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3-2-1所示为一张在真空中拍摄 的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请思 考苹果与羽毛重力相差很大,为什么它们 总在同一相同的高度呢? 图3-2-1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 成正比、跟它的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 F= 。 作用力 质量 作用力 ma ---- 幻灯片 43.“五个”性质 同向 合外力 ---- 幻灯片 5国际 4.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 (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 (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惯性参考系 宏观物体 ---- 幻灯片 6 [试一试] 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外 力的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 与速度方向无关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及速度方 向总是相同的 D.一旦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立即 为零,其运动也就逐渐停止了 ---- 幻灯片 7解析:对于某个物体,合外力的大小决定了加速度的大小,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而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无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特征,合外力一旦为零,加速度立即为零,则速度不再发生变化,以后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B ---- 幻灯片 8两类动力学问题 1.两类动力学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 。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 。 运动情况 受力情况 ---- 幻灯片 9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 为“桥梁”,由 和 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 加速度 运动学公式 牛顿运动定律 ---- 幻灯片 10 [试一试] 2.用40 N的水平力F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 s后撤去,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 A.v=6 m/s,a=0     B.v=10 m/s,a=2 m/s2 C.v=6 m/s,a=2 m/s2 D.v=10 m/s,a=0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2 m/s2。3 s末物体速度为v=at=6 m/s,此后F撤去,a=0,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正确。 答案:A ---- 幻灯片 11力学单位制 如图3-2-2为甲、乙、丙三人百 米比赛冲刺时的速度大小。试比较三 人冲刺速度的大小;由此看出应怎样 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提示:v甲=11 m/s,v乙=7 200 dm/min=12 m/s,v丙=36 km/h=10 m/s,故v乙>v甲>v丙。由此可以看出,要比较同一物理量的大小,必须统一单位。 ---- 幻灯片 12 1.单位制 由 和 组成。 2.基本单位 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 、 、 ,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 、 、 。 3.导出单位 由 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基本量 质量 时间 长度 千克 秒 米 基本量 ---- 幻灯片 134.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l m t I T n IV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m kg s A K mol cd ---- 幻灯片 14[试一试] 3.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C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 义的 解析:在力学中选定m(长度单位)、kg(质量单位)、s(时间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可以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力的单位(N)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导出的,故C、D正确。 答案:CD ---- 幻灯片 15瞬时加速度问题 1.一般思路 2.两种模型 (1)刚性绳(或接触面):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线、轻杆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 (2)弹簧(或橡皮绳):当弹簧的两端与物体相连(即两端为固定端)时,由于物体有惯性,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突变,所以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认为是不变的,即此时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 幻灯片 16 [例1] (2013·吉林模拟)在动摩擦因数μ =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 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 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3-2-3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 图3-2-3 ---- 幻灯片 17 [审题指导] 剪断轻绳时,弹簧的弹力不能瞬间发生变化。剪断弹簧时,绳上的拉力在瞬间发生变化。 [尝试解题]  因为未剪断轻绳时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为零,小球在绳没有断时受到轻绳的拉力FT和弹簧的弹力F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依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有FTcos θ=mg,水平方向有FTsin θ=F。解得轻弹簧的弹力为F=mgtan ---- 幻灯片 18[答案] ABD ---- 幻灯片 19 在求解瞬时性问题时应注意: (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不会发生突变。 ---- 幻灯片 20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分析 1.物体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明确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v0)。 (2)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F合)。 (3)根据物体做各种性质运动的条件即可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加速度变化情况及速度变化情况。 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构成的系统。 ---- 幻灯片 21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好受力分析图、情景示意图,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 (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 (4)确定合外力F合,注意F合与a同向。若物体只受两个共点力作用,常用合成法;若物体受到3个或3个以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作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 ---- 幻灯片 22 [例2] 如图3-2-4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 m,用大小为30 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 s拉至B处。(已知cos 37°=0.8,sin 37°=0.6,取g=10 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用大小为30 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图3-2-4 ---- 幻灯片 23 [审题指导]  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到B点速度恰好为零,则拉力的作用时间最短。 [尝试解题]  (1)沿水平方向施加外力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L= at02 代入数据解得a=10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Ff=ma 解得Ff=10 N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答案] (1)0.5 (2)1.03 s ---- 幻灯片 26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两个关键点 (1)把握“两个分析”“一个桥梁” 两个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一个桥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2)寻找多过程运动问题中各过程间的相互联系。如第一个过程的末速度就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画图找出各过程间的位移联系。 ---- 幻灯片 27牛顿第二定律与图象的综合问题 1.常见的两类动力学图象问题 (1)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或某个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 幻灯片 28 2.解决图象综合问题的关键 (1)分清图象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 (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 (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具体的题意、情境结合起来,再结合斜率、特殊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象中反馈出来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 ---- 幻灯片 29 [例3] 如图3-2-5甲所示,水平地面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通过滑块压缩0.4 m锁定。t=0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计算机通过滑块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倾斜直线Od是t=0时的速度图线的切线,已知滑块质量m=2.0 kg,取g=10 m/s2。求: 图3-2-5 (1)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劲度系数。 ---- 幻灯片 30[审题指导] 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 Od是t=0时的速度图线的切线 Od的斜率表示t=0时滑块的加速度 bc段为直线 bc段滑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 第二步:找突破口 要求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只要由图象求出滑块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要求 弹簧的劲度系数,则应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在t=0时刻列方程求解。 获取信息 ---- 幻灯片 31[答案] (1)0.5 (2)175 N/m [尝试解题]  ---- 幻灯片 32数图结合解决物理问题 物理公式与物理图象的结合是中学物理的重要题型,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特别是v—t图象在考题中出现率极高。对于已知图象求解相关物理量的问题,往往是结合物理过程从分析图象的横、纵轴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入手,分析图线的斜率、截距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得出所求结果。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分析图象,我们应特别关注v—t图中的斜率(加速度)和力的图线与运动的对应关系。 ---- 幻灯片 33 [模型概述]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情形统称为传送带模型。 因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斜面倾角、传送 带速度、传送方向、滑块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 传送带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因此对传送带问题做出 准确的动力学过程分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超链接 ---- 幻灯片 34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传送带模型 1.水平传送带模型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1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图示 项目 ---- 幻灯片 35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 (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2)v0g,当物体速度变小,空气阻力变小,加速度变小;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空气阻力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 答案:C ---- 幻灯片 515.如图3-2-11所示,传送带保持 v0=1 m/s的速度运动,现将一质量 m=0.5 kg的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放上, 设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两端水平距离x=2.5 m,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g=10 m/s2) (  ) 图3-2-11 ---- 幻灯片 52答案:C ---- 幻灯片 536.(2013·南宁联考)质量为2 kg的物体 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 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 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3-2-1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分别计算2 s末、4 s末、6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2)画出物体在0~6 s内的v-t图线。 图3-2-12 ---- 幻灯片 54解析:(1)在0~2 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μmg=ma1,解得a1=2 m/s2,所以,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1=a1t1=4 m/s; 在2~4 s内,F2=μmg,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2=v1=4 m/s; 在4~6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3=a1=2 m/s2,所以,6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3=v2+v3t3=8 m/s。 (2)在0~2 s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幻灯片 55对应的v-t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线段;在2~4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应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段;在4~6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应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线段。画出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4 m/s 4 m/s 8 m/s  (2)见解析 ---- 幻灯片 561.如图1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 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 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2中v、a、F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2中正确的是 (  ) 图1 图2 ---- 幻灯片 57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其摩擦力大小Ff1=μmgcos θ,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水平面后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减速为零,其摩擦力大小变为Ff2=μmg。物体运动的v-t图象应如图甲所示,A错误。物体在两段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B错误。因摩擦力Ff1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