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十三 沂水春风 ---- 幻灯片 2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美文佳作欣赏 十三 沂水春风 诗海探珠 ---- 幻灯片 3满江红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幻灯片 4【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 【思考】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 幻灯片 5---- 幻灯片 6希,通“稀”,稀疏 莫,通“暮”,傍晚 与,通“欤”,吗 ---- 幻灯片 7至于 或者 往,到……去 ---- 幻灯片 8赞成 给 和、跟 正道,指是非准则 正,副词 一边,一面 ---- 幻灯片 9介词,因为 介词,用 介词,按照 接着 按照 依靠 ---- 幻灯片 10使动用法,使……富足 名词用作动词,吹风 名词用作动词,走在后面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事、大事 名词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 名词作动词,弹奏 ---- 幻灯片 11指古代军队组织 指诸侯会盟 ---- 幻灯片 12六、特殊句式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吾知也 ____________ ③则何以哉 ____________ ④为国以礼 ________________ ⑤可使有勇 ________ ⑥异乎三子者之撰 ________________ ⑦加之以师旅 ________________ 介词结构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 幻灯片 13七、名句默写 ①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 __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莫春者, __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__________,咏而归。 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春服既成 风乎舞雩 ---- 幻灯片 14[文脉·探究] 1.本文是如何刻画孔子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的? 【提示】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他性情粗犷,率真,常常当面批评孔子,孔子也经常批评他。但孔子对子路评价很高,认为他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所以,孔子话音刚落,子路就急忙抢先发言。从“率尔而对”可见子路直爽性急的秉性。而冉有、公西华则能从“夫子哂之”中隐隐感到老师的态度,回答得特别谦和。文中虽 ---- 幻灯片 15无一词写两人动作,但从“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的叙述中,可以想见两人谨慎和缓的神情。曾皙是曾参的父亲,年龄可能略小于子路。大家畅谈思想时,他是边鼓瑟边听着。当孔子要他谈谈时,他才“舍瑟而作”,侃侃而谈。短短几句话,千年后仍让我们想起他超脱的思想,持重的举止,高雅清华的风度。 ---- 幻灯片 162.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对子路的“不让”应如何理解? 【提示】 “夫子哂之”说明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有些不满意。其原因是:一是说大话;二是不虚心,这与孔子“礼”的主张一致。事实上,子路其人是有才能的,他说自己能治理“千乘之国”并没有说大话;子路也是个虚心好学的人。由此可见,孔子批评子路“其言不让”是一时之见,他“哂”子路也不大符合他自己倡导的循循善诱的原则,可能存有某种成见。可见,对子路的为人,应用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孔子一人说了算。 ---- 幻灯片 173.如何理解“莫春者……咏而归“这段话的含意? 【提示】 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但却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与点也!”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向。但人生理想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子路、 ---- 幻灯片 18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曾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 ---- 幻灯片 194.文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形象? 【名师点拨】 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 幻灯片 205.这篇文章在人物语言上有何特点? 【名师点拨】 文章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准确传神。写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既平和亲切,又不失长者之风。而写四个学生,更是个性鲜明:子路的“率尔”而言,冉有的谦恭作答,公西华的谨慎小心,栩栩如生,绝不雷同。尤其是对曾皙的描写,先是“舍瑟而作”,表示“异乎三子者之撰”,在老师的鼓励下才说出自己的与前面三人截然不同的志向:不求高堂显尊,却愿走进大自然,怡情养性,表现了他淡泊高洁的志趣。通过人物的言行生动的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是这篇文章描写人物的一大特点。 ---- 幻灯片 21[细剖·深析] [楼主] 孔子为什么要说“吾与点也”?谈谈你的看法。 [沙发] 从孔子对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态度看。《侍坐》章记载,在子路言志之后,“夫子哂之”。一“哂”一“与”态度截然不同。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呢?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幻灯片 22子路讲自己能治理千乘之国,是不谦虚的。如果曾点致力于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岂不是更不谦虚吗?果真如此,孔子就不会“与点”,而只会笑点,可见孔子“与点”,并非因为曾点有济世之大志。 ---- 幻灯片 23[板凳] 从曾点与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内容看。子路志在治“千乘之国”,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二三子之志虽有骄谦之分,却无本质的区别,都是志在为政。孔子也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而曾点自称“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曾点志在为政,那么曾点之志何以“异乎三子者之撰”?可见,曾点是“不求为政”的。 ---- 幻灯片 24[三楼] 从《论语》其他篇章的有关记载看。《论语·公冶长》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说。”漆雕开“志于学道不欲进仕,……孔子见其不汲汲于荣禄,知其志道深,故喜悦也。”既然孔子喜欢漆雕开的“不欲求仕”,那么赞成曾点的“不求为政”也就并非偶然了。《公冶长》里的这段记载,正是《侍坐》章里孔子“与点”原因的注脚。 ---- 幻灯片 251.课内素材开发  孔子的治政之道 诚信是治政之道。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自取灭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说人民不信任政府,政府就无法立足。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这三项,让你去掉一项,你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首先去掉军备。子贡又 ---- 幻灯片 26问在两项中再去掉一项,还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因为没有粮食最多不过死亡,自古以来人就难免一死,而人民对政府没有了信心,政府就站不起来。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诚信为本”、“公信与责任”、“以民为本”等有关话题写作中。 ---- 幻灯片 272.鲜活素材速递  北大院长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 ---- 幻灯片 28记者看到,一些网友对饶毅落选深表惋惜。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方舟子对此也评论说:“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学术公信力”、“评判与标准”、“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有关话题写作中。 ---- 幻灯片 29---- 幻灯片 30一粒麦子 刘燕成 麦子是跟随父亲的那捆麦哨进城了的。 那一年的四月,父亲走了,他留给 我两册手抄歌本、一支唢呐和一捆 麦哨,我从千里外的老家将父亲留 给我的这些遗产带进了城里的家。 进城后,我将唢呐高高地搁置在了书橱里,两册 ---- 幻灯片 31手抄歌本也被我请人重新装订了一番,做得像书的模样,以便保存作永久的纪念,而那一捆麦哨,被妻丢进了阳台的花钵里,从此不再有人管她。 历经了半年的风吹雨打后,就到了秋末冬初,那捆麦哨竟然长出了一粒嫩绿的芽儿,在花钵里,正迎着窗外的冷风,猛烈地哆嗦。透过玻璃,从我的书房斜斜地望过去,正好可以看见那花钵里的麦芽,有一些冷丁的样子。那些废弃的书报、 ---- 幻灯片 32旧碗、拖鞋、破开了洞的棉袄,统统丢在阳台那边,花钵就是孤立在这些废弃物之中的。幸好时不时地可以招来一些淡冷的月光,柔柔地泼洒在阳台里。并且自从有了这一滴娇嫩的绿色后,我便开始慢慢地喜欢起这方小小的阳台来。 ---- 幻灯片 33开始那一阵子,看麦,是我起床后必做的一件事,见得那小小的生命之色一日比一日浓,叶片也一天比一天粗壮,渐渐地,还长出了秸秆,包裹在那鲜绿的叶片里,我的心不禁欢喜起来。我心想,这粒麦,她生命之血是来于父亲手心的,或许,她那根底泛白的麦壳上还留有父亲的手温,这些绿,或许就是从那温度里生长出来的。一如今日的我,是从往日的父亲的经脉中走出来的一样。把这粒柔弱的幼麦当做兄弟,每一日,给兄弟一些粮食,一些水,一些温和的态度,让她感受到兄长的关怀,而不是那些城里人的冷漠。我对妻说。 ---- 幻灯片 34冬日的阳光总是少得可怜,天气稍微转好的日子,也只是在中午方才见得厚厚的云层里那一个单薄的太阳影,稀薄的阳光,羸弱地从屋外的院坝上空穿过,然后从窗外的那棵百年梧桐的光秃秃的枝丫间轻轻地掠进了我的阳台,照着麦。然而没有多久,我便发觉我似乎和别人一样,每一日都在忙碌着什么,静不下片刻的心绪来。只有在周末的日子,方才抽得出身去看看那阳台上的麦儿,平日里,总有许多的事要做,总有一些有关甚至是无关的人事要得去面对和应付。所以,麦总是孤独地站在阳台的花钵里,虽然她绿绿地日渐坚强了起来,但毕竟是生长在这繁华的都市中央,千条巷,万条街,恐怕再也找不着如此的第二粒麦来的。 ---- 幻灯片 35那一年的深冬,大雪若棉花一般大而厚实,终于洋洋洒洒地飞舞着来到了人间,一些落在广场上,一些飘在院坝里,一些,似若真的长出了手一般,伸到了阳台里面来,厚厚地躺在花钵里,盖得麦儿见不了影。我突然就想起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我倒不是在期冀“枕着馒头睡”的充足和幸福,我只是在想,这般大的雪,倒是预兆了麦的一生好命。我到底是可以在来年的春天,看到这一粒沉甸甸的麦子的。我喜欢 ---- 幻灯片 36那些沉甸甸的收获的日子,我对收获总是怀揣着莫大的期待,我期盼着那一个丰收的季节很快就可以来临。并且,我想学着父亲,用收获后的麦秸做成唢呐哨,用这麦哨,像父亲那样吹一吹我很早就没有吹了的酒曲。那些往日熟悉的曲子,现在大概是忘记得差不多了的罢。 ---- 幻灯片 37我喜欢吹唢呐,小的时候就偷过父亲的唢呐,将麦秸,用滚水煮软,然后一小节一小节地剪下,做成麦哨。怕父亲发现,便躲到老屋背后那些僻远而幽深的峡谷里,坐在那绿油油的麦地上使劲地吹。若此种种的恶迹,倒是使我越来越像父亲了,即便我没父亲那样将唢呐吹的婉转动听,吹得人心欢畅,但我到底是没有丢掉父亲的这一门手艺。什么样的酒事,要吹什么样的唢呐:什么 ---- 幻灯片 38样的时辰,要吹什么样的曲调,这些我是烂熟于心了的。但是,山里人的唢呐,没了这小小的麦秸,没了麦哨,是怎么也不可能吹得出乐调来的。每年的每一个节日,少不了的是唢呐,唢呐少不了的是麦哨。所以,山里人的那些欢喜,那些快乐,一半是麦哨给带来的。 ---- 幻灯片 39春天悄悄来临的时候,这花钵里的麦粒就成熟了。金黄的叶,金黄秸秆,金黄的穗粒,即便是夜里,也泛着那丰产的喜气。然而这个时候,面对这沉甸甸的一棵麦,我的眼里总是含着泪水。当我从书柜里取出父亲的唢呐,当我抚摸着唢呐上的麦哨,我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麦哨声里的节日和节日里的村庄,我似若看见了往日的父亲。 我想,花钵里的麦,就让她兀自流浪在阳台上吧。如同父亲,让我一个人漂泊在这个城市。 ---- 幻灯片 40【赏评】 本文以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从麦哨四月进城,到半年后长出嫩绿的芽儿,再到冬日的成长,春天的成熟,记叙了麦子成长的全过程。在这成长的过程中,用“那一年的四月”“历经了半年的风吹雨打后”“那一年的深冬”“春天悄悄来临的时候”等表示时间的语句作为标志,文章过渡自然,眉目清晰,结构分明。在记叙麦子成长的同时,作者又插入了自己的联想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对儿时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城市孤独冷漠生活的厌倦等情感。作者以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并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有序地组织起来,杂而不乱,繁而有序。 ---- 幻灯片 41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