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 幻灯片 2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 幻灯片 3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 幻灯片 4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 幻灯片 5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 幻灯片 6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 幻灯片 7返回目录 高考纵览 ---- 幻灯片 8返回目录 1.教学建议 (1)孟德尔遗传定律是解决遗传问题的基础。复习本单元内容时可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入手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去掌握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程序,并理解假说—演绎法的内涵。从应用层面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解答遗传题的常用方法和解题技巧。 使用建议 ---- 幻灯片 9返回目录 (2)减数分裂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基础。在复习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和联系的方法,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等过程,找出异同点,结合图像和曲线加深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复习中还要结合减数分裂和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变异的联系进行知识拓展和综合。 使用建议 ---- 幻灯片 10返回目录 (3)基因在染色体上揭示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时,可以以摩尔根实验为依托,以类比推理法为导向,得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复习中要注意遗传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时也要注意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的结合。并引导学生把解题技巧、解题方法应用到遗传概率的计算、遗传方式的判断上。 2.课时安排:本单元分为4讲,建议用10课时完成,第13、14、15、16讲各用2课时,单元卷、滚动卷和讲评分别用1课时。 使用建议 ---- 幻灯片 11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实验(一)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12返回目录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 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考纲要求 ---- 幻灯片 13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知 识 梳 理 ——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________传粉植物,而且是________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若人工去雄授粉,时间应为开花________(前/后)。 (2)豌豆具有许多__________的性状。 2.人工异花传粉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返回目录 自花 闭花 前 易于区分 去雄 套袋 人工授粉 套袋 ---- 幻灯片 14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过程 结果:F1全部表现为________。 F2发生了________,其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 导思: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请翻阅教材必修2 P4“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返回目录 高茎 性状分离 高茎∶矮茎=3∶1 ---- 幻灯片 15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1.解释 返回目录 遗传因子 成对 遗传因子 随机结合 成对的遗传因子 ---- 幻灯片 16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由此可见,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________。 2.验证——________法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期结果:Dd×dd→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F1高茎×矮茎=高∶矮=30∶34≈1∶1。 结论: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返回目录 高∶矮=3∶1 1∶2∶1 测交 验证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 Dd∶dd=1∶1 Dd 分离 ---- 幻灯片 17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三、分离定律的实质 1.时间: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的________期。 2.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___________的遗传因子_______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返回目录 一 后 同一性状 成对 配子 分离 ---- 幻灯片 18—— 网 络 构 建 ——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19—— 基 础 自 测 ——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2012·课标全国卷] 毛色异常的雄鼠与同一窝的多只毛色正常的雌鼠交配,后代均为正常鼠,说明正常鼠为显性,且毛色正常雌鼠全部为纯合子。(  ) √ [解析] 该雄鼠与雌鼠交配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说明毛色正常为显性性状,由于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所以这些毛色正常雌鼠应该为纯合子。 2.[2012·江苏卷]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解析] 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相同。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03.[2012·江苏卷]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 [解析]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全部成活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 4.[2011·海南卷] 若烟草的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得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则可支持孟德尔遗传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  ) √ [解析] 融合遗传方式的核心是双亲的遗传物质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开,所以F2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15.[2010·浙江卷] 欲检验某抗螟水稻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或测交。(  ) × [解析] 水稻为自花受粉,所以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可令其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如后代全部为抗螟个体,则为纯合子。此法最为简便。而测交也可以,但需要去雄、人工授粉等操作,较为繁琐。 6.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 [解析] 豌豆为闭花自花受粉,所以应该在花未开放前进行去雄、套袋,待花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2► 考点一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1.性状、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 (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2)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与短毛。注意从“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三个方面了解。 (3)性状分离: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注意从“杂种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两个方面去理解。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3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图解: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的A和A就是相同基因。由相同基因组成的个体称为纯合子。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图5­13­1 ---- 幻灯片 24(2)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就是等位基因。含等位基因的个体称为杂合子。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方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的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的A和b,其遗传方式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提醒:在一个群体内,同源染色体的某个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有2个以上时,就称作复等位基因。如人类的 ABO血型是由“i、IA、IB”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53.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较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6提醒:利用自交还是测交来检验是否是纯合子: (1)理论基础:区分杂合子和纯合子,关键是掌握一条原则: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 (2)不同生物的不同检测方法:①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但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②植物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74.基因型与表现型 (1)概念: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85.自交与自由交配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雌雄个体间进行随机交配,即:AA×AA、Aa×Aa、aa×aa、AA♀×Aa♂、AA♂×Aa♀等随机组合。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29例1 [2012·大庆模拟]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0[答案]C  [解析]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故A项错误;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故B项错误;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狗的长毛与短毛是相对性状,卷毛与直毛是相对性状,故D项错误;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C项正确。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1[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解答本题需掌握并准确辨析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理解纯合子的关键是明确纯合子是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理解性状分离时要强调:表现型相同的杂种个体交配,且交配结果是显性和隐性两个性状都要出现。根据下图可以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2变式题 [2013·江南十校模拟]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3[答案]B  [解析] 豌豆自然状态下为自花授粉,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均为隐性个体。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隐性个体既可能自交,也可能与间行种植的显性个体杂交,隐性个体上所产生的F1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4►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与细胞基础 1.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出问题:为什么F2中总是出现3∶1的比例? 假说解释:提出遗传因子控制相对性状等观点。 演绎推理:F1为杂合子,其测交后代为1∶1。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演绎推理。 总结规律:通过实验验证,假说成立。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5严格的假说—演绎过程,再加上合适的材料和科学的方法,奠定了孟德尔成功的基础。 2.实质及细胞基础 (1)实质内容: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6(2)细胞基础——F1产生配子的过程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图5­13­2 ---- 幻灯片 37(3)适用范围:以染色体为载体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4)基因分离定律适用条件: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的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的无性生殖及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分离定律。且满足以下条件: 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⑤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8例2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②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④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39[答案]B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在杂交时需严格“去雄”“套袋”,进行人工授粉,①错误;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假设,即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②正确;孟德尔对自己的解释所进行的演绎是: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测交会出现“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代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于1∶1”的结果,③正确;然后通过测交法对假设演绎过程进行验证,即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④错误。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0[点评] 本题考查对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推理和验证的具体内容,并能准确进行辨析。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1变式题 [2013·安徽模拟] 豌豆的圆粒对皱粒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圆粒和皱粒豌豆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 A.1∶0或1∶1 B.1∶1或1∶2∶1 C.1∶2∶1或3∶1 D.1∶0或3∶1 [答案]A  [解析] 圆粒豌豆有两种基因型:AA或Aa,与皱粒豌豆杂交,可能有两种情况。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2► 考点三 显隐性的判断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 1.一对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3(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则为显性遗传病。 (4)显隐性判断的杂交实验的设计方案 ①定义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亲本为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②杂交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令与亲代具有相同性状的子代回交,回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回交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4提醒:鉴定显隐性关系不能采用测交法,因为测交法是用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前提是已知隐性性状,否则无法选择隐性纯合子。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52.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概率 (1)DD×DD→DD (2)dd×dd→dd (3)DD×dd→Dd (4)Dd×dd→Dd∶dd=1∶1(测交;显∶隐=1∶1) (5)Dd×Dd→DD∶Dd∶dd=1∶2∶1(自交;显∶隐=3∶1) (6)DD×Dd→DD∶Dd=1∶1(全显)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63.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1)基因填充法 ①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不能确定的基因用“_”表示(如显性个体的基因型用A_表示)→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 ②若亲代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能是aa。 (2)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亲代基因型中必定含有一个隐性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7(3)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直接判断(用基因B、b表示)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48例3 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图5­13­3 ---- 幻灯片 49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结果分析,水稻有无香味的性状是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其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香味基因是________性基因。 (2)F2中无香味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理论上这些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表现型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 (3)在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________株。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0[答案](1)一 基因的分离 F2出现性状分离且无香味与有香味的比例约为3∶1 隐  (2)BB、Bb(用其他字母表示基因也可) 2 5∶1  (3)128 [解析] (1)由题知,有香味“粤丰B”和无香味“320B”杂交后代均是无香味个体,其自交后代F2出现性状分离,且无香味与有香味的比例约为3∶1,因而确定水稻有无香味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有香味基因是隐性基因。(2)无香味为显性性状,所以F2中无香味个体基因型为BB和Bb,比例为1∶2,其全部自交,2/3Bb自交后代中,产生有香味个体bb比例为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12/3×1/4=1/6,其余为无香味。(3)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F2无香味植株中所结种子中既有有香味也有无香味的有128株,故可知杂合子有128株。 [点评] 亲子代基因型推断的方法 ①常见比例法:利用教材中孟德尔经典实验的结果直接推出后代的基因型。如Dd×Dd,是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的F1自交实验,结果应是DD∶Dd∶dd=1∶2∶1。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2②棋盘法:一般用于随机交配时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先计算出产生含有显、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概率,然后使配子自由结合。如Dd×Dd可表示如下: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3③配子连线法:利用产生的配子交叉连线,计算出子代的基因型比例。如Dd×Dd可用下图表示: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4变式题 [2012·衡阳模拟] 某种品系的月季的红花和黄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5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月季的黄花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C后代黄花月季中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月季花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 由杂交B的结果“黄花与红花的比例接近于3∶1”可知,黄花为显性性状,红花为隐性性状,所以杂交A中红花个体均为纯合子;杂交C中亲本之一为红花,后代的黄花个体均为杂合子,所以C项错误;根据杂交B和杂交C的结果可看出月季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6► 考点四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涉及的特殊问题 1.指导杂交育种 (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个体,便可留种推广。 (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72.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 (1)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2)根据上表比例,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图5­13­4 ---- 幻灯片 58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显性),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提醒:实际育种工作中往往采用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办法加快育种进程。在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情况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显性纯合个体比例逐年增大。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593.分离定律的特殊情况 (1)不完全显性:如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2)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①隐性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基因型Aa∶AA=2∶1。 ②显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基因型为Aa∶aa=2∶1。 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后代中两种基因型Aa∶aa=1∶1。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04. 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 同样的基因型,在雄性、雌性个体中的表达有差异的现象,此现象也会影响到后代的正常分离比。比如人的早秃,男性纯合子(BB)和杂合子(Bb)都会出现早秃;而女性杂合子(Bb)不出现早秃,只有纯合子(BB)才出现早秃。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1例4 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是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  ) A.4/9 B.1/2 C.5/9 D.1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2[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知,个体中出现的黄鼠基因型只能是Aa,因此双亲都是Aa,杂交后代中不能出现AA个体,这样会有Aa∶aa=2∶1;分析第二代的基因频率为1/3A、2/3a,则黄鼠的比例为2×1/3A×2/3a=4/9,灰鼠的比例为2/3a×2/3a=4/9,显性纯合不能生存,因此选B。 [点评] 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Aa)杂合子。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3变式题 [2012·盐城模拟] 育种专家在一窝正常的猫中发现下列情况:母猫A同公猫C交配所得后代都是正常猫,母猫B同公猫C交配所得后代中出现耳聋母猫。若该育种专家想淘汰掉耳聋基因,则他应该淘汰哪些猫(  ) A.B和C B.三者都淘汰,另外选种 C.A和C D.只淘汰B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4[答案]A  [解析] 母猫B同公猫C交配所得后代中出现耳聋母猫,说明耳聋猫是隐性性状,正常猫是显性性状,耳聋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母猫B和公猫C都携带致病基因;母猫A同公猫C交配所得后代都是正常猫,可知母猫A不含耳聋致病基因,故应淘汰B和C。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5[备选理由] 豌豆的选择和正确的杂交方法是孟德尔成功的关键,鉴于这个问题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而且难度不大,所以在正文中没有列出此探究点,可用此题补充习题练习。 1.[2012·烟台模拟]对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 ②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 ③一定要让显性性状作母本  ④一定要实现两个亲本之间的有性杂交 ⑤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6[答案]B [解析] ①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保证子一代是杂合体,不发生性状分离。②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易辨别性状分离比。③显或隐性个体做母本都不影响实验结果。④该实验是研究有性生殖过程的遗传规律,故要实现亲本的有性杂交。⑤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除去母本的雄蕊。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7[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此实验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以在正文中没有提及,可用此题作为补充,以便于掌握该实验的注意事项。 2.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生物雌雄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是相等的,因而甲乙两个小桶内各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 B.装彩球的两个小桶如果是透明的,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 C.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 D.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8[答案]A [解析]如果两个小桶是透明的,那么在取小球时会观察到,可能会影响取球颜色的随机性。每次抓取小球时要注意充分混合,每次放回以及重复多次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实验的结果更接近真实杂交的情况。生物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是不相同的,一般雄配子总数大于雌配子总数。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69[备选理由] 自交与自由交配概率计算,通过此题使学生加深对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理解。 3.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自由交配得F2,从理论上计算, 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植株总数的(  ) A.1/4 B.1/6 C.1/9 D.1/16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70[答案]C [解析]关注题中信息“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由交配得F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杂合子(Aa)自交得F1,其中不抗锈病(aa,占1/4)被淘汰, F2中抗病植株中AA(1/3)、Aa(2/3),可得雌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为2/3,a配子的概率为1/3,若F2中抗病植株自由交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AA占2/3×2/3=4/9,Aa占1/3×2/3×2=4/9,aa占1/3×1/3=1/9。 返回目录 第1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幻灯片 71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72返回目录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考纲要求 ---- 幻灯片 73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知 识 梳 理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返回目录 黄圆 9黄圆 1绿皱 ---- 幻灯片 74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现象 (1)F2中出现不同性状之间的________。 (2)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3)F2中重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如果将亲本的杂交实验改为P:纯合黄色皱粒×纯合绿色圆粒,则F1、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上述实验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中重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_。 返回目录 重新组合 9∶3∶3∶1 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6/16 F1的性状相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也相同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10/16 ---- 幻灯片 75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导思:F2中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比例是多少,这一比例说明了什么?(请翻阅教材必修2 P9“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76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控制。 (2)F1产生配子时,每对__________彼此分离,不同对的________自由组合。 ①产生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精时,雌、雄配子_______结合,产生______种组合方式。其中有_____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色皱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绿色皱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 返回目录 两对 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 YR∶yR∶Yr∶yr=1∶1∶1∶1 YR∶yR∶Yr∶yr=1∶1∶1∶1 随机 16 9 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 yyRR、yyRr yyrr ---- 幻灯片 77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 (1)验证方法:________,所用亲本为F1黄圆×绿皱,目的是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解 (3)结果:后代出现4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测交法 F1产生配子的情况 4 1∶1∶1∶1 ---- 幻灯片 78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的;在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 返回目录 互不干扰 形成配子 决定同一性状 自由组合 ---- 幻灯片 79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正确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②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______对到______对;③ 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的分析;④运用____________ (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2.遗传规律再发现 (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做________。 (2)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__________”。 返回目录 一 多 统计学 假说—演绎法 基因 遗传学之父 ---- 幻灯片 80—— 网 络 构 建 ——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1—— 基 础 自 测 ——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2012·江苏卷]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 × [解析] 非等位基因不一定就是能自由组合的,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基因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基因的位置没有明显关系。 2.[2011·上海卷]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 ×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而不是指精卵细胞的随机组合。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23.[2011·北京卷] 果蝇的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表现为朱砂眼,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表现为褐色眼,两种色素叠加果蝇复眼呈暗红色,则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  ) √ [解析] 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朱砂眼果蝇不能含有bb基因,又因为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A 个体可以合成褐色素,不能表现出朱砂眼果蝇,所以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34. [2011·上海卷]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 [解析] 豌豆产生的卵细胞的数量要远远少于精子的数量。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45.[2010·重庆卷] 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纯种与非纯种的黑面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AABB×AaBB或AABB×AaBb。(  ) √ [解析] 纯种黑面长角羊的基因型为AABB,非纯种黑面长角羊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由题意,杂交后的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非纯种黑面长角羊一定带有白面(a)基因,为AaBB或AaBb。综上所述,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5►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相关结论 1.实验分析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62. 相关结论 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1)4种表现型 ①双显性占9/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占1/16。 ②与双亲表现型相同的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 (2)9种基因型 ①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 ②杂合子占:1-4/16=12/16。 (3)每对基因遗传时分别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7提醒:①以“双显性AABB”和“双隐性aabb”的纯合子作亲本,所得F2的表现型、基因型及其比例关系就符合以上结论。 ②重组类型是指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若亲本是“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的纯合子,则F2中重组类型、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所占比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P:YYrr×yyRR→F1:YyRr→F2中重组类型占10/16,而与亲本相同类型占6/16。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8例1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代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代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能稳定遗传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几率相同 C.F2代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9/16 D. F2代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易感锈病与抗锈病的比例为3∶1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89[答案]D  [解析]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几率均等,但通常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数量多很多,B项错误;F2代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基因型有两种:ddRR和ddRr,其中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杂合子将发生性状分离,A项错误;F2代中易倒伏抗锈病(D_R_)∶抗倒伏抗锈病(ddR_)∶易倒伏感锈病(D_rr)∶抗倒伏感锈病(ddrr)=9∶3∶3∶1,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3/16,其中易倒伏与抗倒伏、易感锈病与抗锈病的比例均为3∶1,D项正确。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0[点评]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1变式题 [2013·安徽联考] 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性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且正常触角(A)对棒型触角(a)为显性。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为(  ) 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A.ccAA(父)×CcAa(母) B.ccAA(父)×CCaa(母) C.ccAa(父)×CcAa (母) D. CcAA(父)×Ccaa(母)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2[答案]B  [解析] 由题干条件及亲本的表现型可知,父本白色,必为cc,雄子代都为黄,说明都有C基因,由此推知母本一定为CC。母本为棒型触角,一定含有基因aa,又父本触角正常,子代都为正常触角,故父本肯定含AA基因。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3► 考点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基础及实质 1.细胞基础——F1产生配子的过程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图5­14­1 ---- 幻灯片 94由此可看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其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经过自由组合,一个AaBb精原细胞可能产生2种类型的雄配子。 提醒:由于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一个AaBb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1种卵细胞。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52.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 ①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③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警示:①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时。②自由组合强调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也称为非等位基因,它们是不能自由组合的。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6例2 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图5­14­2 ---- 幻灯片 97[答案]D  [解析] 图A反映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结果;B项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而不能体现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项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体现的是由于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不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范畴;D项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8[点评]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发生时期。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②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受精作用是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不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范畴。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99变式题 [2012·烟台调研] 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0[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1► 考点三 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1.种类问题 (1)配子类型的问题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2(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3(3)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与子代表现型种类 规律:两种基因型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种类数分别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种类数的各自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1种表现型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4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现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表现型有2×1×2=4种。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52.概率问题 (1)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概率 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相交,求: ①生一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②生一基因型为A_bbC_个体的概率。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6先拆分为a.Aa×Aa、b.Bb×bb、c.CC×Cc,分别求出Aa、bb、Cc的概率:依次分别为1/2、1/2、1/2,则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应为1/2×1/2×1/2=1/8;分别求出A_、bb、C_的概率依次为3/4、1/2、1,则子代基因型为A_bbC_的概率应为3/4×1/2×1=3/8。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7(2)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概率 规律:子代纯合子的出现概率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后各对基因出现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 子代杂合子的概率=1-子代纯合子的概率。 如亲本组合AaBbCC×AabbCc,则 ①子代中纯合子概率: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8(3)已知双亲类型,求子代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 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1-亲本类型。 如亲本组合为AaBbCC×AabbCc,则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093.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 (1)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可用基因A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即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0(2)性状分离比推断法 注:符合第4组3∶1子代性状分离比的亲本组合中,一对基因均为杂合子Aa或Bb,另一对基因杂交只表现出一种表现型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1技巧:利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遗传病概率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2 上表各种情况可概括如图5­14­3所示: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图5­14­3 ---- 幻灯片 113例3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两亲本杂交所得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1AAbb∶1AaBB∶1Aabb ∶2AABb∶2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图5­14­4是该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后代?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图5­14­4 ---- 幻灯片 114[答案](1)AABb×AaBb (2)①和② [解析] (1)根据子代基因型比例可知,AA与Aa的比例为1∶1,BB∶Bb∶bb的比例为1∶2∶1,所以第一对是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的结果,第二对是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2)图①、图④两个个体杂交,子代关于A、a的基因型是AA、Aa两种,性状有一种,关于B、b的基因型是Bb、bb,性状有两种,总的来说基因型有2×2=4种,表现型有1×2=2种;图③、图④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2×1=2种,表现型有1×1=1种;图②、图③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2×2=4种,表现型有1×2=2种;图①、图②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2×3=6种,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5表现型有1×2=2种;图①、图③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有2×2=4种;图②、图④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1×2=2种,表现型有1×2=2种。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单独分析,AA∶Aa=1∶1,BB∶Bb∶bb=1∶2∶1,然后根据后代分离比确定亲本基因组合分别为AA×Aa,Bb×Bb,然后组合出亲本基因型。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6探究:(2)中图③会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其自交时配子间会产生几种结合方式? 图③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会产生2种配子,配子之间随机结合,有2×2=4种结合方式。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7变式题 [2013·皖南联考] 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让纯合的红眼长翅雌果蝇与白眼残翅雄果蝇杂交,再让F1中雌雄果蝇杂交,则F2中的红眼长翅果蝇基因型的种类数有(  ) A.4种 B.6种 C.9种 D.12种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8[答案]B  [解析] 纯合红眼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白眼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F1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F2中红眼果蝇基因型有XRXR、XRXr、XRY三种,长翅果蝇基因型有BB、Bb两种,则F2中的红眼长翅果蝇基因型的种类数有3×2=6种。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19► 考点四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分离比 含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自交,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通常情况下F2产生比例为9∶3∶3∶1的4种表现型;F1测交后代会出现比例为1∶1∶1∶1的4种表现型。但当这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时候,会出现不同于上述比例的性状分离比(如下表所示),但其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0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1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2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3解答此类题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①判断双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组合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②利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写出双杂合子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12∶3∶1即(9+3)∶3∶1,12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果。 ③根据②的推断确定F2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4例4 [2012·合肥模拟]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自然界中的水稻品种(甲)对该病都没有抗性。为了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育种专家进行太空诱变育种,得到了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乙)。科研小组为了弄清抗白叶枯病水稻的遗传特性,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甲×乙―→F1全为不抗白叶枯病植株 实验二:实验一中的F1×乙―→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3∶1 实验三:实验一中的F1自交―→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15∶1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5(1)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请写出经太空育种得到的抗白叶枯病植株(乙)的基因型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F2中的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中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 (4)若在实验三的F2中选择一株不抗白叶枯病的植株与抗白叶枯病植株杂交,其后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为1∶1,那么所选择的这株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5)让实验二中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抗白叶枯病植株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6[答案](1)不抗白叶枯病  (2)aabb (3)8 (4)Aabb或aaBb  (5)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7∶9 [解析] 由实验一甲、乙杂交得到的F1只有一种表现型,即不抗白叶枯病植株,可知该性状为显性性状。由实验三F1自交后代有16(15+1)种组合方式,可知,该对性状是由两对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推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只有aabb为抗白叶枯病,其余8种为不抗白叶枯病。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aabb)→1抗白叶枯病(aabb)∶1不抗白叶枯病,则该不抗白叶枯病植株基因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7型应该为Aabb或aaBb。实验二中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产生配子比例为AB∶Ab∶aB∶ab=1∶3∶3∶9。抗白叶枯病植株产生配子为ab,因此子代AaBb∶Aabb∶aaBb∶aabb=1∶3∶3∶9,表现型及比例为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7∶9。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8[点评]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中经典比值9∶3∶3∶1的变式应用。解答本题时应首先明确两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之和为16,则该性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然后根据实验二、三的杂交结果确定抗白叶枯病表现为隐性,即aabb,其他基因型个体则表现为不抗白叶枯病。由此确定实验二、三亲本的基因型,并写出遗传图解,根据遗传图解进一步作答即可。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29变式题1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质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图5­14­5 ---- 幻灯片 130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31[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花色表现为黄色的前提是A存在且B不存在,因此黄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故A正确;F1基因型为AaBb,因此表现型为白色,故B正确;F1自交后代F2为9A_B_(白色)∶3A_bb(黄色)∶3aaB_(白色)∶1aabb (白色),因此F2中黄色∶白色为3∶13,故C错误;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7种,故D正确。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32变式题2 [2013·江淮联考] 某植物一个体细胞,如图5-14-6所示。将该植物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共获得了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约占(  )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图5­14­6 ---- 幻灯片 133[答案]D  [解析] 按照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BbDd的一株植物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约占1/2×1/2× 1/2=1/8。但题干中是将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均是单倍体植株,没有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34[备选理由] 本题为2011年海南卷高考题,是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典型题目,通过此题目可强化此类题的解题方法。 1.[2011·海南卷]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A.1/32 B.1/16 C.1/8 D.1/4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35[答案]B [解析]由题中DD与dd一对组合可知后代中这对基因一定杂合,由于后代中“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只有可能Dd杂合其他各对都为纯合,其他四对基因都纯合的概率均为1/2,因此符合题意的个体的概率为:1/2× 1/2×1/2×1×1/2=1/16。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36[备选理由] 胚胎致死也会导致F2中性状偏离正常分离比,由于篇幅所限正文中没有设置相应题目,以此题作为补充。 2.小鼠的毛色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只要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胚胎就会致死。两只黄色短尾鼠杂交,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 A.9∶3∶3∶1 B.4∶2∶2∶1 C.6∶3∶3∶1 D.9∶6∶1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37[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只要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胚胎就会致死”,表明小鼠的黄色基因型为Aa,短尾的基因型为Tt。两只黄色短尾鼠杂交,它们的基因型为AaTt,子代中有A_T_(1/16AATT致死、2/16AaTT致死、2/16AATt致死、4/16AaTt)、A_tt(1/16AAtt致死、2/16Aatt)、aaT_(1/16 aaTT致死、2/16aaTt)、1/16aatt。因此子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4∶2∶2∶1。 返回目录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幻灯片 138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139返回目录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考纲要求 ---- 幻灯片 140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知 识 梳 理 —— 一、减数分裂的有关概念 1.适用范围:进行_________的生物。 2.分裂发生的场所:动物精子形成在________,卵细胞形成在________。 3.分裂特点:染色体复制______,细胞连续分裂_____。 4.分裂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________。 导思:根据上述内容,你能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吗?(请翻阅教材必修2 P16“减数分裂”) 返回目录 有性生殖 睾丸 卵巢 一次 两次 一半 ---- 幻灯片 141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减半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142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 姐妹染色单体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143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导思: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有哪些主要特征?(请翻阅教材必修2 P17“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144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过程是______________; ②过程是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卵细胞和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 幻灯片 145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差异 (1)细胞质分裂方式 a.精子形成过程:①、②过程中细胞质都是________。 b.卵细胞形成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________,极体分裂时________。 (2)两次分裂结果 a.①过程产生____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②过程产生________个精细胞。 b.①过程产生________个次级卵细胞和____________,②过程产生________个卵细胞和________个极体。 (3)是否变形: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卵细胞不经过变形。 返回目录 均等分裂 不均等 均等 2 4 1 1个极体 1 3 ---- 幻灯片 146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四、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细胞和卵细胞的________融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_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增加了子代的__________,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______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返回目录 细胞核 体 父方 母方 多样性 染色体数目 ---- 幻灯片 147—— 网 络 构 建 ——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48—— 基 础 自 测 ——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2012·天津卷] 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 × [解析]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 2.[2012·广东卷] 显微镜观察到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时,可见同源染色体配对。(  ) × [解析] 胚胎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493.[2011·上海卷]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比为1∶0∶1。(  ) × [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有两个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比为1∶2∶2。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04.[2010·安徽卷]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与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DNA分子数目相同。(  ) √ [解析]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DNA分子数目与亲代细胞保持相同,为2n;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已完成复制,DNA分子数目为4n,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发生减半,为2n。 5.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 [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不可能发生。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男孩,导致该男孩患色盲的原因可能是父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  ) × [解析] 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型正常的父亲不带有色盲基因,所以不会产生带有色盲基因的精子,表现正常的母亲可能是携带者XBXb,其中Xb与正常精子(Y)受精后,形成色盲男孩XbY。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2► 考点一 减数分裂过程的规律性变化 1.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比较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3 提醒: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42. 减数分裂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曲线 (1)核DNA数目变化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核DNA因复制而加倍(2n→4n);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使细胞中DNA减半(4n→2n);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1 ---- 幻灯片 155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平分到两个子细胞核中DNA数目再减半(2n→n)。 (2)染色体数目变化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2N→N);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因着丝点分裂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暂时加倍,随后又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最终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正常细胞减少一半(N→2N→N)。 (3)染色体/核DNA变化规律及原因 提醒:间期时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6例1 如图5­15­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变化相对值。下列有关a~c段(不含a、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C.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1 D.此时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2 ---- 幻灯片 157[答案]A  [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虚线数目加倍一次,在b点和d点连续减半,因此表示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变化情况,实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情况,其中0~a表示减数分裂的间期, 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b~c段细胞内已无同源染色体,故B错误;c点为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形成子染色体的过程,a~c段(不含a、c点)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一直为1∶2,故A正确,C错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而在a~c段的变异来源主要是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故D错误。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8[点评] 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①在减Ⅰ末期,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造成的,②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数N→2N→N,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和DNA减半的原因是染色体被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59变式题 [2012·安徽联考]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核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60[答案]C  [解析]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因此此细胞和正常体细胞相比,染色体减半,但核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故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一分为二,染色体暂时加倍和体细胞数目相等,故B正确;由于经过间期的复制,因此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故C错误;染色体和着丝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故D正确。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61►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及图像辨析 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两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都发生染色体复制,都出现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减数分裂的特殊性表现在发生部位、时间、染色体行为、子细胞性质等方面。两者的不同点列表比较如下。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62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63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642.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以二倍体动物♂为例)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图像比较(见下表)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65(2)判断某减数分裂细胞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 ①判断某减数分裂细胞是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最可靠的依据是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若均等分裂则为雄性个体,若不均等分裂则为雌性个体。如图5­15­3所示:A为雌性个体的初级卵母细胞,B为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3 ---- 幻灯片 166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为雌性个体,若均等分裂则不能确定性别,可能为第一极体,也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如图5­15­4所示:C为雌性个体的次级卵母细胞,D为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4 ---- 幻灯片 167提醒:①该鉴别法仅适用于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②多倍体(如四倍体)减数分裂,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可根据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推断是减数分裂。③二倍体的单倍体(如玉米的单倍体)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子细胞中虽无同源染色体,但可根据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推断为有丝分裂。如下图: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5 ---- 幻灯片 168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坐标图形辨析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6 ---- 幻灯片 169(1)看“染色体峰值”。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 (2)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代表核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3)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0例2 [2012·泰安检测] 图(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1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7 ---- 幻灯片 172(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3[答案](1)DNA复制 减Ⅱ后期或有丝分裂后  (2)4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3)BC B (4)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解析] (1)图(1)中AB段每条染色体上由含有一个DNA分子到含有两个DNA分子,其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CD段每条染色体由含有两个DNA分子到含有一个DNA分子,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造成的,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2)图(2)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前一阶段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4位置。(3)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对应图(1)的BC阶段,对应图(3)的B阶段。(4)由于乙细胞的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因此该生物为雌性动物,则丙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丙同一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所含基因不相同,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造成的。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5变式题 图5­15­8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8 ---- 幻灯片 176[答案]A  [解析] 图中a段是有丝分裂过程,b段是减数分裂过程,LM段是受精作用过程,c段是有丝分裂过程。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MN段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前期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OP段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是GH段染色体数目的两倍。解本题时,应注意两个指标(核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曲线所代表的含义。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7► 考点三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基础 1.减数分裂时发生的变异类型 (1)基因突变——减Ⅰ间期DNA复制时。 (3)减数分裂中也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的染色体变异。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上某一片段的断裂,或断裂的染色体片段进行错误的移接,从而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8②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都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792.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1)产生配子种类和数目的规律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0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1(2)变异条件下产生配子种类分析(如图5­15­9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在只研究两对同源染色体、三对基因的情况下,仅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就能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9 ---- 幻灯片 1823.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都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分离定律。 性染色体分离——性别决定、伴性遗传。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3方法:配子来源的判断方法:①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②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③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4例3 甲、乙两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可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甲图中,e→a可表示 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 复制过程 C.乙细胞的b基因最可能 来自于基因突变 D.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有两种类型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10 ---- 幻灯片 185[答案]D  [解析] 甲图中a→b可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末期,b→c表示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过程,A、B项错误;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的两条子染色体应该有相同的基因,等位基因B、b最可能是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的结果,所以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可产生两种类型子细胞,即aB和ab,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明确分开的两个子染色体上出现的不同基因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6探究:若减数分裂后产生了基因型为Aab配子,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配子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 产生Aab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到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两个次级性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两个Aab配子和两个B配子,所以另外三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ab、B、B。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7变式题 [2013·安徽模拟] 某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现有一基因型为AaB的该动物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该细胞是有丝分裂间期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B.若B基因决定某种显性遗传病,含基因AaB的雄性个体后代都有病 C.该细胞肯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的结果 D.该细胞有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8[答案]D  [解析] 已知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基因的数目成对存在,基因为AaB的细胞有可能是正常的雄性体细胞,也可能是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数目变异的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可以产生等位基因,但不会使基因的数目减少,A项错误;由于雌性动物含有Bb基因,若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AaB(AaXBY)雄性个体,其后代为雌性的个体均有病,后代为雄性的个体不一病有病,B项错误;含有基因AaBb的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基因组成为AaB的配子;也可能在减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89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进行了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C项错误。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缺失了一个含b基因的片段,则可能形成含基因AaB的细胞,D项正确。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0实验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实验原理 (1)蝗虫精巢内的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 (2)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哪些属于减数分裂,且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12.实验材料的选取 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 (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23.实验步骤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34.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解离时间要掌控好,过短使细胞不能分散开,过长会破坏细胞结构。 (2)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应注意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4例4 小鼠是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液,解离固定液。 (1)取材:用___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5(3)观察: 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5­15­11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图5­15­11 ---- 幻灯片 196[答案](1)(小鼠)睾丸  (2)①解离固定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醋酸洋红染液 ③压片(只要有压片的操作均可)  (3)①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②缺失 [解析] 制片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实现自我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故中期细胞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减Ⅰ中期、减Ⅱ中期。若A1正常,则A2为缺失;若A2正常,则A1为重复。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过程,以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区分方法。观察减数分裂应选取生殖器官,本题应选取睾丸。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7[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四分体的结构特点。鉴于此问题相对较为简单,篇幅所限,正文中没有提及,但也是高考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所以以此题作为补充。 1.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8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199[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四分体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配对形成的,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这2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则1个四分体中有2个A,2个a,2个B,2个b,即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若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四分体中只有A、a或者只有B、b,不能同时存在。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200[备选理由] 这是2011年高考考查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特征的一个试题,属于综合运用层次。其解法体现了运用分离定律来解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2011·山东卷]基因型为AaXB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201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20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的特征,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和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基因型为AaXBY小鼠的原始性母细胞如果能够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最终形成的配子中均含有性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分离,最终形成的配子中应只有一个A或一个a基因,并且每个配子中有一条性染色体。若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都有可能;若产生一个AA的配子,只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A选项正确。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203[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变化情况,鉴于此部分知识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在正文中已经提及,此题可作为习题补充。 3.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204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205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C [解析]图2中F组细胞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并未减半。 返回目录 第1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幻灯片 206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 伴性遗传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07返回目录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2.伴性遗传(Ⅱ) 考纲要求 ---- 幻灯片 208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知 识 梳 理 ——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假说 (1)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________上。 (2)方法:______________。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关系。 返回目录 染色体 染色体 类比推理法 平行 ---- 幻灯片 209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 P红眼(♀)×白眼(♂)―→ (3)实验现象 ①F1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________。 ②F2中红眼∶白眼=________,符合__________定律。 ③F2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性:__________;雄性:__________________。 ④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________相关联。 返回目录 假说—演绎法 相同 3∶1 基因的分离 都是红眼 红眼∶白眼=1∶1 性别 ---- 幻灯片 210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4)实验现象的解释 XA XA Y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11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5)实验结论 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____________。 导思:由图5­16­1可以得出基因与染色体间存在什么关系? (请翻阅教材必修2 P30第二段) 返回目录 图5­16­1 X染色体上 ---- 幻灯片 212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____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返回目录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 幻灯片 213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三、伴性遗传 1. 概念:位于________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____相关联的现象。 2.类型与特点 XbXb 交叉遗传(或隔代遗传) 男性 XDXd XDY 女性 返回目录 性染色体 性别 ---- 幻灯片 214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3.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ZW型性别决定: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___,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___。 (2)应用:可根据表现型判断生物的________,以提高质量,促进生产。 返回目录 男性 ZW ZZ 性别 ---- 幻灯片 215—— 网 络 构 建 ——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16—— 基 础 自 测 ——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2012·江苏卷]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 × [解析]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与性别决定相关联的,也有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比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与性别决定无关。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172.[2010·海南卷]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是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有力证据。(  ) √ [解析] 能说明核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证据是核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一致,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核基因与染色体数目均减半,说明二者的行为一致。 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 √ [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184.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上也存在非等位基因。 5.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 × [解析]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可能是携带者。 6.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 √ [解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197.性染色体相同的个体所代表的生物均为雌性个体。(  ) × [解析] XX型性别决定方式中,两条性染色体相同的个体为雌性个体,如人和果蝇;在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性染色体相同的个体为雄性个体,如鸡和蛾蝶类等。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0► 考点一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 1.选材 果蝇比较常见,并且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和后代多等特点,所以常被用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 2.方法: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区分: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13.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1)实验现象分析 ①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②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③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说明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F2中白眼全为雄性,红眼中有雌有雄,说明红眼与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 (2)实验假设: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取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中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性状比为1∶1,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2(3)测交验证:对F1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测交,后代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进一步验证了摩尔根等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提醒: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有些基因并不存在于染色体上,如原核生物的拟核、质粒,病毒的核酸,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内的DNA上。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3例1 [2012·泰安检测]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推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 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4[答案]B  [解析] 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1∶1,A错误;白眼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B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B正确,题干中未给出白眼雌性个体,D错误。 [点评]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突变体与野生型为一对相对性状。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若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表现出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不同的现象。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5变式题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6[答案]A  [解析] 根据萨顿的假说,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依据是在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并且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7► 考点二 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1.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类型 ①据来源来看,有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②据与性别的关系来看: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2)常见的性别决定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8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292. 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概念的分析 ①基因位置:性染色体上——X、Y或Z、W上。 ②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概率不同。 (2)伴性遗传的类型的特点 ①伴Y遗传——只有男性患病。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30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31提醒: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与其他同源染色体不同的是XY形态、大小不同,如图5­16­2所示。XY上有一定的同源区段(在四分体时期可以进行联会、配对)同时二者之间又存在各自特有的非同源区段。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图5­16­2 ---- 幻灯片 232XY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出下列特点: ①在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由于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所以,该区段上基因的遗传是伴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②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所以,该区域上基因的遗传也是伴性遗传(伴X隐性或伴X显性遗传),如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33③在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某些等位基因,如果显性基因仅存在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仅有隐性基因,也属于伴性遗传,杂交后代也会出现雄性表现显性,而雌性表现隐性的现象(如图解1)。若显隐性基因均可存在于X或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按分离定律处理,与其他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相同(如图解2),但当个体基因型是XAYA、XaYA时,遗传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同。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34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图5­16­3 ---- 幻灯片 235例2 [2012·安庆质检] 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 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36[答案]B  [解析] 由题可知雌兔和雄兔的基因型分别为XTO、XtY,两兔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分别为XTXt、XtO、XTY、OY,因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只有XTXt、XtO、XTY三种基因型的兔,且数量之比是1∶1∶1,子代中XTXt为褐色雌兔,XtO为正常灰色雌兔,XT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1。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373.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第一步: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 (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如图5­16­4。 (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图5­16­4 ---- 幻灯片 238第二步:判断显隐性 (1)“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5­16­5。 图5­16­5 (2)“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5­16­6。 图5­16­6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39第三步:确认或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 (1)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 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如图5­16­7。 图5­16­7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0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5­16­8。 图5­16­8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1(2)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如图5­16­9。 图5­16­9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2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5­16­10。      图5­16­10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3第四步: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则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患者性别比例进一步确定。 (2)典型图解(如图5­16­11)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图5­16­11 ---- 幻灯片 244上述图解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技巧:人类遗传病判断口诀: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该患病女性的父亲和儿子)有正非伴性(伴X),父子患病为伴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该患病男性的母亲和女儿)有正非伴性(伴X),母女患病为伴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5例3 [2012·江苏卷]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5­16­12。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图5­16­12 ---- 幻灯片 246(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③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7[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 隐性遗传 (2)①HhXTXt HHXTY或HhXTY ②1/36 ③3/5 [解析] (1)由患病者的父母都正常可以判断,甲乙两病都为隐性遗传病。甲病女患者(Ⅱ-2)的父亲(Ⅰ-1)正常,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多在男性发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可确定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①据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HhXTY、HhXTXt,Ⅱ-5为HHXTY(1/3)或HhXTY(2/3)。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8②同理可知,Ⅱ-6为HHXTXT(1/6)、HhXTXT(1/3)、HHXTXt (1/6)、HhXTXt(1/3),如果Ⅱ-5和Ⅱ-6结婚,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hhXtXt)的前提是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HhXTY(2/3)、HhXTXt(1/3),概率为2/3×1/3×1/4 (hh)×1/2(Xt卵细胞)×1(Y精子)=1/36。③据前面分析,Ⅱ-5为HH(1/3)或Hh(2/3),与h基因携带者(Hh)所生孩子中HH、Hh、hh的概率依次为1/3×1/2+2/3×1/4=1/3、1/3×1/2+2/3×1/2=1/2、2/3×1/4=1/6,因此在正常个体中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Hh/(1-hh)=1/2/(1-1/6)=3/5。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49[点评] 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时,首先根据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然后再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染色体遗传,判断的依据是看后代表现和性别是否有关,若有关则是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男女患病概率相等,则是常染色体遗传。在进行遗传概率的计算时,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所以计算两种病的遗传概率时相当于计算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概率题,计算时将两种病分开考虑,分别计算出两种病的发病概率,然后进行相加或相乘。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0变式题1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M,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N,则该市女性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分别(  ) A.大于M、大于N B.大于M、小于N C.小于M、小于N D.小于M、大于N [答案]D  [解析]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男性高于女性,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则是女性高于男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1变式题2 [2013·安徽联考] 图5-16-13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谐图,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均为隐性遗传病 B.Ⅱ-6 的基因型为AaXBXb C.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则表现正常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3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图5­16­13 ---- 幻灯片 252[答案]C  [解析] 5、6号个体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型均为Aa,则乙病是红绿色盲症,A项叙述正确;1号个体色盲,结合10号个体的表现型可知,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Xb,B项叙述正确;13号个体是女性色盲患者,且患甲病,基因型为aaXbXb,7号个体色盲,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7、8号生男孩可能患病,C项叙述错误;1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1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Aa×2/3 Aa=1/9,患乙病的概率为XBY×XBXb=1/4,两病都不患的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3概率为8/9×3/4=2/3,患病的概率为1-2/3=1/3,D项叙述正确。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4[备选理由] 本题为2012年的高考题,由于篇幅所限,鉴于性别决定也不是课标地区高考的重点,所以正文中没有提及,所以用此题作为补充。 1.[2012·江苏卷]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 染色体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5[答案]B [解析]人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性染色体的遗传必然是与其携带基因相关联。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6[备选理由] 此题考查X、 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与伴性遗传的关系,很多学生对此模糊不清。鉴于这个问题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我们在正文中没有列入这个探究点,可用此题补充这个知识点。 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X Y ---- 幻灯片 257A.Ⅱ 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Ⅲ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Ⅰ 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8[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Ⅲ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由于Ⅲ片段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所以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Ⅰ 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应高于女性;尽管 Ⅱ 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但 Ⅱ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相同,有时男性患病率并不等于女性,如①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②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59[备选理由] 本题是2011年高考中考查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较为深入的一个试题,试题具有较大的难度,其解法体现了解决一类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中有关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3.[2011·安徽卷]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60(1)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 × GGZtW,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2)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雌、雄亲本:GGZtW、GgZtW、ggZtW、GGZTW、GGZTZt、ggZTZt、ggZtZt、GgZtZt,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茧用于生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61[答案] (1)1/2  3/16 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62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 [解析](1)ggZTZT×GGZtW,F1为GgZTZt和GgZTW,全部为结天然绿色茧,其中雄性占1/2;GgZTZt×GgZTW,后代中结天然绿色茧(G_)的占3/4,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ZtW)占1/4,3/4×1/4=3/16。 (2)根据题意,能根据幼蚕体色油质透明的特点区别幼蚕的性别,F1全部结天然绿色茧。ZTW×ZtZt,子代中雄蚕(ZTZt)体色正常,雌蚕(ZtW)体色油质透明,单凭体色即可辨别性别。GG×GG或GG×Gg或GG×gg,F1全部结天然绿色茧;所以杂交组合的亲本应该选GGZTW×ggZtZt或GGZTW× GgZtZt。 返回目录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 幻灯片 263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64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热点一 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考查 热点分析 •常考题型:多以选择题题型出现。 •考查方式:主要以判断形式,也会出现图像和材料分析、实验题形式。 •考查内容:通常结合白血病、癌症等热点进行知识迁移,重点考查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等知识。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65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例1 [2012·安徽卷] 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66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答案]D  [解析] 脊椎动物的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A项错误;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轴突分支成的轴突末梢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靶细胞建立连接,B项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项正确;题干“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其他的则发生凋亡”可见基因的表达与外界环境有关,C项错误。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67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规律方法:本题通过材料信息考查细胞凋亡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中关于材料信息题往往取自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是生物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所设问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括式:概括文字材料、示意图、曲线图、表格等所反映的生物学要点。 (2)探究式: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背景,对某个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结论。 (3)逻辑式:根据文章内容作出逻辑推理。 (4)建议式:根据材料内容和相关知识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提出合理的建议、假设。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68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这些问题通常都可以用课本基础知识解答,一些问题的答案就蕴含在材料信息当中,需要考查现场阅读,迅速接受信息并处理信息。 此题材料中叙述了过量运动神经元的分化与凋亡,在新情境中着重考查细胞凋亡的机理和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题目中C项以结论性的叙述与题干“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其他的则发生凋亡”的信息相联系,结合细胞凋亡的机理做出正确判断。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69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变式题 去年有一批次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0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可判断其诱发肝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A项正确;由题干“p53基因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可判断该基因是抑癌基因,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B项错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所以易分散和转移,C项正确;对于癌症早期的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及手术切除等手段进行治疗,晚期患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D项正确。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1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热点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特殊分离比问题 热点分析 •常考题型:多以非选择题题型出现。 •考查方式:主要以材料信息、图像分析或实验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主要考查显隐性和基因位置的判断、遗传概率的计算、自由组合定律中对遗传比例的特殊性、绘制遗传图解等,常与伴性遗传、减数分裂、育种等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2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例2 [2010·课标全国卷]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3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4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答案](1)自由组合定律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5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3)9紫∶3红∶4白 [解析] (1)由9紫∶3红∶4白容易想到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9紫∶3红∶4白可知,占9份的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纯合紫花与纯合红花杂交,F1表现为紫花,F2表现为3紫∶1红,即F2中紫花(A_B_)占3/4,将3/4拆成3/4×1,结合F1全是紫花可知F1为AABb或AaBB,所以亲本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杂交的遗传图解参考答案。(3)实验2获得的F2紫花植株中,有4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AaBb,其比例为1∶2∶2∶4,AaBb个体所占比例为4/9,自交后代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9紫∶3红∶4白。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6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规律方法:(1)解答“9∶3∶3∶1”的特殊分离比问题 当两对相对性状杂交时,出现特殊分离比时,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进行解题。①看后代的可能组合,若可能组合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再写出两对相对性状杂交F2的表现型及相应基因型,F2的正常分离比9∶3∶3∶1。③合并同类项,即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比值是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其比值为9∶6∶1,则为9∶(3∶3)∶1;若其比值是15∶1,则为(9∶3∶3)∶1。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7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2)“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①在左侧应注明P、F1、F2等以及配子,以明确世代关系和上下代之间的联系。 ②需写清楚P、F1、F2等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它们产生的配子的情况,以及最后一代(F1或F2)的相关比例。 ③用箭头表示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关系,用相交线或棋盘格的形式表示形成子代的配子结合的情况。 ④根据需要在图解右侧或下侧配置简要说明,表示出操作意图或原因。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8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因为遗传反映的是亲子代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推理时必须由亲本产生的配子得出子代的基因型,再由基因型确定其表现型;但作答时可以简化直接写出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可不必写出亲本产生的配子情况。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79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变式题 设a、b为果蝇的两个隐性突变等位基因。若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及AAbb,F1测交的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的推理中正确的是(  ) A.与F1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X与Y上 D.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0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答案]D  [解析]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亲本杂交,F1基因型为AaBb,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aabb之间的交配;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测交后代应该出现1∶1∶1∶1的表现型分离比,而表中数据显示约为1∶1∶4∶4,故两对基因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F1测交的后代中Aabb、aaBb的个体多,而aabb又只能产生ab的配子,则推出F1产生的aB和Ab的配子多,说明基因A和基因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基因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A、B、C错误、D正确。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1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热点三 探究遗传方式的实验设计 热点分析 •常考题型:多以非选择题题型出现。 •考查方式:主要以实验题设计、实验分析或实验评价与完善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与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及生物的变异相结合,考查基因的位置、探究实验的原则等。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2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例3 [2012·福建卷]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3­1所示。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返回目录 图3­1 ---- 幻灯片 283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遵循、不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3­2的 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__ (上升、下降、不变)。 返回目录 图3­2 ---- 幻灯片 284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答案](1)杂合子 (2)P     XAXa × XaY        裂翅   非裂翅           ↓  F1 XAXa  XAY   XaXa  XaY    裂翅♀∶裂翅♂∶非裂翅♀∶非裂翅♂     1 ∶ 1  ∶ 1   ∶ 1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 不变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5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解析] (1)F1出现了非裂翅,说明亲本的裂翅是杂合子。(2)裂翅(XAXa)×非裂翅(XaY)→裂翅(♀)、裂翅(♂)、非裂翅(♀)、非裂翅(♂),比值为1∶1∶1∶1,见遗传图解。(3)用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需要常染色体遗传的杂交结果与伴X遗传的杂交结果不一致才能判断。可用组合:非裂翅♀×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遗传,裂翅只有雌。也可以用组合:裂翅(♀)×裂翅(♂),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非裂翅有雌也有雄;若是伴X遗传,后代非裂翅只有雄。(4)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中所示的个体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6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只产生两种配子:AD和ad,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胚胎致死;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也使胚胎致死;能存活的个体只能是含AD的配子和含ad的配子结合,因此无论自由交配多少代,种群中都只有AaDd的个体存活,A的基因频率不变。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7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规律方法:遗传规律的验证及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 1.遗传规律的验证 (1)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测交——后代比例为1∶1;杂合子自交——后代比例为3∶1;花粉鉴定法——两种类型的花粉比例为1∶1。 (2)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8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注意: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这些比例,没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没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89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2.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 (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 ①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皆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a.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都表现同一亲本的性状,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正交后代全表现为甲性状,而反交后代中雌性全表现为甲性状,雄性全表现为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0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②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aa) XaXa×XAY (AA、Aa)]杂交的方法。 a.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部是隐性性状,说明一定是X染色体遗传(XaXa×XAY)。 b.若后代雌雄个体全部都是显性性状,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aa×AA)。或者是若后代雌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aa×Aa)。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1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的判断 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②方案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 [XaXa×XAYA(XAY)]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推论: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2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③方案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XAXa×XAY(XAYA )]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推论: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3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变式题 [2013·江南十校模拟]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1)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性对性状,皱粒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使豌豆种子淀粉含量低而表现为皱粒,请回答: 1)相对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 2)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4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2)下表1表示豌豆相关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表2中的豌豆品系②~⑤除所给隐性性状外,其余相关基因型均为显性纯合(如品系②为白花黄种皮绿子叶非甜子叶高茎),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1: 表2: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5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1)若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应选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填品系号);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选择品系①和⑤作亲本是否可行?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品系②和③作亲本是否可行?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完成实验: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6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年,以品系③为母体,品系④为父本杂交,收获的F1种子的性状表现为(  ) A.黄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B.黄种皮、黄色非甜子叶 C.绿种皮、绿色甜子叶 D.绿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第二年,种植F1种子,让其自交,收获F2种子,并对F2种子的子叶性状进行鉴定统计。①若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不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7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答案](1)1)基因突变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1)①和② 不可行 品系①和⑤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不可行 控制花色和种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Ⅰ)上,而控制子叶味道的基因位置未知 2)D ①绿色非甜子叶∶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黄色甜子叶=9∶3∶3∶1 ②若绿色非甜子叶∶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黄色甜子叶≠9∶3∶3∶1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8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皱粒豌豆是正常基因中插入了外来碱基序列而产生的,应属于基因突变,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新陈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1)若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亲本只能选择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只能选择①和②。自由组合定律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不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③是绿种皮绿色甜子叶(bbDDcc),④为黄种皮黄色非甜子叶(BBddCC),F1种子的基因型为BbDdCc,种皮的颜色与母本的基因型所决定的颜色相同,为绿种皮,子叶为绿色非甜味,答案选D。如果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不位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299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于同一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的遗传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中会出现绿色非甜子叶∶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黄色甜子叶=9∶3∶3∶1的表现型之比,否则就不是9∶3∶3∶1的比值。 返回目录 ---- 幻灯片 300 不能准确辨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 数量变化” 例1 [2011·天津卷] 玉米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图3­3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图3­3 ---- 幻灯片 301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解答]________ [警示] ①错误认为该曲线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的数量变化。②忽视玉米为雌雄同株,细胞内没有性染色体,其各染色体组的染色体组成相同。③忽视同源染色体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02[答案]D  [解析] 根据图示DNA的数量变化可判断,a~b过程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一般不会发生基因的变化,A项正确;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c~d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正确;有丝分裂分到两极的染色体相同,且玉米没有性染色体,所以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C项正确;f~g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而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项错误。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03总结提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只复制一次,但有丝分裂细胞只分裂一次,而减数分裂细胞要连续分裂两次,所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是不同的。如图3­4所示: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图3­4 ---- 幻灯片 304 对自交和自由交配辨析不清 例2 [2012·安徽卷]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解答]________ [警示] ①题干中表明“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而不是“自交”。②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不能参与交配,参与交配的只有抗病植株RR和Rr。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0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学生的分析与计算能力。由题干条件“随机交配”可知。种群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则抗病个体中RR∶Rr=1∶1,所产生的配子中,含R基因的比例为3/4,含r基因的比例为1/4,这些抗病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感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4) ×(1/4)=1/16。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06总结提升: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 1.二者的比较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 (2)自由交配指种群中任一个体都能随机与任一异性个体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的正反交)。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 AA♂。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072.概率的计算 (1)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常采用基因型法,即根据亲本基因型,按照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如计算Aa自交,F1各基因型比例: Aa×Aa → F1:1AA∶2Aa∶1aa。 (2)自由交配后代概率的计算: ①基因型法:把所有的亲本组合方式全列出来,每组都求出来,然后再加减组合。本题如下: ♀ RR(4/9)×♂ RR(4/9)→RR(16/81); ♀ RR(4/9)×♂ Rr(4/9)→RR(8/81)、Rr(8/81); ♀ Rr(4/9)×♂ RR(4/9)→RR(8/81)、Rr(8/81);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08♀ Rr(4/9)× ♂ Rr(4/9)→RR(4/81)、Rr(8/81)、rr(4/81)死亡。 所以感病植株rr占后代比例为1/16。 ②配子法:求出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概率,利用棋盘法列出,然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本题如下: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09③基因频率法(由配子法演变而来):首先求出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然后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出要求的比例。本题中,由于rr在开花前死亡,RR、Rr各占4/9,所以R基因的频率=R/(R+r)=(2+1)/4=3/4,r基因的频率=1/4,自由交配后代中RR=R2=(3/4)2=9/16,Rr=2×R ×r=2×(3/4)×(1/4)=6/16,rr=r2=(1/4)2=1/16。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0 混淆“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概率计算 例3 [2011·广东卷改编] 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3­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图3­5 ---- 幻灯片 311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Ⅲ-8与正常男性结婚,生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4或1/2 [解答]________ [警示] ①由“无中生有为隐性”Ⅱ-5、Ⅱ-6生出患病Ⅲ-11,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②混淆“患病男孩”的概率与“男孩患病”概率的计算方法。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2[答案]B  [解析] 根据Ⅱ-5、Ⅱ-6生出患病Ⅲ-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该遗传系谱图不能确定控制此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但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Ⅱ-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正确;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5、Ⅱ-6均为携带者,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5为携带者,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Ⅲ-8为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生男孩患病的概率没办法计数,因为无法知道正常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若是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Ⅲ-8为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生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 总结提升:(1)患病男孩(或女孩)概率:性别在后,可理解为在所有后代中求患病男孩(或女孩),即在所有后代中考虑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这种情况下需要乘以生男生女的概率1/2。 (2)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性别在前,可理解为在男孩(或女孩)中求患病孩子的概率,即在男孩(或女孩)中考虑,这种情况下不用乘以生男生女的概率1/2。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4 遗传类综合性题目的解题要点 例 [2012·山东卷]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3­6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条。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图3­6 ---- 幻灯片 315(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Xr、XrXr、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 (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6(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____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7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8[答案](1)2 8 (2)XrY Y(注:两空顺序可颠倒) XRXr、XRXrY (3)3∶1 1/18 (4)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Ⅰ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Ⅱ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 Ⅲ无子代产生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的细胞基础、伴性遗传、概率计算等知识,同时考查实验结果预测、分析的能力。(1)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8条,有两个染色体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比发生了减半,到了后期染色体数目会加倍。(2)减数分裂过程中其中两条性染色体会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这两条染色体会分开,与另一条性染色体随机分入一个细胞,这种情况共形成4种配子,Xr、XrY、XrXr、Y;雄果蝇产生的精子有XR、Y两种,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XRXrY、XRXrXr,其中XRXrXr死亡。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20(3)F1果蝇的基因型为AaXrY和AaXRXr,F2的表现型及其概率为3/8灰身红眼、1/8黑身红眼、3/8灰身白眼、1/8黑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是1/16AAXRXr、1/8AaXRXr,灰身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是1/16 AAXrY、1/8AaXrY;灰身红眼雌果蝇中AaXRXr的概率是2/3,灰身白眼雄果蝇中AaXrY的概率是2/3,二者产生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是2/3×2/3×1/4×1/2=1/18。(4)三种情况下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同,第一种情况下基因型为XRY,第二种情况下基因型为XrY,第三种情况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有O和XRXR两种,O型卵细胞与含Xr的精子受精得到的个体为雄性不育(根据题干中图可知),基因型为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21OXr。要判定其基因型可让该个体与正常的白眼雌果蝇交配,通过子代的情况可判定其基因型,进而可以判定属于哪种情况。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幻灯片 322总结提升:在解答遗传类综合性题目时,①如果有图形,一定要注意分析图形,从图形挖掘信息。②审题一定要认真,一字之差可能酿成大错,尤其是有关交配和概率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交配方式、交配范围及所计算概率的基因型或表现型范围,审题时注意关键词,可在读题时作出标记。③文字表述题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既要表述清楚,又要避免啰嗦。 返回目录 考能专项提升3 遗传规律及其细胞基础(含细胞的生命历程)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