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河 床 ---- 幻灯片 2哲思短章 论取舍 人要有所取,必须有所舍。 “取”固费力,“舍”亦太难。 人不能只取不舍。 要有收获,必有付出。付出便是舍。 对无法得到的东西,忍痛放弃,那是一种豁达,但也是一种割舍。必须割舍而不肯割舍,则是疑虑与执迷,对自己有害无益。能在必须割舍时,毅然地割舍,乃是坚强与洒脱。 不要以为只有能“取得”的人才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舍”的人,实在具有更高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 ---- 幻灯片 3苦恼的来源是患得患失。所谓患得患失,也就是对取舍的疑虑不决。 这“舍”有时是有形的,如买东西,置产业,你需付钱。有时是无形的,如要专心争取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舍去许多个人的享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人们最常见的苦恼便是:得到鱼,舍不得熊掌,得到熊掌,舍不得鱼。 最大的取舍是对成功与荣誉的取舍。人们追求成功犹如爬山。一个又一个山头的征服过程虽艰苦,但成功在望的鼓励使你提起勇气继续攀援,这是“取”的过程。但当你到达峰顶,备享殊荣之时,也就是你准备功成身退之日。这一番“舍”更需智慧与勇气。 另一种“舍”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舍。尽力而为是“取”的最高原则。发觉此事与己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之道,这也是一种“舍”。 ---- 幻灯片 4修身名句  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十月之交》  赏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 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赏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 幻灯片 5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赏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赏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这是孔子要求人们加强自我修养的名句。任何人,不管出身多么高贵,受过的教育多么良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 幻灯片 6知识卡片 一、作家作品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 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同年, 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 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 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5年主动 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56年调 青海省文联。1957年被错划为右 派,此后从事农垦。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被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为一级作家。2000年3月23日,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 1980年,长诗《大山的囚徒》在《诗刊》元月号发表,立即引起了中国诗坛的关注。随后有长诗《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哈拉库图》等问世。 ---- 幻灯片 7二、写作背景 《河床》记录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 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 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像。这些诗从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该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及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 ---- 幻灯片 8 三、审美视窗 夜读昌耀 必须选择一种姿势,选择一种适合仰望而不至于震断头颅的姿势;必须折叠一把椅子,折叠自己饱含钙质的骨骼成一把千载石凳而后稳坐。最怕倾斜,倾斜是一种危险的向度。将坍塌如一地废铁,别无选择。 否则,请捂紧你灌满靡靡之音的耳朵,那泛着金质的金戈铁马之声正穿破汗漫时空的片片鳞甲将震裂你薄如蝉翼的耳 膜。否则,请关闭你织满欲望血丝的双眸,那混沌如天地之始不再黑白分明的双眸怎敢与九天云外搏击长空的鹰鹫之阴鸷目光对视。哪怕片刻,毁灭终将注定。 ---- 幻灯片 9谁说如今没有黄钟大吕,铜板铁琶?那是因为我们不屑抑或不敢聆听精神的呐喊以及灵魂的杀伐;谁说如今没有独立特行,苦吟圣咏?那是因为我们将心灵与情感在钢筋水泥中已囚禁得太深太久。什么是空谷足音,什么是雪泥鸿爪,什么是荒原孤魂。今夜,我似懂非懂;今夜,我非懂似懂。 你是谁,你可是踌躇于西域大漠的一介红袍僧人?眼前,燃烧着血酒一样的夕阳连同血酒一样的悲壮;身后,拖曳着叹息般悠长的影子连同影子般悠长的叹息。你是谁,你可是追寻黄帝舟车的孤独浪子抑或精神囚徒?左脚海角,右脚天涯,鸟瞰死寂,回首苍茫。你是谁,你可是茫茫高原燃烧的一束磷火的幽蓝?噼啪爆响的竟是骨骼之偈语与灵魂之梦呓。传说传奇迎风绽放,神话童话应节起舞。你是谁,你可是半烛残香燃起的袅袅青烟?你可是古寺千年敲响的声声清寒?你是谁,你可是深埋于地核的箭镞,已锈迹斑斑?你可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嗥,正摇撼荒原?……你是谁,我的昌耀?你是谁,西部的昌耀?你是谁,中国的昌耀? ---- 幻灯片 10答案 yú lì mèi bǒ qiánɡ xuàn yūn jù zhī ---- 幻灯片 11答案 城堡 煲粥 褒奖 堤坡 提拔 醍醐灌顶 屹立 迄今 起讫 ---- 幻灯片 12三、近义辨析 1.流连·留恋 两个词都有“舍不得”的意思。“流连”和“留恋”都是指舍不得离开。“流连”,使用的对象为名胜风景;“留恋”,使用的对象为祖国、故乡、母校、亲人、生命等。 例句:①小镇不大,但景色怡人,真的让人________忘 返。 ②老屋已经被拆除、推平,没有一点让人________的了。 答案 ①流连 ②留恋 ---- 幻灯片 132.不止·不只 “不止”,连续不停;超过某个数量或范围。“不只”,不仅,一般和“而且”“也”连用。如:河水不只可以灌溉,而且可以用来发电。 例句:①他________60岁。 ②床幔________为解风情,还能营造轻松居家气氛。 答案 ①不止 ②不只 ---- 幻灯片 14答案 1.片刻,极短的时间。 2.像游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着向前行。 3.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 4.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 幻灯片 15主旨归纳 《河床》以“滋润的河床”、“干枯的河床”、“浩荡的河床”、“纵的河床”、“横的河床”,“屈曲的”、“下陷的”、“切开的”河床,有着“众水”的河床等众多的意象来表现河床的雄性之美,以及“他”博爱的襟怀,无限的富贵,悠久的历史。“他”饱经沧桑而又充满了生命的原力,表现出作者对雄性之美与阳刚之美的追求和赞美。 ---- 幻灯片 16 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 提示 诗人写出了河床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还用其多彩的诗笔描绘出河床外在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的性格特征。 地域特征是它来自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形态特征表现为:宽阔浩荡(“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有时滋润(“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有时干枯(“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沟壑纵横(“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性格特征表现为:坚实宽厚(“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雄性美(“我拓荒千里”)、富有使命感(“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博爱(“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 幻灯片 17 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 ---- 幻灯片 18提示  ---- 幻灯片 19---- 幻灯片 20高考考点链接 三种人称的作用和优点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 第一人称的作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 写。 第三人称的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 幻灯片 21第二人称的作用: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使读者认为这里所描述的一切都是作者亲历的。 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 幻灯片 22见Word版活页训练 ---- 幻灯片 23一、文本审美 1.通篇的拟人、连续的排比和比喻,使诗歌的意象鲜明生动,诗歌的气势粗犷有力,抒情淋漓尽致,充盈着壮阔雄浑、神秘沧桑的阳刚之美。例如:“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一系列的排比和比喻在拟人的驾驭下,如狂风骤雨,以不可抵挡之势,汹涌而来,阳刚而又大气磅礴,表现了诗人赞誉的雄性之美。 ---- 幻灯片 24 2.古典与现代语言的有机结合。本诗的语言气势峥嵘,雄浑有力,长短有致,在现代语言的奔放自由之中又可见古典语言的传统雅致,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语言充满了一种矛盾的张力,使它和诗歌的精神更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例如,“我的令名如雷贯耳”“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 ---- 幻灯片 25二、写作迁移 昌耀的《河床》,以辐射性的构思,无限伸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黄河源河床的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的形象。诗人的思绪纷纷扬扬,但又都像辐条一样紧紧地辐辏在所咏唱的核心意象河床上,这就避免了由于庞杂给人造成的审美疲劳,同时又获得了“真力弥满,万象在 旁”的审美享受。 请就本诗的巧妙抒情手法和独特的意象构成写一段文 字,300字左右。 ---- 幻灯片 26示例:这首诗,通篇采用了“自述”的形式,诗人代替河床发言,这就避免了我们读诗时“隔”的感觉,也避免了我们已经不感到新鲜的“母亲”呀、“摇篮”呀之类的肤浅的赞美。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第一行“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时,从审美心理上就已经与河床成为一体了,审美距离也随着诗歌感性的递进而递进,直至消失。这正是诗人巧妙的抒情手法的成功。另外,这首诗的意象构成也是十分独特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显得既不拥塞又不空洞。实的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等,给人以具体的视觉刺激。虚的如“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我是父亲”“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是眩晕的飓风”“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等,给人以空洞虚幻的美感。读这样的诗,我们感到的不是什么画面,而是具有质感、有体积感的河床本身。 ---- 幻灯片 27---- 幻灯片 28一株行走的草 简 嫃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来到广阔的草原上,被细微的声 音吸引。 那是自草原底层所发出的,牧草 舒络筋骨的声音;也是被风吹袭时, 草尖与游云相互拥舞的声音。那是人声交错的世界里听不到的微语,人的眼眸与耳识总是停伫在尘世的荣华上,遗忘了草原上有更深奥的交谈。 ---- 幻灯片 29我逐渐明了,其实人世的生灭故事早已蕴涵在大自然的荣枯里,默默地对人们展示这一切,预告生生不息,也提挈流水落花。人必须穷尽一生之精神才能彻悟,但对这草原上的每一棵草而言,春萌秋萎,即具足一生。人没有理由夸示自己生命的长度,人不如一株草,无所求地萌发,无所怨悔地凋萎,吮吸一株草该吮吸的水分与阳光,占一株草该占的土地,尽它该尽的责任,而后化泥,成全明年春天将萌生的草芽。 众草皆如此,才有草原。 我不断追寻,哪里能让我更沉稳,哪里可以教我更流 畅;在熙扰的世间,却不断失望。才知道我所企盼的,众山众水早已时时对我招引,只是我眼拙了。山的沉稳,成就了水的流畅,水的宽宏大量,哺育了平野人家、草原牛羊。 ---- 幻灯片 30如果田舍旁的稻花曾经纾解我的心,不仅是勤奋的庄稼人让它们如此,更是平野与流水让它们如此。如果,深山里的松涛曾经安慰我,那是山的胸襟让它如此。如果桃花的开落曾经换来我的咏叹,我必须感恩,是山、水、花、鸟共同完成的伦理,替我解去身上的捆绳。 我不曾看到一座单独的山,山的族群合力镇住大地;也不曾看到一条孤单的河,水的千手千足皆要求会合。不曾有过不凋萎的桃花,它们恪守生灭的法则,让四季与土地完成故事。 荣,是本分的;枯,也是本分。 ---- 幻灯片 31在我眼前的草原,无疑地也是天地伦常的一部分。吸引我的这一幅和谐,乃是天无心地苍茫着,山无心地盘坐着,草原无心地拂动着,牛羊无心地啮食着,而我无心地观照着。 此时的我,既是山里的一块岩,也是天上游动的云;是草的半茎,也是牛羊身上的汗毛。 人不能自外于山水,当我再次启程,我是一株行走的草,替仍旧耽溺在红尘里的我,招魂。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