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大题专攻课 与遗传相关的分析探究类试题 大题冲关集训 1.解析:基因B、b和E、e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BBE-的狗的毛色为黑色,基因型为BbE-的狗的毛色为棕色,基因型为bbE-、bbee、B-ee的狗的毛色为黄色。亲本为黑色、棕色的狗杂交,子代中出现了黄色狗,说明两只亲本狗的基因型应该为BBEe和BbEe。这两只亲本狗再次杂交,生出一只黑色狗的概率为3/8,其中纯合子占1/3。由题意可知,黑色短毛雌狗(BBddEE)和黄色长毛雄狗(bbDDEE)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为BbDdEE,表现型为棕 ---- 幻灯片 2色长毛。F1雌雄狗杂交得F2,若F2中黑色长毛∶黑色短毛∶棕色长毛∶棕色短毛∶黄色长毛∶黄色短毛=3∶1∶6∶2∶3∶1,则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则,说明D、d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 答案:(1)自由组合 (2)BBEe BbEe BBee、Bbee (3)3/8 1/3 (4)棕色长毛 黑色长毛∶黑色短毛∶棕色长毛∶棕色短毛∶黄色长毛∶黄色短毛=3∶1∶6∶2∶3∶1 ---- 幻灯片 32.解析:亲本的长尾和短尾是一对相对性状,而子一代均为 短尾,说明短尾为显性性状。亲本短尾为雄性,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雌性应均为短尾,雄性均为长尾,与实验一不符,故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Bb×bb和XBXb×XbY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长胡须(♀)∶短胡须(♀)∶长胡须(♂)∶短胡须(♂)=1∶1∶1∶1,故不能判断基因B、b所在的位置。 ---- 幻灯片 4答案:(1)短尾 常染色体 (2)不能 aaXBXb (3)①若子二代全部是长胡须,则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长胡须∶短胡须=3∶1的性状分离比,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二代中所有雌性均为长胡须,雄性中一半为长胡须,一半为短胡须,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短胡须×短胡须 ③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长胡须∶短胡须=1∶1的性状分离比,则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二代所有雌性均为长胡须,雄性均为短胡须,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幻灯片 53.解析:ddRR×DDrr→F1为DdRr,F1自交→F2为9D-R- ∶3ddR-∶3D-rr∶1ddrr,与亲代相比重组的类型是9D-R-和1ddrr,占总体的5/8。黄粒抗病(D-R-)占9/16,其中DDRR占D-R-的1/9。由于F1的基因型为DdRr,自交、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3∶3∶1和1∶1∶1∶1,但是后代的不抗病类型数量偏少,应该与其“不抗病”造成的减产有关。虽然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但是频率不会这样高。 ---- 幻灯片 6答案:(1)基因重组 (2)5/8 9/16 1/9 (3)甲同学的判断正确。因为F1的自交和测交结果中均出现了不抗病类型的后代数量减少(偏离正常值)的现象。发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可能是病虫害引起了不抗病个体的减产或死亡,导致后代数量减少(偏离正常值)。让F1重复自交及测交,根据后代中是否出现正常的性状分离比来判断玉米在杂交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基因重组。同时在玉米杂交实验过程中要严格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 幻灯片 74.解析:(1)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一直稳定遗传,有毛小鼠 杂交总有无毛小鼠产生,依据这两个条件可以说明:无毛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非环境因素影响,无毛基因由有毛基因突变得到;又由于回交产生的后代中,有毛和无毛性状没有性别的差异,可断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因“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因此应选择无毛雄鼠作父本,有毛雌鼠作母本;为了尽可能多地产生无毛小鼠,应选择杂合雌鼠作母本。 ---- 幻灯片 8答案:(1)①小鼠无毛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种群中常见性状为有毛,出现无毛性状则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回交后代中有毛和无毛性状没有性别的差异 (2)①让回交后代中的无毛雄性小鼠和亲本中的有毛雌性小鼠杂交 ②遗传图解如下: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