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三 尚 贤 哲思短章 永远未完成 凡大作家,哪个不是在死后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手稿?即使生前完成的作品,他们何尝不是常怀一种未完成的感觉,总觉得未尽人意,有待完善?每一个真正的作家都有一个梦: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可是,每写完一部作品。他又会觉得那似乎即将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仍未写出。也许,直到生命终结,他还在为未能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而抱憾。 ---- 幻灯片 2然而,正是这种永远未完成的心态驱使着他不断超越自己,取得了那些自满之辈所不可企及的成就。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真正的作家一辈子只是在写一部作品,他的生命之作。只要他在世一日,这部作品就不会完成。 而且,一切伟大的作品在本质上是永远未完成的,它们的诞生仅是它们生命的开始,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仍在世世代代的读者心中和在文化史上继续生长,不断被重新解释,成为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 ---- 幻灯片 3修身名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赏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赏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 幻灯片 4“辟”通“避”,回避  “萌”通“氓”,民  “谨”通 “仅”,只  “罔”通“网”,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捉鸟用的器具 “尚”通“倘”,倘若 “施”通“惕”,警惕  “章”通“彰”,明显,显著  ---- 幻灯片 5手工业作坊 延伸、扩张  店铺、市场 崇尚 通“倘” 尚且、况且 自负、骄傲 还,仍然  ---- 幻灯片 6效法 祖父 出行时祭路神  治理不好 接近 减轻,减少 ---- 幻灯片 7指在高位者  表凭借或依据,用来……的 ---- 幻灯片 8任用  从根本上  在上面  使……下 ---- 幻灯片 9使……增多  使……富有,使……尊贵  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 幻灯片 10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________________ ③是其故何也?________________ ④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5.文言句式 ---- 幻灯片 116.文白对照 ----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 幻灯片 16---- 幻灯片 17----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 幻灯片 21主旨归纳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 幻灯片 22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尚贤事能”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 幻灯片 23重点突破 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 作者写为使“国之良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之士”,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 幻灯片 24有人会说,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墨子认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正的“国之良士”,这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厚,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 幻灯片 25 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提示 在古代,统治阶级是看不起农民与手工业者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 幻灯片 26 在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 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慧的,百姓是愚昧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 幻灯片 27文本审美 平民哲学家的论辩艺术 张均华 墨子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且手艺精湛,是一个接近手工业者的读书人。他注重节俭,劳心苦志,“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早期“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因儒家礼仪繁琐且丧葬过奢,率先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墨子四处奔走,以朴素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实例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在逻辑谨严的层层说理之中与儒家学派辩论着,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墨子的论辩艺术在《兼爱》《非攻》《尚贤》三篇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 幻灯片 28《兼爱》首段即指出自己的观点:“天下之害”在于不相爱。接下去两个段落分别从反正两方面均按照国、家、人的顺序进行分析,指出:不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起,仁人非之;而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不起,仁人誉之。最后一段作者则进一步结合现实形势“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举出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例子,指出“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的道理。而现今自上而下不能“兼相爱、交相利”,只是由于“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求统治者“兼爱”。在上位者实行“兼爱”了,天下百姓自然也会兼相爱。文章的结构,大致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反正两方面加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解决问题之法。 ---- 幻灯片 29如果说《兼爱》体现的是墨子的治世之道,那么《非攻》则集中体现了他的军事思想。“非攻”,即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都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正是战争导致了人民的灾难,而那些君子们却认为战争是“义”的。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步步设喻,层层推进,由窃人桃李到攘人鸡犬到取人牛马再到杀人越货,情节益重,不义的程度也益深,“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 幻灯片 30然而到“攻国”,这些君子们却“弗知非”,且“从而誉之,谓之义”。足见君子们的逻辑是多么荒谬!墨子的说理技巧非常巧妙:一是这种归谬推理的方式逻辑性强,易于让人在对比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二是比喻、类比的论证方式使说理形象生动,更易于下层民众接受;三是语言质朴,却道出了民众的反战心声。 ---- 幻灯片 31《尚贤》同样体现了其璀璨的论辩艺术。墨子首先仍是从现实的国情“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入手,指出其症结所在为国君“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接着借古代圣王为政的例子指出具体的尚贤之法:“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在总结尧、舜、禹、汤文王因尚贤而成就千古功绩之后,自然得出全文的结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 幻灯片 32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墨子论辩的特色:一是言之有据,常从古圣先贤的事迹中找证据;二是立足现实,正确分析当前国家和人民的情况;三是实用性强,“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其言行总是最先考虑人民的利益。 ---- 幻灯片 33见Word版活页训练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