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
幻灯片 2学习导航
1.概述质膜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难点)
3.细胞膜各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重点)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5.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能熟练地把对照的方法运用到探究实验的设计中。
----
幻灯片 3一、细胞膜(质膜)
1.细胞膜有选择透性
(1)细胞膜又叫______,是将______与外界环境区分开的界面。
(2)细胞膜只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__________。
质膜
细胞
选择透性
----
幻灯片 4(3)“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中,用煮过的玉米籽粒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相互______,分别用________染色,观察比较籽粒中_____的着色情况。活动结果证明了玉米胚细胞由________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被煮熟杀死后,细胞膜失去了
__________。
对照
红墨水
胚
细胞膜
选择透性
----
幻灯片 5想一想
上述活动中,观察未煮过的玉米籽粒,胚未被染色,但胚乳部分被染上色,为什么?
提示:玉米胚是活细胞组成,而胚乳的细胞早已死亡,失去了对物质的选择透性。
----
幻灯片 62.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1)脂双层:是质膜结构模型最基本的部分。脂双层形成的膜称为______膜。
①脂双层的形成:脂双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该分子是由______性头部(亲水性)的磷酸分子和______性尾部(亲脂性)的脂肪酸构成,这种两性分子只有形成__________才能稳定。
单位
极
非极
双层结构
----
幻灯片 7②质膜的结构特点:磷脂的尾部(________分子)可以摇摆,使得质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质膜中夹杂的“刚性”的________又使其比较坚实。
(2)膜蛋白:______或__________在膜中的蛋白质,也有______性部分和______性部分。在膜中也是可以______的。
脂肪酸
流动性
胆固醇
全部
部分镶嵌
水溶
脂溶
移动
----
幻灯片 8(3)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基础
分子和离子
控制
生物催化剂
细胞标志物
化学信号
细胞
细胞控制
细胞通讯
----
幻灯片 9二、细胞壁
1.组成成分: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_________,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
2.作用: _______细胞和_______植物体。
纤维素
保护
支撑
----
幻灯片 10判一判
(1)细胞膜的组分有磷脂、蛋白质、胆固醇三种成分。 (×)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只与脂双层有关,与蛋白质无关。 (×)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与某些膜蛋白有关。 (√)
----
幻灯片 11----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特别提醒
(1)该活动属于对照实验,实验组是“2粒煮过的玉米籽粒”,对照组是“2粒未煮过的玉米籽粒”,二者唯一的不同是“煮过与否”。
(2)胚是植物种子有生命的部分,故不能被染色;胚乳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营养物质的储存体。因此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种子的胚乳都能被染色。
----
幻灯片 14 (2012·嘉兴海宁高二检测)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100粒麦种浸入红墨水中,2 h后用刀片纵向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2%,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做种。下列对此检测原理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
----
幻灯片 15A.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不会被吸附和吸收
B.胚如果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
C.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附色素
D.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有选择吸收作用
----
幻灯片 16【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注意以下关键点:
关键点
①正常种子的胚细胞是活的,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不吸收一些大分子的染色剂,不会被染色;
②种子的胚乳是死细胞,失去了选择透性,会被染色;
③如果种子的胚被染色,说明一部分胚细胞失活,种子活性减弱。
----
幻灯片 17【解析】 种子萌发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胚的完整性和活性,如果胚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这里胚被染红32%,说明胚中32%的细胞已死亡,故断定麦种发芽率很低。
【答案】 B
----
幻灯片 18变式训练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则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本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的特点及细胞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分别是( )
----
幻灯片 19A.选择透性 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B.流动性 脂双层和膜蛋白都是运动的
C.细胞识别 膜蛋白能识别色素分子而排斥
D.选择透性 脂双层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
幻灯片 20【解析】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表现在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这取决于膜上有无运载该物质的一种膜蛋白——载体蛋白,就是靠这种膜蛋白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出入细胞的作用使得细胞膜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选择透性。
【答案】 A
----
幻灯片 211.细胞膜是由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还有少量胆固醇)、蛋白质以及少量糖类组成。
2.脂双层是构成单位膜的基础。(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
幻灯片 223.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脂双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中,有的横跨整个脂双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
幻灯片 234.磷脂分子(其尾部的脂肪酸分子摇摆)是可以运动的,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二者共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而“刚性”胆固醇的存在又使细胞膜比较坚实)
5.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细胞外被或糖萼。(糖萼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
----
幻灯片 24特别提醒
(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及其结构基础
----
幻灯片 25(2)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与流动性、选择透性的关系
----
幻灯片 26 (2012·桐乡高二检测)下图能正确表示细胞质膜结构的是( )
A B C D
----
幻灯片 27【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组成。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
关键点
①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磷脂、蛋白质、糖类等;
②各种成分的分布: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向内)形成脂双层,蛋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在脂双层上,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萼位于膜外表面。
----
幻灯片 28【解析】 根据磷脂分子的排布特点——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向内,可以排除A、B选项,根据糖萼分布特点——膜外表面,排除D选项。
【答案】 C
----
幻灯片 29【探规寻律】 (1)构成细胞膜的化合物有:磷脂、蛋白质、胆固醇、糖类等;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有:C、H、O、N、P等。
(2)细胞膜中,磷脂分子以疏水尾部相对,亲水头部朝向两侧,构成了脂双层。故将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亲水头部应插入水中,疏水尾部应在水面外,即在水面形
----
幻灯片 30成单层排布(左下图)。据同样的原理,如果让磷脂分子在水溶液中受到激烈震荡时,有可能形成右下图结构即脂质体。
----
幻灯片 31互动探究
(1)细胞膜既有“柔性”的一面,又有“刚性”的一面,这两种性质分别与什么有关?
(2)脂质包括哪些?功能分别是什么?
【提示】 (1)柔性即流动性,与脂双层的运动以及蛋白质的运动有关;刚性与胆固醇的存在有关。
----
幻灯片 32(2)脂质包括油脂、磷脂、胆固醇、植物蜡等。油脂是细胞内良好的贮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胆固醇有两面性:参与构成细胞膜,使细胞膜有一定的坚实性,但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引起心脑血管的硬化;植物蜡有保护植物细胞的作用。
----
幻灯片 33----
幻灯片 34【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区别。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细胞膜在结构上的特点,是由其组成成分的特点决定的,如图所示:
----
幻灯片 3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决定的。A项描述的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B项描述的是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也正是由于其组成成分(磷脂分子形成的脂双层以及膜蛋白)都是运动着的,从而决定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D项是对流动性的解释,C项是对结构特点的阐述,都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答案】 A
----
幻灯片 36【纠错笔记】 (1)细胞膜(质膜)的结构:脂双层是其基本支架;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2)细胞膜(质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④其他功能:分泌、吸收、识别和免疫等。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第②个,此即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
----
幻灯片 37(3)质膜选择透性的内容:气体、水分子可自由透过;细胞需要的小分子、离子可透过,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离子不可透过;大分子不可透过。
(4)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性的基础,只有膜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出选择透性。
----
幻灯片 38----
幻灯片 39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