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高考调研·单元解读 单元解读 1.本单元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主要包括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参与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 2.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单元的试题基本上都是以生活素材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和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选择题中,图表、图示类材料较多。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效率与公平、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等。 ---- 幻灯片 23.在复习备考中,首先要把握一个核心、一条主线、三对关系。一个核心就是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一条主线就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来认识如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对关系主要是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财政、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还要关注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中关于分配公平方面的论述,认真做好针对性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 幻灯片 3---- 幻灯片 4---- 幻灯片 5---- 幻灯片 6---- 幻灯片 7(2)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意义: ①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 幻灯片 8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考点3)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特征: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意义: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 幻灯片 9二、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考点4) (1)表现: 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②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 幻灯片 10(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一个“保证”,两项“举措”)。 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重要举措之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重要举措之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 幻灯片 11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考点5)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 幻灯片 12(2)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 幻灯片 13---- 幻灯片 14---- 幻灯片 15(1)除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提示】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 幻灯片 16(2)判一判 ①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③按劳分配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 ---- 幻灯片 172.议一议: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的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吗? 【点拨】 从公有制经济中获得的收入不一定就是按劳分配;劳动收入也不一定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提示】 不完全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但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 ---- 幻灯片 183.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更大,比例也更高,达4∶1以上。 辨一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提示】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缩小差距,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实际上违背了公平原则。 ---- 幻灯片 194.社会公平与市场经济化是可以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要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②③。 ①鼓励消费,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④进一步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 ---- 幻灯片 205.判一判 (1)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 (2)促进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 ---- 幻灯片 21---- 幻灯片 22材料一 收入分配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作为消费主力军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 幻灯片 23材料二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2年12月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基尼系数为0.61,超过0.4的相对合理线,其中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 该报告抽取了全国25个省份80个县的8438份数据样本。根据地区划分,我国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为0.55。调查组认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 幻灯片 24问题探究 1.过高的基尼系数,反映出我国社会收入差距悬殊。如何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谈谈你的建议。 ---- 幻灯片 25【提示】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 幻灯片 262.“十二五”期间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之间关系意义重大。“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基础与前提,否则可能因为“蛋糕”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引发“分配性冲突”。另一方面,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分好蛋糕”可以为持续“做大蛋糕”提供持久动力,也可以为持续“做大蛋糕”营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的? ---- 幻灯片 27【提示】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材料认为“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基础与前提,体现的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3)“分好蛋糕”可以为持续“做大蛋糕”提供持久动力,体现的是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幻灯片 28考向预测 (1)当前社会上的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公平问题联系在一起。妥善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已成为我国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2)我国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是近年高考命题背景的长效热点。随着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台,如何采取具体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将会成为高考命题背景。 ---- 幻灯片 29---- 幻灯片 30A.实现社会财富均等化,共享改革成果 B.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C.扩大内需,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和水平 D.限高提低,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 ---- 幻灯片 31答案 B 解析 在社会财富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中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高收入人口较少,社会财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中,中等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高收入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分配比较均衡,体现了社会发展有利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稳定。 ---- 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幻灯片 34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和读图能力。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方向变化,①错误。在x1之后,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③不正确。抓住题干的规定性理解题意,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 幻灯片 353.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对GDP贡献的比重达到21%,但农民工群体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农民工对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偏低。这主要说明 ( ) A.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B.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 幻灯片 36答案 B 解析 农民工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农民工对GDP贡献的比重达到21%,但农民工群体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农民工对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偏低,这说明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农民工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故选B。 ---- 幻灯片 37核心考点·题眼突破 核心考点1 我国的分配制度 【真题调研】 1.(2010·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 幻灯片 38【解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题干中李某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即36 000元+8 000元=44 000元,转让个人专利和出租房屋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5 000元+6 000元=11 000元,开个体杂货店所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即15 000元。 【答案】 D ---- 幻灯片 39【题眼突破】 1.比较三个“为什么” (1)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因为公有制为主体; 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 (2)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由生产力的多层次决定; ②由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现实状况决定; ③市场经济决定的。 (3)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由市场经济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必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 ---- 幻灯片 40---- 幻灯片 41---- 幻灯片 423.具体分析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其股份所得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或外商,其工资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3)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己所用。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 幻灯片 43---- 幻灯片 44---- 幻灯片 45①工资性收入主体地位未变 ②居民收入来源呈多样化 ③该地区可能比较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工资收入能很好说明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幻灯片 46【解析】 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在外资经济和私有经济中工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不选④。 【答案】 A ---- 幻灯片 47---- 幻灯片 48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幻灯片 49【解析】 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实际上就是要减少低收入者的人数,增加中等收入人数,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增加初次分配的劳动报酬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②③应选。①错在“各阶层收入”上。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橄榄型”社会的建设没有关系,④不选。 【答案】 B ---- 幻灯片 50【题眼突破】 1.收入分配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对效率的影响: ①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 ②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发展。 ---- 幻灯片 51(2)对公平的影响: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不同,劳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必然引起收入分配上的差异,从而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别。 ②如果这种差距和差别进一步扩大,将会因收入过于悬殊而导致两极分化,形成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 ---- 幻灯片 522.怎样实现社会公平 (1)理解一个制度保证。 从生产关系的结构看,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 幻灯片 53(2)把握两个重要举措。 第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①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②做法: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 幻灯片 54第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 幻灯片 55---- 幻灯片 56迁移训练2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 ---- 幻灯片 57【解析】 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正确分析材料中流动人口的期盼是什么?从材料可知是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其次要明确设问中的行为主体是政府,然后结合实现社会公平的理论知识,逐步分析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 幻灯片 58【答案】 (1)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2)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 (3)通过再分配更好实现社会公平。 (4)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 (5)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考生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举措,可酌情给分) ---- 幻灯片 59请做:课时作业(七)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