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 第一单元  第1课 荷塘月色 ---- 幻灯片 2---- 幻灯片 3jū xiè shà zhuì niǎo qiàn duó bān bó lénɡ pì hān wěnɡ fàn mí miǎo ---- 幻灯片 4chàn zhàn hé hè āi ái mài mò nínɡ nìnɡ cī chā chà chāi ---- 幻灯片 5嘻 嬉 熹 宛 婉 惋 惦 掂 拈 遮 庶 蔗 ---- 幻灯片 6推 催 崔 缕缕 褛 偻 悄悄 谐 偕 揩 肖 峭 ---- 幻灯片 7三、词语辨析 1.斑驳·斑斓 [辨析]“斑驳”指的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斑斓”是形容词,指灿烂多彩。 [例句](1)石板铺就的小路上,阳光温柔地洒下 的光影。 (2)北京时间2月19日,NBA球队“快船”主场迎战“马剌”,赛前“快船”出场仪式五彩 。 斑驳 斑斓 ---- 幻灯片 8 2.风流·风韵 [辨析]“风流”指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风韵”指①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②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 幻灯片 9 [例句](1)富有阳刚之气的F1赛车头盔和赛车服,穿在范冰冰身上,再配上她那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和一双美目,别有一番 。 (2)央视春晚,是电视晚会中的一个奇迹,拥有着13亿的观众。春晚30年,曾出现多少 人物? 风韵 风流 ---- 幻灯片 103.幽僻·偏僻 [辨析]“幽僻”指昏暗而僻静。“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例句](1)在高楼大厦间、 的小径里,朱自清故居显得清新雅致,这座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文学“博物馆”,让人感受到古朴之美。 (2)朱之文一鸣惊人,因为他,这个 的村庄变得像过大年一样热闹,千余名村民乐呵呵地迎接着各路媒体记者。 幽僻 偏僻 ---- 幻灯片 11四、熟语积累 1.没精打采: 2.蓊蓊郁郁: 3.妖童媛女: 4.亭亭玉立: 形容不高兴、不振作。也说“无精打采”。 “蓊郁”的叠音词,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 形容女子修长的身材,也形容树木挺拔 秀丽。 ---- 幻灯片 12---- 幻灯片 13一、作者简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创作。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二、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闹革命,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因而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抑郁,始终无法平静。《荷塘月色》正是处于苦闷彷徨中的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 幻灯片 16三、相关知识 “形散而神聚”的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四大文学样式之一。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自由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是指立意明确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 幻灯片 17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在写景状物中融注创作主体的情感,实现情景交融,引领读者身临其境。 说理散文则就事论事或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抒写感悟。 散文以抒情为主,使用记叙、议论等方式,常常是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综合起来运用,夹叙夹议,不拘一格。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 幻灯片 18---- 幻灯片 19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全文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受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 幻灯片 20结构图解: ---- 幻灯片 211.阅读文章第一段,找出文章的文眼,并说明理由。 探究:本文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不宁静”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又有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此句放在篇首,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结构上,有了“不宁静”才有观荷赏月排遣苦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 幻灯片 22 2.作者是怎样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的?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探究:作者是按照观察的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描摹荷塘美景的。 ---- 幻灯片 23---- 幻灯片 24 3.第5段中“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探究:“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做不到投笔从戎,就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 幻灯片 254.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而文章中却写了江南采莲旧俗和《西洲曲》里的句子,为什么? 探究: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借助景物描写,表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因眼前之景而获得的暂时的喜悦,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文章提到的江南采莲旧俗和《西洲曲》的句子,表现的是一种“热闹”的场景,是作者心中自由美好生活的具体展现,是作者所向往的一种状态,而这是现实中所没有的,所以,作者才通过联想把这种期待表现出来,突出了主题。 ---- 幻灯片 26 同时,想象中的热闹与眼前的宁静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也就意味着作者从眼前宁静的环境、美好的景色中获得的喜悦是暂时的,是无法从根本上让作者的心情“宁静”的。这也照应了前面作者所说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 幻灯片 275.我们可以用一“静”字解读本文。课文是如何写“静”的?都各自用了什么手法? 探究:文章写了小路的“静”,写自己踽踽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 ----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6.(开放探究)多年来人们公认《荷塘月色》文质俱佳,但对文章主旨的解读,特别是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那种似乎置身事外、独自超然的情感,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一:《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的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 幻灯片 30 观点二: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痛苦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观点三: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 幻灯片 31锤炼语言 [点击文本] 本文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有韵味,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 幻灯片 32[技法点拨] 那么我们在写作中如何锤炼语言,使语言优美呢? 1.精选动词 要想使文章的语言优美,可以借鉴本文选用动词的方法,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 幻灯片 332.运用修辞 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新颖和独特。 3.巧用叠词 要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出事物的特征,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如“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突出了心情的不宁静、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那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 幻灯片 34 [迁移运用] 朱自清先生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月下荷塘图,他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也给了我们审美的愉悦。你是否也能给我们描绘一幅关于“荷”的图画呢?(注意锤炼语言) 答案: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荡舟湖心,令人流连忘返。 ---- 幻灯片 35---- 幻灯片 36描写荷的名句 1.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徐陵《侍宴》 2.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骆宾王《晚泊》 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杜甫《为农》 ---- 幻灯片 37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 9.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乐府诗》 ---- 幻灯片 38在“马路孝子”这面镜子前 作为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会计专业的大二学生,“90后”的刘普林寒假里既没有睡懒觉,更没有玩游戏。 ---- 幻灯片 39 凌晨5点多,当大多市民还在酣睡之时,他就拿着扫帚、铲子和铁簸箕出现在武汉一个叫涵三宫的街道上,代替母亲开始一天的清扫工作。平时,他两周回家一次,只拿200元的生活费,主要还是帮母亲扫大街。两年来,刘普林在上学之余坚持替在环卫所打工的母亲清扫大街,其孝心感动了很多人,被人们称为“马路孝子”。 (2012年2月11日 中国经济网) ---- 幻灯片 40 [热评]如果我们承认刘普林是我们做子女的一面镜子,那在这面镜子前,我们首先需要自省的是,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90后”的年青一代,在物质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是完全可以传承包括“孝行文化”在内的精神文明的。 ---- 幻灯片 41说 荷 赵文英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 幻灯片 42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枝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 幻灯片 43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虐肆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 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头,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 幻灯片 44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 幻灯片 45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屈不挠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 幻灯片 46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有删节) ---- 幻灯片 47[鉴赏]作者由眼前的荷自然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联想,而每一种联想又都表现了作者对荷的崇敬与赞美:沉睡千年,不甘泯灭,不屈不挠;狂风袭来,高举盾牌,静立如山;暴雨突至,清音飞扬,掷地有声;冰天雪地,独立自尊,不馁不屈……是啊,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因为它无论何时都在诉说着生命的真谛! 本文语言优美,联想丰富,尤其是拟人化的描写,充分表现了荷的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幻灯片 48活页作业(一) ---- 幻灯片 49 谢谢观看!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