调节过程图,对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  (3)免疫调节:涉及大量知识点,从基本概念入手,默写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进行分层整理,或者形成概念图来进行记忆。   2.能力方面:高考生物试题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和再现上,并考查利用已有知识分析信息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幻灯片 7---- 幻灯片 8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途径。反射弧的结构组成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 ---- 幻灯片 9  3.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纤维等相关概念   (1)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 幻灯片 10---- 幻灯片 11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突触、突触结构  ①轴突    ②线粒体   ③突触小泡 ④突触前膜  ⑤突触间隙  ⑥突触后膜 A.突触小体     B.树突或细胞体 ---- 幻灯片 12  2.兴奋传递过程: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神经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3.传递的方向:具有单向性。 ---- 幻灯片 13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脊髓主要包含低级神经中枢,脑包含一些高级神经中枢。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要受脑中高级中枢的调控。   2.人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考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区包括四个,分别是W区、S区、H区、V区。 ---- 幻灯片 14  1.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幻灯片 15  a.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将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  b.当人吃梅时,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c.吃过梅的人,只要看到或谈到梅时也会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 幻灯片 162.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 幻灯片 17  a.反射弧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 b.一个完整的反射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   c.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个树突,但有且只有一个轴突。 ---- 幻灯片 18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   A.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   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   D.剪去牛蛙的脑 ---- 幻灯片 19   脊髓是曲腿反射的中枢,不应该被破坏。该实验是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的必要环节,则感受器应为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即感受器的有无,破坏牛蛙的脊髓无论有无感受器都不会发生曲腿反射。 B ---- 幻灯片 20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的传导 (1)产生机理 ---- 幻灯片 21(2)兴奋的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具有双向性。 (4)膜内外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 ---- 幻灯片 22(5)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①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 幻灯片 23  ②解读:a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 幻灯片 24  2.突触小体和突触的概念;突触结构的组成    (1) 突触小体是指神经元轴突的多级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或者球状的部分。   (2) 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一般指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的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 ---- 幻灯片 25 神经冲动在不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单向进行,由轴突→体细胞→树突,轴突→树突→细胞体。由树突→细胞体→轴突是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   (3)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 幻灯片 26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过程 ---- 幻灯片 27  (2)信号类型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传递特点:单向性,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神经递质本身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细胞。 ---- 幻灯片 284.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 (1)电位测量 ---- 幻灯片 29  ①图甲测静息电位,电流表一极连接外侧,一极连接内侧,电流表偏转一次。   ②图乙测兴奋电位,电流表两极都连接外侧或者内侧,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 幻灯片 30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偏转。   (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 幻灯片 31  ①刺激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a点不兴奋, d点兴奋,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 ---- 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  A.与感受器相连的部位是A和C,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   D.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 ---- 幻灯片 34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由树突分枝组成,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并产生兴奋,所以A和C与感受器相连。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同时h、d、g、c都会有电位变化。 A ---- 幻灯片 35  1.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1)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并不是一个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某一生理活动的神经细胞群。   (2)一般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中枢和排尿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 ---- 幻灯片 36  2.各个神经中枢所调控的生理功能   (1)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所以脊髓与人类的运动密切相关。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所以小脑与人体的运动平衡密切相关。   (3)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神经中枢,如呼吸中枢,所以脑干受损人体不能维持生命。 ---- 幻灯片 373.各种言语区功能的障碍 ---- 幻灯片 38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 幻灯片 39    “作答试题”行为的中枢一定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区,作答试题主要是看字、写字而非听、说,所以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是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和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而下丘脑是调控内脏活动(植物性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也是人体对内外刺激发生情绪性反应的高级调节部位。 D ---- 幻灯片 40---- 幻灯片 41  一、激素调节的含义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 ---- 幻灯片 42  2.激素调节: 指由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 幻灯片 43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   1.血糖平衡的调节 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及血糖来源和去向 ---- 幻灯片 44  ①食物中的糖类  ②肝糖原  ③糖原  ④脂肪、某些氨基酸   (2)胰岛素由 胰岛B 细胞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 降低 。此外,胰岛素还能够抑制 肝糖原 的分解和 非糖物质 转化为葡萄糖。   (3)胰高血糖素由 胰岛A细胞 分泌,促进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 ---- 幻灯片 45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 垂体   ③ 甲状腺          ④ 甲状腺激素    3.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 幻灯片 46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   1. 微量和高效 。   2.通过 体液 运输。    3.作用于 靶器官、靶细胞 。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   1.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 幻灯片 47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体温恒定的调节 (1)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 幻灯片 48(2)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①产热途径:人体安静时以 肝脏 产能为主,运动时以 骨骼肌 产热为主。   ② 散热途径: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2.水盐平衡的调节   (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 幻灯片 49  (2)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 幻灯片 501.激素的化学性质与生理作用 ---- 幻灯片 51---- 幻灯片 52  a.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b.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   c.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d.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器官、细胞,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改变代谢。   e.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 幻灯片 532.常见的几种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 幻灯片 543.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通过血液运输到作用部位,或直接扩散到旁边细胞起作用,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输出到作用部位,如消化腺、汗腺、皮脂腺等。 ---- 幻灯片 55    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做如下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 ---- 幻灯片 56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体内没有甲状腺激素,发育变慢,新陈代谢变慢;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血糖低于正常水平;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在消化道被分解,不能到达内环境,生长发育不正常。 C ---- 幻灯片 57一、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 幻灯片 58  a.血糖平衡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血糖可以转化为肌糖原,但是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   c.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使血糖下降的激素只有胰岛素。 ---- 幻灯片 59 2.糖尿病的病因、防治及检测 (1)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伤,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出现障碍。 (2)病症:“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体重减轻。 (3)尿糖的测定方法 ---- 幻灯片 60---- 幻灯片 61②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判断 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内: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 ---- 幻灯片 62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判断 根据进食后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 幻灯片 63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1.激素分泌过程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 ---- 幻灯片 64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1)促进新陈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 (2)促进生长发育,对骨、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幻灯片 65 a.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 b.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不同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和靶器官不同,具有特异性,但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的细胞。 ---- 幻灯片 66三、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 ---- 幻灯片 67  a.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的结果。产热多,散热多;产热少,散热少;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c.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该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热量的散失。 ---- 幻灯片 68四、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 幻灯片 69 a.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参与,又有激素调节参与。   b.下丘脑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 ---- 幻灯片 70    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 幻灯片 71    进食后血糖浓度先升高,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下降,同时胰高血糖素减少。 C ---- 幻灯片 72---- 幻灯片 73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 ---- 幻灯片 74  二、免疫系统的调节   1.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   ①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 幻灯片 75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过程  ---- 幻灯片 76  ①吞噬细胞   ②B细胞   ③记忆细胞    ④浆细胞    ⑤效应T细胞    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 、 清除。   三、免疫失调疾病   1.防卫过弱: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AIDS)。   2.防卫过度   (1)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幻灯片 77(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 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如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四、免疫学应用   1.疫苗——预防了许多传染病。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 幻灯片 78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 ---- 幻灯片 79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 ---- 幻灯片 80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 幻灯片 81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 ---- 幻灯片 82B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 幻灯片 83---- 幻灯片 84  2.体液免疫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指抗原进入机体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2)反应阶段: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    (3)效应阶段:指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 幻灯片 85  3.细胞免疫包括两个方面   (1)效应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当效应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接触时,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效应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攻击其他靶细胞。 (2)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 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 幻灯片 86  4.二次免疫反应及特点   (1)二次免疫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候,记忆B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即很快地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免疫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 幻灯片 87  a.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b.淋巴因子是T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有加强作用。   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d.细胞免疫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首先也需要吞噬细胞先吞噬、识别和传递;再者,宿主细胞裂解后,释放抗原,被抗体识别发生凝集反应后,也需吞噬细胞来进一步处理。 ---- 幻灯片 88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幻灯片 89(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A、B的名称分别是 、 。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填标号)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 幻灯片 90 (5)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6)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细胞。 (7)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 协调配合的结果。 ---- 幻灯片 91       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失调知识。细菌外毒素作为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后,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而消灭抗原;结核杆菌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寄生于细胞内,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酿脓链球菌作为抗原,当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对自身机体造成伤害,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病;HIV作为抗原,与T细胞结合,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 (1)②③ (2)效应T细胞 抗体 (3)⑤ ⑦ (4)②⑥ (5)自身免疫 (6)T(T淋巴) (7)神经—体液—免疫(缺一不可) ---- 幻灯片 921.常见的免疫失调病 ---- 幻灯片 93  AIDS是HIV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破坏人体第三道特异性免疫防线并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2.过敏反应过程 ---- 幻灯片 94  3.免疫监视功能    (1)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被认为是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2)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而异常时,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死亡。 ---- 幻灯片 95    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充满灰尘,某人进入后立即出现了打喷嚏、全身痛痒等症状,离开老屋不久后症状消失,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机体B细胞首次接触到尘土中的过敏原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抗体   B.该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虽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但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  ---- 幻灯片 96  C.可与尘土中的过敏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浆中,再次遇到相应过敏原时,抗体与过敏原发生反应,引发过敏反应    D.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过敏原 ---- 幻灯片 97      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于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表面和某些血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时,与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中。 C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