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1讲 灿烂的中华文化 ---- 幻灯片 2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1】 (2012年安徽卷)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幻灯片 5【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项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②项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因此③④项正确。 ---- 幻灯片 6【1—2】 (2013年安徽卷)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幻灯片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等知识。材料主要说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以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济决定文化的发展, ③错误;区域文化可以相互借鉴、交流,不可能融合统一,④错误;故答案选A。 ---- 幻灯片 8考点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1】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幻灯片 9【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澳门,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和融合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可以说明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说明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具有包容性,①④正确。但这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中西的元素也没有主次之分,②③错误。 ---- 幻灯片 10【2—2】(2013年江苏卷)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幻灯片 11【解析】本题以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为视角,考查文化传播、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等知识。解答时抓住中国电视剧走向坦桑尼亚,但有些称呼只能简单处理,进行分析。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应选。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对中国文化中的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体现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③应选。题干体现了文化差异,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不选。题干没有说明文化交流的“以为为主”的原则,④不选。 ---- 幻灯片 12【2—3】 (2013年北京卷)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 幻灯片 13【参考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 幻灯片 14考点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3—1】 (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 ) ---- 幻灯片 15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幻灯片 16【解析】本题以《台湾风物图卷》的交流历史为背景,考查有关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之所以将这幅画作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角色,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魅力,故①项正确;同时,这幅画能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说明了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所以②正确;③项错误,之所以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说明了这幅画在台湾及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能说明与其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项错误,两岸文化走向同一的表述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幻灯片 17【3—2】 (2013年江苏卷)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 幻灯片 18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 幻灯片 19【参考答案】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