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 幻灯片 2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分析 ---- 幻灯片 5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 幻灯片 6四、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 幻灯片 74.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的必要条件,例如温度过高过低或pH过酸过碱都会直接影响 而影响细胞代谢。 正常生命活动 酶的活性 ---- 幻灯片 8(教师资源·备选题库) 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时,两者的pH变化相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的稳定,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但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变动,这种动态平衡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所以B、C项错误,D项正确。 ---- 幻灯片 9 0.9%的NaCl溶液是人体血浆的等渗溶液,但血浆中还存在一些缓冲物质,可以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当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时,血浆的pH变化没有0.9%的NaCl溶液的pH变化明显。 答案:D ---- 幻灯片 102.(2013年泰安模拟)下列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解析: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发生的场所是内环境;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是食物的消化过程,场所是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A ---- 幻灯片 113.(2013年合肥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析:饮水不足,通过调节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属于机体正常的调节过程,而不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A错误;缓冲体系只是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主要组成体系,B错误;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才是稳态,C错误。 答案:D ---- 幻灯片 124.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___,B液为________,C液为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胰腺组织内部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13(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_病的发生。 解析:(1)体内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的。 (2)O2、CO2等气体在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在动物体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跟二氧化碳相反。所以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向组织细胞内扩散。 (3)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后分解有机物;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首先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流到“靶器官”,参与调节代谢,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幻灯片 14 答案:(1)组织液 血浆 淋巴 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胰岛素 葡萄糖 糖尿 ---- 幻灯片 15考点一 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内环境 (1)各组分间的关系 ---- 幻灯片 16(2)内环境的成分 ①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有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递质、纤维蛋白原等。 ②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有:血红蛋白、H2O2酶、呼吸氧化酶、转氨酶、转录翻译酶、解旋酶、DNA连接酶、聚合酶等,它们都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3)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 幻灯片 17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1)相同点: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除蛋白质外化学组成基本相同。 (2)不同点 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管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③所含化学成分有差异: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 幻灯片 18 [特别提醒] (1)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可以与外界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 (2)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内,是内环境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 幻灯片 193.内环境——物质进出的媒介 (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代谢废物→内环境→泌尿系统和皮肤。 (2)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O2→内环境→呼吸系统。 [特别提醒] O2从外界环境中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共穿过11层膜。O2跨膜运输为自由扩散,故浓度越来越小,所以人体O2浓度最高的地方为肺泡,O2浓度最低的地方为线粒体基质。 ---- 幻灯片 20 1.(2013年滨州模拟)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B.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 幻灯片 21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淋巴,②表示血浆,③表示组织液,④表示细胞内液;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位于②内,A错误;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的,B正确;④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肝糖原的分解在④中进行, D错误。 答案:B ---- 幻灯片 22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理化性质及调节机制 1.内环境的稳态 ---- 幻灯片 232.渗透压 (1)含义: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决定因素: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3)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因素比较(以血浆为例) 血浆中蛋白质浓度降低或组织液中蛋白质浓度升高,会导致血浆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 幻灯片 24 ①营养不良就会由于血浆蛋白浓度过低导致组织水肿。 ②过敏反应水肿则是由于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引起。 ③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比较高,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比较大,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感觉口渴。 ---- 幻灯片 253.人体pH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 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 幻灯片 26 [特别提醒] (1)输液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其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 (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酸性或碱性太强也会对内环境pH稳态造成破坏。 ---- 幻灯片 27 2.(2013年佛山模拟)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含有的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无关 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 D.若血浆中检验出HIV抗体,说明该患者曾被H5N1病毒感染 解析:血细胞不是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主要组成成分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无机盐含量,也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C项中病理性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造成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偏高;抗原和抗体存在特异性,被H5N1病毒感染,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H5N1抗体,D错误。 答案:C ---- 幻灯片 28类型一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意义 [例1] (2013年威海质检)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由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是维持稳态恒定不变的因素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 幻灯片 29 [听课记录]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只能调节pH的稳态;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正常机体的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由各组织、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 D ---- 幻灯片 30类型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例2] (2013年慈溪模拟)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B.血浆pH稳定与血浆中的HCO、HPO等离子有关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听课记录]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Na+、K+进出细胞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借助载体并消耗能量。 [答案] A ---- 幻灯片 31---- 幻灯片 32类型三 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分析 [例3] (2013年南宁模拟)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 (3)病人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 幻灯片 33(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听课记录] (1)机体代谢活动及外界环境的变化,都是引起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2)体温调节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3)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呼吸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 幻灯片 34(4)首先氧气在成熟红细胞内液中的血红蛋白的携带下进入血浆,然后扩散到各种组织细胞被利用;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产生后,扩散到血浆中,进而排出体外。 [答案] (1)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降低 碳酸氢钠 (4)如下图。 ---- 幻灯片 35---- 幻灯片 36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