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单 元 写 作 规 划 (四) 表达交流·增加文化内涵 ---- 幻灯片 2有人说:文章似水,经过了文字、句子、结构、技法雕琢的文章是文句顺畅的水样文章。的确,佳作如陈酿,能给读者以愉悦、以陶醉。而提高文化品位是文章由淡而醇的重要途径。 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走进经典之作,尤其是走进中国古代文化名流的精神世界;亲其人,爱其文,去感受这些名流博大的情怀,感受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感受传统思想中蕴涵的大智慧。 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体现文化内涵呢? ---- 幻灯片 31.典故运用 典故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词句或故事。我们又可以这样解释:典故,就是把一段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压缩成为一个句子或词组。 一般地说,每个典故都有一个故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就包含着一个典故。据《史记》记载:云中郡守魏尚是抵御匈奴的良将,因上报杀敌数字较实际多六人,被削职。冯唐向魏文帝提建议,认为处罚太重。文帝接受了冯唐的建议,派他持节去赦免魏尚,恢复其云中郡守的职务。苏轼借用这个故事,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作文中,我们如果适当地运用典故,自然会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 幻灯片 42.化用名句 化用不是简单的引用,它要分析出援引的诗文名句中所蕴含的意境或哲理。如: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这位考生的作文分别化用了姜夔的“波心荡,冷月无 声”、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 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杜甫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诗文名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 ---- 幻灯片 53.历史再现 历史是厚重的,不仅仅因为它代表了过去,还因为它包孕着文化因素。在作文中适当使用历史素材也能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民族之魂——汉语》,文章的第一个段落集中论述汉语的独特魅力,在与楼兰古国、玛雅文化、古巴比伦文明的鲜明对比中,衬托出汉语所承载的历史使 命,点明其历久不衰的原因。请看: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 ---- 幻灯片 64.名人助阵 历史文化名人就是文化的符号,在作文中让他们为我们服务自然效果更佳。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用爱换真情》,对命题人所给材料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得出“要学会自尊,学会关爱,学会用爱用真心去关心每一个人”的结论,为了阐述观点,作者用了司马迁的例子。 当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提高作文文化品位的不二法门。如果我们能在复习备考中重视作文文化内涵的展示,并辅以恰当的方法,我想,佳作一定会不断涌现的。 ---- 幻灯片 7在问中感悟 如果人生只有匆匆步履,只有随波逐流,忽略了问,那么也许便失去了问中的坚强不屈,问后的清醒释然,人生也许会变得平淡乏味。在问中感悟生命的一波一折。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昔日这一问惊天地,泣鬼神。一个氓隶之人竟能发出这般气壮山河的呼喊!他不是普通的佣耕之人,终日只知道劳作,从来不会问天问地问自己“为何如此辛苦,如此贫穷”。而 他,陈涉,有着鸿鹄之志,他不相信自己只能在贫穷中了此一生,更不相信自己只能跪在天子脚下仰望龙颜!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么?这是强者永不屈服的问。凭借这一问,他竟使整个秦王朝崩溃!② 复驾言兮焉求? ---- 幻灯片 8饮酒赏菊的诗人一边歌唱着“归去来兮”,一边发出“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的长叹。这一问中夹杂着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是苦闷,但更是开拓。虽然没有了昔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的雄心壮志,但诗人通过这一问,坚定了他归隐田园的决心,既然现实无可寻,他便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从此,诗人便不再忧伤,不再怨恨,只是在绿柳与菊香中悠然体会着生命本身的喜悦……③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④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幻灯片 9哀愁的林妹妹面对飘零的花瓣问了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何其伤感,何其悲凉。这一问夹杂着她对自己的迷失!天地之大,我却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究竟哪里才是我的容身之地呢?想到这里,她泪落如雨了,在眼泪中她渐渐找到了自我,她应为爱而活!就这样她执着着自己的爱情,永不放弃,只到泪枯而逝…… 她在问中迷失,然后清醒地找到了爱的意义……⑤ 在问中感悟,在平庸度日时,在苦闷迷失时,停下来问自己的心,找到新的支点,重新起程!⑥ ---- 幻灯片 10 点评:这篇散文以“感悟”贯穿全篇,陈涉“永不屈服”的问中悟,陶渊明的“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的问中悟,林黛玉的“迷失自我”的问中悟,表达出作者“在问中感悟”的观点。文中感情真挚热烈,让人动情,是篇不可多得的抒情佳作。, ---- 幻灯片 11①开篇点题,纲举目张。 ②引用名句,然后历史再现。陈涉“永不屈服”的问致使一个王朝崩溃。 ③陶渊明的“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的问,从而使他享受了生命的喜悦。 ④三问,串起三个人物的故事。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⑤林黛玉的“迷失自我”的问,才让她清醒后找到了爱的意义。 ⑥强调论点,收束全篇。 ---- 幻灯片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位 置。位置,有时体现一个人的荣辱与尊卑;位置,有时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看 法;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作为。即使处在相同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观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幻灯片 13【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有关“位置”的作文题目。“位置”的含义有 三:一是所在或所占的地方,二是地位,三是职位。“一”的位置是具体的,“二、三”的位置则是抽象的。 从题目所提示的内容来看,作文应扣住它的意义来构思,即:在人生、社会、历史中所处的地位。“位置”具有确定性,不同的位置意味着具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也意味着将有不同的行为原则;“位置”也有局限性,它束缚了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广度和深度。这道题目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对“位置”的理性认知程度将是决定作文高下的关键。 ---- 幻灯片 14文章的构思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从人与人的位置关系考虑。这种构思可涉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他人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 等。 2.从位置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入手。如位置与成就的关系,位置与能力的关系,位置与心态,位置与利益等。 3.可以定位描述,也可以换位思考。既可以写人民公仆在某一职位上任劳任怨呕心沥血造福百姓而流芳百世万人颂扬,也可以写奸佞小人挖空心思谋取一官半职以致祸国殃民而留下骂名遗臭万年。也可以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可以是纵向的,如今人与古人换位;也可以是横向的,如不同物种不同角色不同职位不同国家之间的换位,人类与自然,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病人与医生,警察与罪囚,丑女与靓 妹,将军与士兵,公仆与百姓,帝王与将相,强国与弱国,等等。 ---- 幻灯片 154.可将位置理解为人生目标,写为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或者写为得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而碰得头破血流的惨痛教训。 5.以古今典型人物为材料,采用对比手法,纵谈如何看清自己,端正态度,如何对待地位的高低,如何面对生活的变化。 6.在人海茫茫中,能够拥有一个位置,便能带来一份安适。可这种安适往往也能局限人的视野,束缚人的意志。若安于一个个既有的位置,心便也就老了…… ---- 幻灯片 16 例文 与名人换位 一 也许是他酒喝得太多了,才纵身与汨罗江水拥抱。直到如今,人们仍在为他的死可惜,对他的选择也一直争议不断。 我,心里嘲笑着屈原的幼稚选择,重新站在屈原的位置 上,回到楚国,去做个新屈原。 大殿上,楚王已不再重用我屈原,我空有满腹报国热情。我心痛了,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就要亡于奸人之手。我哭了,一天到晚喝酒写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看到了太多的疾苦与贫穷,我无可奈何,来到汨罗江边,纵身跳进江水之中,让我碎裂的心找个安歇之处。 汨罗江水静静流淌,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我发现我误会了屈原。他是对的,或许对某些人来说有些可惜。我终于明白了你——屈原。 ---- 幻灯片 17二 “天生我材必有用”——他,随着一声巨响,出现在中国诗坛的峰顶,以他豪迈的气概,他自信的人生,为世人景仰。 有美酒供饮用,作诗时,有人研墨,有人脱靴,够风光的 了,为什么还满腹牢骚呢?结果惹得皇帝也腻味了吧,落得个“赐金放还”,官场是好玩的吗?偏偏要去搅和,结果差点把命都丢了。 太多的人骂他幼稚无知。于是我站在了李白的位置上——一代诗仙。 我从小的梦想便是为国效命,可老天却给我一副文人身躯。虽然当今皇上都和我亲近,我仍不满足。因为这不是我的理想,我要去征战疆场,我要去建功立业。可是我的一生大起大落,始终未能被重用。我失望了,也疲惫了,除了整天喝酒写诗还能干什么?曾经拥有过的荣华富贵我不屑一顾,因为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似乎在一瞬间,我读懂了李白。自己的抱负始终不能实现,是多么痛苦啊!李白,我尊敬你的选择,你是对的…… ---- 幻灯片 18三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被我们误会,其实,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他们的位置、环境、压力,我们都无法了解,又怎么能自以为是,胡言乱语? 我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与人换位便会发现另一种答案。 ---- 幻灯片 19 点评:不同的位置便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处事方式。作者站在理性的高度,从“换位”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历史,反省后人的思维方式,给人以启示。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请”名人(屈原、李白)助阵,还引用了他们的诗句,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使得文章增加了深度。 ---- 幻灯片 20题目:________ —————————————————————————————————————————————————————— —————————————————————————————————————————————————————————————————————————————————————————————————————————————————————————————————————————————————————————————————————————————————————————————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