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一节 立 意 第十九章 写 作 ---- 幻灯片 2一、高考作文创新立意“四法” (一)高屋建瓴法 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 ---- 幻灯片 31.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无缘,所以,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立意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 ---- 幻灯片 4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地球→宇宙.如2011年江苏卷“拒绝平庸”,我们不写自己拒绝平庸而写民族要拒绝平庸. 2.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 ---- 幻灯片 5发散思维的实质是展开丰富地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 “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在、将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 ---- 幻灯片 6(二)多角度立意法 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审视、认识客观事物,从而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评论问题等.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尽管高考作文的主题是唯一的,但是只要巧妙转换立意角度来表现,会令人眼前一亮. ---- 幻灯片 7如变一般性的歌颂为思考,寄以远虑;或从人文角度来批判,表达忧思;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纵论价值;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表述,推因析果.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立体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运用熟练,便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常用立意法有以下三种: ---- 幻灯片 81.顺向立意法 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如以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为话题,如果单去批评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而骗人,不可能得高分,但从以下几方面去立意就大不一样了: ---- 幻灯片 9①批评齐宣王管理制度不严和“大锅饭”制度;②评说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是因为没有考核制度;③批评乐队里老好人多,怕得罪人;④赞赏齐泯王善于改革,措施有力. 2.逆向立意法 也称“反弹琵琶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 ---- 幻灯片 103.辩证立意法 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 如论述学习“苦与乐”,一般同学会说学习是苦的,只有先吃苦然后才会快乐. ---- 幻灯片 11“换一种眼光”呢?对“苦与乐”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认为苦的事,有人却乐此不疲;有人认为乐的事,有人却认为苦不堪言.这样认识立意就会比前一种观点更高一筹. ---- 幻灯片 12 (三)虚实相生法 1.由实入虚法 所谓“实”,指提供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和情理.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虚”指抽象地写. ---- 幻灯片 13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如: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 ---- 幻灯片 14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由实入虚法. ---- 幻灯片 15虚写与实写,是相反相成、相辅相生的.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因想象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时,实因虚更见 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背景开阔、包蕴丰富. ---- 幻灯片 162.由虚入实法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2011年安徽卷“时间在流逝”.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去写“时间在流逝”的问题,其效果恐怕不会好,这就需要用由虚入实法. ---- 幻灯片 17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成长和对生命的感悟来体现时间的流逝,化虚为实,找到切入点,写起来就容易多了.运用这种技法应注意:先发散,后聚合.在准确审清原意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展开丰富地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 ---- 幻灯片 18 (四)借象传意法 借象传意,就是作者把文章主旨和浓厚的感情寓于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描写叙述之中,而不是明显地、生硬地直接说出.这种方法在写作动机上,是作者从客观事物或事件中悟出了某种道理,产生了某种情感,从而形诸文字.它往往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 幻灯片 19借助联想与想象的作用,通过熟悉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状摹,表现生疏的、抽象的、社会的东西,从而形成象征性的手法,展示出象征性的某种哲理意义,使主旨深远,寄意深刻,给人深省、深味,接受启迪,得到教益. 这便是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表现手法, ---- 幻灯片 20其常常采用委婉、曲折、含蓄的写法,去体现深刻的哲理,寄寓长远的旨意.运用象征手法,必须紧扣这种联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象征体的具体描写中.同时,要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接近处,展开对形象的深层次联想,对所状写的事物进行创造性想象.最后,要选好象征物, ---- 幻灯片 21充分显示象征物的本质审美属性,处理好点睛之笔.这样,就可以构成一种诗的意境,使形象生动、思想蕴藉、感情真挚,让整个作品富于哲理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感染力,显示出一种含蓄美,从而有力地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因此,这种文章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起来感到含蓄、生动,富于哲理、意味深远. ---- 幻灯片 22二、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多则材料的作文,由于它具有容量大、条件多、组合关系复杂等特点,所以在审题上,较之单则材料难度要大得多;而在方法上,和单则材料也有较大的不同.对于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应注意以下几点: ---- 幻灯片 23首先,应运用单则材料审题的方法,认真地分析每一则材料,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 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不可能互不相干,总是在某一点上,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因此,多则材料的审题, ---- 幻灯片 24就是要运用多种方法(求同、求异、综合、辩证),去分析材料,找出几则材料组合的“内在联系”点,作为作文的立论点. ---- 幻灯片 251.求同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点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再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 幻灯片 26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何者?水土异也. ③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地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也. ---- 幻灯片 27【解析】 我们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第一则材料比喻说明客观环境会使人发生变化;第二则材料指出水土等客观条件可以使植物生长发生变化,比喻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第三则材料是说环境对学语言的影响.共同点可归纳为:客观环境对人有巨大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便是这组材料的立论点. ---- 幻灯片 282.求异分析法 此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作文立意的所在. ---- 幻灯片 29 为下列一组材料,提炼观点或主旨. ①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省一根火柴的价值给我,那么我就是拥有几十万元的富翁了. ②有人想,如果我能给全国每个人都做出一根火柴的价值的贡献,那么我的一生就是最有价值的了. ---- 幻灯片 30【解析】 第一则材料的内涵是揭露一些人只想向别人索取的贪欲;第二则材料则是赞扬那种把奉献当作人生的最大价值的精神境界.一则是索取,一则是奉献,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们可将它作对比立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 幻灯片 313.综合分析法 有的多则材料中各则材料的内涵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却都有片面的一面,如果偏执于一点立论,文章势必片面而缺乏说服力.对这类材料,就应该用综合法,将各则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或主旨来作文. ---- 幻灯片 32 甲说:“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所以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仍应发扬光大.” 乙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靠勤劳仅仅能温饱,要致富,必须依靠科技,高科技=高效益,这是致富的公 式.” ---- 幻灯片 33【解析】 以此材料作文,许多作文说理偏颇,难以令人信服.究其原因,是由于审题立意时未能摸清命题意图,只偏执一方,而不顾及另一方.甲的观点是不错的,离开了勤劳何谈致富;乙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仅靠勤奋而无高科技,事实证明是不能致富的. ---- 幻灯片 34但细加分析不难发现,甲乙双方的观点都不够全面,只有将两者综合起来才全面:致富必须靠勤劳和高科技的有机结合. ---- 幻灯片 354.辩证分析法 此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互对立,且各则材料的观点都有道理,却又都不全正确.对这类材料,不能简单地肯定某则材料的观点,或否定某则材料的观点,而应作辩证分析,归纳出一个辩证的观点或主旨作为作文的论点或中心.当然论述时应突出一个方面,不能平均使用笔墨. ---- 幻灯片 36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幻灯片 37【解析】 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显然是对立的.第一则材料说明客观环境的作用;第二则材料说明人有主观能动性.这两种观点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虽然都有道理,但从哲学高度看,两者都有些片面.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可以归纳为: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性.作文可据此立论. ---- 幻灯片 38以上所述的几种方法,有时往往要综合起来运用,因为材料的组合关系,有时往往几种关系兼有. ---- 幻灯片 39 真题再现 (2011·高考江西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 幻灯片 40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是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幻灯片 41满分示例 乐在家中 2011江西考生 父亲,深沉寂静的爱,稳如泰山;母亲,唠唠叨叨的爱,暖在心底;弟弟,可爱顽皮的爱,乐在心中. 一日,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到家,阴沉着脸, ---- 幻灯片 42眼睛瞪着一面雪白的墙.正在炒菜的父亲见我半天没有动静,便自顾自地唱起了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唱完后,又自言自语道:“知了都开心地叫着夏天,儿童们都期盼着放学,怎么你……”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我打断,我气愤地嚷道:“做学生就是烦, ---- 幻灯片 43整天考试做试卷!”话音刚落,我就听到厨房里传来一阵笑声:“是不是你做的试卷又出了一道同样的难题,而你又像上次一样不会做?”我心中暗暗佩服父亲的猜测竟如此准确,走到客厅,他正端着一碗豆腐清汤走过来,对我说:“一个人大凡肯虚心接受教训,并且认真改错,成功的希望总是会有的,小如做菜, ---- 幻灯片 44大如治国齐家,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也不再抱怨,走上前拿着汤勺尝了一口清汤,顿一顿,转忧为喜道:“老爸,你做的汤比上次的清淡多了,这次恐怕要‘挨’老妈的表扬了……” 在我心情烦乱的时候,父亲总能让我乐起来.他的爱,教会我乐观处事,积极做人. “谁又在背地里讲我的坏话……” ---- 幻灯片 45步入更年期的妈妈,一天比一天唠叨.看完电视剧的妈妈扭头对我说:“刚才跟你说了一堆话,你连吱都不吱一声……”我见状,心中顿时一阵喜悦,马上回了一句:“吱——”这时的她,气不打一处来,又开始絮絮叨叨,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对她这种口水炮弹,我早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偷偷地给爸爸模仿过妈妈的表情. ---- 幻灯片 46我很开心有这样一位关心儿女比关心自己多一万倍的妈妈,心中无限温暖.我常和弟弟一起听着她唠叨完东家,又唠叨西家……简直比看《新闻30分》还有趣,我的烦恼、郁闷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感谢母亲,给我温暖的感觉,让我敞开心扉,快乐油然而生. ---- 幻灯片 47弟弟与我相差一岁,个头却比我高整整一个脑袋. .他有时见我心情烦躁,就会抓只昆虫扔到我的书上.我先是被吓一跳,接着怒目而视,不出3秒,我们立刻打得不可开交.结果肯定是他占上风,因为他知道我最怕痒,便直挠我的胳肢窝,弄得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还手又没力气,最后只得喘着粗气求饶, ---- 幻灯片 48这才发现原来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舒畅了很多.等我明白弟弟的用意后,我俩目光相撞,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家中有一个这么善解人意又可爱顽皮的弟弟,心中怎么还会有阴霾呢? 父亲,深沉寂静的爱,稳如泰山,教会我乐观处事;母亲,唠唠叨叨的爱,暖在心底,教会我放松心情; ---- 幻灯片 49弟弟,可爱顽皮的爱,乐在心中,教会我笑对困难.乐在家中,我在家里享受着这种温馨无边的“乐”! ---- 幻灯片 50名师点评 这一篇直接表现亲情之乐的记叙文,有两大鲜明的特点:一是内容真实自然,充满温馨的亲情.作者分别选择与父亲、母亲、弟弟的三个生活片段进行描写,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家庭亲情对“我”的影响和给“我”带来的快乐.人物对话生动幽默,既富有生活气息, ---- 幻灯片 51又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二是构思新颖,结构精巧.首尾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从内容上集中揭示文章主旨,开篇点题,结尾升华;又从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首尾照应的作用. ---- 幻灯片 52阅卷报告 一、评阅要求与评分等级 今年高考,江西省的作文由以往的60分改为50分.与往年一样在电脑上阅卷,每份试卷都随机由两个老师改,分数差值在5分以下的取平均数,超过5分(含5分),则由第三个老师评阅. ---- 幻灯片 53三评分数和前两个分数中比较接近的一个差值在5分以下的,取这两个的平均数,超过5分(含5分)的,由专家组最后仲裁该试卷的分数.在具体的评阅操作中,有六个评分等级:①25分以下:作文中没有“三乐选一乐”而另起炉灶的,或“三乐”全部收入文中的,或字数少于500字的,皆在25分以下;②25分~30分: ---- 幻灯片 54情况同①,但字数在500字~700字之间而结构完整的.③30分~35分:写“三乐”中的“一乐”,未突出“乐”,主题、结构、语言一般的.④35分~40分:写“三乐”中的“一乐”,未突出“乐”,主题比较集中或明确,事例基本恰当,或有恰当事例而没有分析,结构与语言尚可的. ---- 幻灯片 55⑤40分~45分:写“三乐”中的“一乐”,点出“乐”,但没有突出“乐”,结构、语言不错的.⑥45分~50分:围绕“乐”来写,主旨集中,观点鲜明,结构精致,语言优美的.客观地讲,这些评分细则应该是非常公正公平的,并非是传说中的“屠宰场”. ---- 幻灯片 56二、三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次阅卷所批阅的作文中,基本上不存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但偏题或跑题的作文很多,普遍存在下面三种问题: 一是大谈父母如何关爱自己.有的甚至罗列几件感人的事就匆匆结束,缺乏适当的议论抒情,此类作文评分一般在35分左右. ---- 幻灯片 57二是没有突出“乐”的主题.这些作文单纯地罗列一些“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事例,如屈原投江、陶潜归隐、李白远游、苏轼被贬、苏武不屈节、文天祥拒降、林则徐禁烟等,而不去分析他们的举动为什么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他们的举动又带来哪些(或为什么有)“乐”.这类作文一般在45分以下. ---- 幻灯片 58三是教育之乐的概念不清,导致写作方向出错.很多考生把教育之乐(教师之乐)错误地理解为学生求学或学习知识的乐趣,把英才当做天才或精英.有的考生写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成才或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有的考生回忆自己求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 ---- 幻灯片 59有的考生甚至怀念自己的小学或初中老师如何关心自己,这些都属于跑题作文,得分都在及格分(30分)以下. ---- 幻灯片 60三、满分的理由与体会 满分作文并非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笔者随机挑了20篇满分作文进行研究,有如下体会:①优美的书写与整洁的卷面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满分作文的阅卷时间均在120秒以上,而那些书写潦草、卷面脏乱差的作文,常常以30分左右的成绩被“秒杀”,实在可惜! ---- 幻灯片 61②正确的立意与新颖的标题让阅卷老师顿生好感.诸如“扯上快乐的衣角”“无愧于天地,自得其乐”等.③优美的语言与严谨思辨的分析让阅卷老师高分切入.④完整的结构与响亮的结尾让阅卷老师坚定“加码”. ---- 幻灯片 62---- 幻灯片 63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