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开卷有益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辞上,就出现了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格;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诗经》,用到的修辞格多达二十七个。现代汉语的修辞格更是大大地丰富多样起来,而且还不断出现新兴的修辞格。可以说,我们的国度是一个善于修辞的文明国度。 ---- 幻灯片 2 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名句赏读 ---- 幻灯片 3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 幻灯片 4语林撷英 邻近·临近 都有“靠近”的意思。“邻近”指甲、乙两处所在空间上相邻,有名词用法;“临近”指逐渐接近,无名词用法。 例句1: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邻近。 例句2:新学校临近高山,校屋前后各处是树,同学又多,当然十分有趣。 ---- 幻灯片 5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前者指彼此间的喜忧、祸福互相关联,利害一致,侧重于客观存在的关系;后者指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于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 例句1:汉人满人,不啻同处一室,休戚相关,不能歧异。 例句2: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 幻灯片 6课题链接 1.常见辞格运用注意问题 (1)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拟 应切合事物本身的特征。例如可以说“大河呜咽”,不能说“大河垂泪”。 ---- 幻灯片 7(3)借代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4)夸张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 幻灯片 8(5)对偶 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对仗整齐,而以辞害意。 (6)排比 ①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不少于三个。②内容相关。③语气一致。 (7)反复 反复部分的语句必须相同。 (8)设问与反问 设问必须有问有答。反问一要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二要用否定方式表示肯定。 ---- 幻灯片 9 (1)比喻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 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 (3)借代 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4)夸张 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2.常见辞格的修辞效果 ---- 幻灯片 10(5)对偶 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6)排比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说理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7)反复 ①用于说理,起强调作用;②抒情写景,感染力强;③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8)设问与反问 ①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并使语言较直陈富于变化。 ②反问, 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 幻灯片 11 1.下面是两副地名对联,第①副出自抗日战争胜利时的报刊,第②副出自春节联欢晚会。请你说说这两副对联在表意和修辞上有什么精妙之处。 ①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②天山美景乌鲁木齐,雪域圣地扎西德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作业 ---- 幻灯片 12 第①副对联放到当年抗日战争胜利的背景中,就可以看出这副对联的含义:中国胜利地打败日本,南京重新庆祝成为首都。上下两联均采用了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实在是一副耐人寻味的妙联。第②副是一副来自西藏和新疆的春联。首先春联选择了两地天然地理环境作为主题,“雪域圣地”与“天山美景”的开场无需多言,就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扎西德勒”对“乌鲁木齐”无论是音韵上还是意义上都是工整的,两者采取了相同的联想方式,即追求译音背后的意义。藏历新年人们见面时都要说“扎西德勒”,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而“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维族语的意思是“优美的牧场”,两个四字格的音译词都有美好的祝愿在其中。 答案 ---- 幻灯片 132.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形式都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请看看下面这些成语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格,分析一下修辞格对于成语表达的作用。 大笔如椽  味同嚼蜡  枪林弹雨  字字珠玑 冰消瓦解  鳞次栉比  排山倒海  羊肠小道 大动干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14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成语修辞格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 答案 成语中的修辞手法:大笔如椽(比喻/明喻),味同嚼蜡(比喻/明喻),枪林弹雨(比喻/暗喻),字字珠玑(比喻/暗喻),冰消瓦解(比喻/借喻),鳞次栉比(比喻/借喻),排山倒海(夸张),羊肠小道(夸张),大动干戈(借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偶、比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偶、比喻)。 ---- 幻灯片 153.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请说出下面一些诗句各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幻灯片 16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运用的分析,加强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 ---- 幻灯片 17  ①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格,“晴”实指晴雨的“晴”,暗指恋情的“情”,起一语双关之效。 ②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格,“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都是用来比喻满腹“闲愁”的,而这些喻体之间又是以排比的方式排列在一起的。 ③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格,“三千丈”的白发是夸张,把“愁”比作白发,“三千丈”又很形象地表现了“愁”之深重。 ④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格,把“梁上燕”和“水中鸥”当作人来写,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和形态。 答案 ---- 幻灯片 184.判断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 幻灯片 19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解析 从B项的意思看,后一个“巴金”是指巴金本人,而不是指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前一个巴金是指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其余各句的解释正确。 答案 B ---- 幻灯片 205.下面8个诗句组成对联,请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  )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  ②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水淡性泊是我师  ④望帝春心托杜鹃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⑥竹直心虚乃吾友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  ⑧千树万树梨花开 A.⑦⑧/⑤②      B.①④/③⑥ C.⑤②/③⑥ D.③⑥/ ⑦⑧ ---- 幻灯片 21解析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②白铁无辜铸佞臣,“青山”对“白铁”,“有幸”对“无辜”,“埋忠骨”对“铸佞臣”。③水淡性泊是我师,⑥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竹直”相对,“性泊”、“心虚”相对,“我师”、“吾友”相对。其他的组合不正确。 答案 C ---- 幻灯片 22 1.修辞格大致可分为几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修辞格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一类是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 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包括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等。 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包括对偶、排比、反复、回环、顶真、粘连、镶嵌等。 一、问题讨论 ---- 幻灯片 232.象征和借喻有何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词,但象征的象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也很难补出被象征物。 ---- 幻灯片 24---- 幻灯片 25 (1)夸张:“说过头” 夸张也就是故意“说过头话”。夸张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式,也常跟比喻结合起来使用。例如李白的著名诗句“白发三千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都算得极尽夸张之事。夸张当然不是有意说假话,而是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起到源于真实、超出真实以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既然夸张是言过其实,所以不一定只是“夸大”,也包括“缩小”。前一类的例子如茅盾《子夜》:“(她站在暗处不动)满身是耳朵,满身是眼睛。”后一类的例子如赵树理《三里湾》:“(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孙犁《荷花淀》:“(战士们)半眼也没看她们。” 三、相关知识 1.其他着眼于意义的修辞格 ---- 幻灯片 26夸张的妙处就在于说的虽不是事实,但却能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和联想,增添了语言表达的轻松色彩。 (2)双关:“一是二” 双关字面上就是有两个意思,不过这两个意思是言在此意在彼,没有明说的意思反倒是主要的。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这一方法。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是使用双关手法的经典。双关主要是利用了汉语中多义词多、同音词多的特点。利用多义词造成的双关叫作“语义双关”,利用同音词造成的双关叫作“语音(谐音)双关”。 ---- 幻灯片 27前一类语义双关的例子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夜正长,路也正长。”其中的“夜”实际指黑暗的社会,“路”实际指人生之路。后一类语音双关的例子就更多了。歇后语大多是语音双关。再如相声里面有一段:“——你说我像皇帝还是像太后?——你是太后(厚),脸皮太厚。”这里就巧妙地利用了语音双关。 适当地运用双关,可以收到寓意深沉、耐人寻味的效果。比如鲁迅自叙“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毛泽东的诗句“一唱雄鸡天下白”,都表现了丰富的哲理或特殊的情感。巧妙地运用双关,也能使表达更具特色。 ---- 幻灯片 28 (1)顶真:“上递下接,首尾蝉联” 顶真,顾名思义,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例如《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巧妙利用顶真可以给人一种繁弦急管之感。例如《愚公移山》中“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顶真,把世世代代的家族繁衍和移山的信念表达得十分强烈。 2.其他着眼于形式的修辞格 ---- 幻灯片 29(2)回环:“甲乙乙甲,瞻前顾后” 回环,就是前后句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只不过颠倒了位置。例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曹禺《王昭君》:“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回环的特点,即:“甲-乙,乙-甲。”这种修辞方式通过回环反复的形式,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的相互依存或者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以加深读者、听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 幻灯片 30 这是教材中提及但未作解说的修辞格。镶嵌就是在语句中加入其他的词语。又分两类:有时为了把话说得舒缓些或者郑重些,故意加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来衬托重要的字,以加虚词和数字为最常见。例如:“冤哉枉也、其容其易、既雅且静、堂哉皇哉、瞎三话四、歪七扭八、五光十色。”另一类把能表达内心真情实意的词语巧妙地、天衣无缝地嵌进诗文中去。《水浒传》第六十四回的一首诗也运用了这种修辞:“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把嵌入每句诗中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芦(卢)俊义反”,赚得卢俊义上山入伙。 3.镶嵌。 ---- 幻灯片 31 这是教材中提及但未作解说的修辞格。摹绘就是摹写对事物的各种感觉。生活的景象丰富多彩,事物的情况纷繁复杂,文章写得好,就应该把生活景象的色彩、声音,把人们对事物情状的具体感受如实地反映出来,做到“有声有色”。对事物的摹绘可以是摹声、摹色、摹形、摹状。 4.摹绘。 ---- 幻灯片 32单击此处进入 训练落实篇 ---- 幻灯片 33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文章之所以使用修辞,是为了叙事、状物、说理更加生动形象,更加通俗易懂。因此,修辞手法的运用只是辅,文章的主旨表达才是主。 联系我们的生活进行思考,实际上就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请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写一篇文章。 【角度】 ---- 幻灯片 34【示例】 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叶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这是因为背景的不同而使得露珠有了不同的色彩,但实质上它就是一颗普普通通的露珠。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日常生活当中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然而牛顿却由此引发了“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并因此深入地研究,推理,最终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产生,其本质是万有引力的吸引而造成的。 ---- 幻灯片 35古代,人们看见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阳却是东升西落。由此现象而产生了“天圆地方”的假说。哥伦布环海旅行之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地球是圆的,是一个球体。原来,“天圆地方”的表象是错误的,而地球是一个球体才是本质。 有许多年轻人非常羡慕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因为他们有众多的追求者以及喜爱者。因此这些年轻人也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明星,受人追捧。然而他们只看到了明星们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却不曾想过舞台之下,众多的明星所付出的努力,流下的汗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名副其实的。 ---- 幻灯片 36美丽的外表并不一定有美丽的内在。苹果落地的表象蕴藏着万有引力定律的奥妙;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并非“天圆地方”;台上的光辉,台下的汗水……透过生活中种种的表现,认识其本质的真象,这能够令我们更清晰更明智地认知世界。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