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理解词语含义题型 三台县芦溪中学 倪斌 ---- 幻灯片 2解答理解词语含义题注意事项: ①在语境中解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是原则。 ②准确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这是基础。 ③分析词语的修辞义,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这是重点。 ---- 幻灯片 3解答理解词语含义题型的方法: 围绕主旨,结合语境; 指代性词语,明确化; 修辞性词语,本义化; 概括性词语,具体化; 抽象性词语,直白化。 ---- 幻灯片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解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它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即可。 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诗歌鉴赏中的考查 ---- 幻灯片 5 诗歌翻译: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得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独自睡去,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的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 ---- 幻灯片 6①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②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③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④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⑤“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⑥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⑦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这是一个考查结构性指代词语含义的典型题目,要求考生回答“草堂的文化意义”的指代意义。通过对文段思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这句话对上文具有总结作用,上文很长,究竟指什么则需要细致分析上面各句话。分析语段的思路,①句指出“草堂”是诗人杜甫的住居,②句说“草堂”在现在是一个休闲场所,③句是一个小结句,也是一个过渡句,④句转入对草堂进行评价,要注意“只是”在语意上的转折和强调作用。⑤句写后人对杜甫命运的感慨。⑥句正是对④⑤句的总结。而“草堂的文化意义”正是对应第④句。 答案:“草堂的文化意义”是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 幻灯片 7方法一:考查的词语处在一段的总结句(或总括句)中,对这种词语含义的理解应准确理解行文思路,把握句间语意关系,找出与考查的词语相对应的语句,根据对应的语句作出准确答案,这正是理解这类词语含义的主要方法。 ---- 幻灯片 8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 “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一句中的“核心和含义”指代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对特殊指代义的理解要注重语句间的前后照应 。 [参考答案] “核心和含义”指代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生活的思念。 ---- 幻灯片 9②我也弄不清怎么就把这一年一度的荷给忘了,忘得如此干干净净。那些亭亭玉立的青荷,是不是见我久期不至,才纷纷凋损、委顿的呢?那几茎残荷无疑是坚守着,向我传递最后的信息了。 ④残荷不再美丽,不再青春勃发娇姿妩媚,也不再以那一晕又一晕粉红的花,润出一片风采。人说,残荷老了,生命留给她的大概就只有怀旧、忏悔与叹息了吧。 ⑤然而,残荷依然坚挺,在砭人的冷风中抗争着,不肯折腰摧眉,更不肯跪倒于地,那张破旧的残叶在秋天里依然是一面旗帜,顽强地展示生存与睿智。直到有一天,人们从残荷的根部掘出一弧又一弧白藕,才惊叹不已,那破败的残荷原来是最富有的哩。她抵死不渝守候着的便是她一生积聚起来的最珍贵的东西啊! 问题:“那几茎残荷……向我传递最后的信息了”一句中,这“最后的信息”指的是什么? (二)[温馨提示]要回答出“最后的信息”指的代的内容,关键就是要从行文思路出发,确定理解的范围。从思路上看,“那几茎残荷……向我传递最后的信息了”一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最后的信息”的内容当在②④⑤两段,第②段写眼前的荷花凋损、委顿,第④段回应第②段,进一步写荷老了,不再美丽。第⑤段用“然而”,一转,写出对残荷的赞美。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残荷顽强地展示生存与睿智,二是残荷原来是最富有的。 答案:“最后的信息”指的是:①荷老了。②残荷顽强地展示生存与睿智。③残荷是最富有的。 ---- 幻灯片 10方法二:考查的词语处在过渡句中,理解这类词语的含义往往涉及相关的几个段落,这就需要瞻前顾后,对前后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全面理解其含义,明了了这一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 幻灯片 11诗坛早有梅花误 梁实秋写过一篇散文《寒梅着花未》……以充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 这篇文章先援引了刘延涛先生有关王维的一段议论,引文指出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批评王维“对于民生漠不关心”,论据是王维的五言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见了乡人,不问民生的疾苦,不问亲友的状况,只关心窗前的梅花,可知这派诗人,除了他个人以外,对于现实社会,是完全闭着眼了”。梁实秋以率直明彻的文风,首先表明同意刘延涛的见解——刘大杰对王维“实在责备太过”,他继而指出这是由于文艺批评“堕入了一般庸俗的邪见” ……我们评论作家,也不应该单凭一首小诗来论定作者全部的性格。” ……像王维这首杂诗,温柔潇洒,恰如其分,不愧为绝唱。凡是有过离乡羁旅经验的人,谁不惦念其家园中的一草一木,人情所系,千古无殊。”这确是以平朴笔墨阐释了诗的艺术真谛。 问题:本文标题为“诗坛早有梅花误”,题中“误”的意思是什么? [温馨提示]此题考查对标题中重要词语的理解,需要全面把握文意。从行文思路看,第一段写梁实秋通过散文《寒梅着花未》,以充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第二段对比对王维诗的两种评价。很明显,在作者看来,前者(刘大杰)的评价是错误的,这正是理解标题的主要依据。要注意的是,答案不能表述为:刘大杰对王维诗的偏见。因为,这只是一个事例,所以正确答案应为:诗界长期以来在诗批评上存在着误解和偏见。 ---- 幻灯片 12方法三:考查的词语处在标题中,这类词语的含义往往在正文中有与其对应的词语、句子、段落。那么,要理解其含义,就应该把这种对应关系找出来,并根据相应的词句作出答案,特别要联系全文的观点(这种标题往往具有统率中心的作用)。 ---- 幻灯片 13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问题:第二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得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温馨提示]这是一个考查理解修辞性词语含义的典型试题,试题考查比喻句中喻体的含义,即喻体对应的本体的内容。从思路上看,这个比喻句是对上段的一个形象而通俗的总结。选文谈的是教育的创造问题,这里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效果。显然,这个比喻句相对应的语句是用来表达对教育的看法的。通过对应比较可以得出喻体对应的对象:“刀法”比喻教育的方法;“万像”比喻众多受教育者;“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 幻灯片 14方法四:对比喻这种修辞性词语的理解也应遵循行文思路。一般来讲,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喻体的含义,而喻体是依托本体存在的,从行文思路上来说,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互相对应的,或者本体喻体在前,或者本体在喻体后,明了这种关系,才能准确理解喻体的含义。 ---- 幻灯片 15你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了解,即使只有50%或更少——完全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尝试找寻第一遍所跳过的地方。事实上,你会像游客在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样,若曾到过某一地带,你就可以从以前所不知道的道路再去探险,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把岔路看成干道,也不会被中午的影子所欺骗,因为你记得它们在日落时的景象,你所塑造的内心地图会指引你,谷地与山丘是如何构成整个风景的一部分的。 第四自然段运用“岔路”与“干道”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 [温馨提示]题目考查了运用修辞的词语的含义的理解。分析词语所在的句子“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把岔路看成干道”,联系书中的“干道”就是主要的、整体的东西,“岔路”就是指次要的、局部的内容,这是从整体上看的。 ---- 幻灯片 16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人,唐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天遗”的“道旁石”么?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纲、赵鼎和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兴隆农场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以前这里没有的若干热带作物,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07全国卷二《海南杂记》) [温馨提示]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这里应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结合第一段“大名震宇宙”“这些名臣”“被放逐”等和第二段“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等信息作答。 [参考答案]“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方法:揭示比喻义和双关义。 ---- 幻灯片 17课堂练习 ---- 幻灯片 18接受者应该透过作品的表层而抵达作品的深层,这种文学解读的方法和模式,在朱熹之前,就已经有理论家提出过。如北宋的诗论家苏轼就提出著名的“深观其义”说:“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义焉。”苏轼所说的“不可以言语求而得”,是说读者在接受和解读诗歌作品的时候,不应该简单的从诗句及其字面意义去探寻诗的本意,因为这样是谈不上对诗意的真正理解的。苏轼所说的“以言语求”,其实就是朱熹所说的“随文解义”,即仅仅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字面意义,对这种解读方法,他们都是反对的。而苏轼所说的“深观其义”与朱熹所说的“晓得意思好处”也是同一个意思,即要求读者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捉作品的深层意蕴。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接受者怎样才能“深观其义”,苏轼并未作进一步的理论说明,这个问题在朱熹手里才最后得以解决,这就是朱熹提出的“涵泳”的文学解读方法与途径。 1、结合文段试解释第一句话中“表层”与“深层”的含义(回答均不超过10个字) 2、根据全段解说,准确概述“涵泳”一词的含义(回答不超过25字) ---- 幻灯片 19参考答案: 1、表层:作品语言的字面意义   深层:作品的深层意蕴。 2、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捉作品的深层意蕴。 ---- 幻灯片 20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文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 ---- 幻灯片 21【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语境义要密切联系上下文解答。联系上下文,用分解法解答此题。根据上文中引用的诗句,我们不难明白:“色”是指诗歌中的色彩;“情感”是指诗人的情感。把二者联系起来,就不难组织出此题的答案: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幻灯片 2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诗歌鉴赏中的考查 ---- 幻灯片 23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丹阳送韦参军》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暮春浐水送别》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 幻灯片 24----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