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地理选修本《环境保护》综合训练2 一、填空题 1.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全球硫循环示意图   (1)从全球硫循环示意图可知,硫主要储存于 之中,其天然的释放方式有 和 ;人为的释放方式是由 燃烧而产生的。 (2)从材料二可知,朝鲜硫沉降主要来源于 、 等国家和地区。以上问题说明某些环境问题具有 、 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对这些问题,实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 (3)为控制硫沉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需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以下措施中我国政府应采取的是 ( )(填写正确项字母) A.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B.研究煤炭中硫的回收利用技术 C.改善能源结构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E.增加废气排放高度,减少本国硫沉降 2.下图为l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我国北部地区沙尘暴频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5)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 )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 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材料二 我国富煤少油,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口原油逐年攀升,“煤制油”被提上议事日程。内蒙古高原神华“煤制油”项目,年消化原煤l 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并计划在今后15年内,投资2 000亿元,达到年产3 000万吨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此外,安徽、黑龙江、河南、新疆等地区,大小不等的“煤制油”项目即将启动。 (1)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其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出现表中所示的第 类的严重环境问题,试分析山西省第Ⅳ类环境问题较轻的自然原因。 (2)有人认为,“煤制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煤制油项目。也有人认为:“煤制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3)为缓解东南沿海能源紧张状况,可采取的对策有哪些? 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全球硫循环示意图   (1)从全球硫循环示意图可知,硫主要储存于 之中,其天然的释放方式有 和 ;人为的释放方式是由 燃烧而产生的。 (2)从材料二可知,朝鲜硫沉降主要来源于 、 等国家和地区。以上问题说明某些环境问题具有 、 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对这些问题,实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 (3)为控制硫沉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需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以下措施中我国政府应采取的是 ( )(填写正确项字母) A.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B.研究煤炭中硫的回收利用技术 C.改善能源结构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E.增加废气排放高度,减少本国硫沉降 5.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分不超过6分) 答案 一、填空题 1.解析:第(1)题,可直接从材料中获得答案。第(2)题,根据表中比例大小可分析朝鲜硫沉降来源。当代环境问题大都是全球性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 部地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没有国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第(3) 题,硫沉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跨越了国界,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材料中反 映出相邻地区污染物的转移,我国排放的污染物对相邻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要在环保 及国际合作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1)岩石及化石(或岩石圈) 火山喷发风化侵蚀化石燃料(煤、矿物燃料) (2)中国内陆 韩国 跨国跨地区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3)国际合作 ABCD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的时空分布、成因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第(1)题,读我 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并联系我国各省区的位置,可以分析出 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第(2)、(3)题,沙尘暴的自然原因:降水 少,气候干燥,多风,植被稀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第(4)题,减少沙尘暴发生的措施应从增加地表植被角度来归纳。第(5)题,首钢搬迁主要是运用了行政手段。 答案:(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寒冷干燥(少雨) 冷锋 (3)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 (4)合理放牧,定期轮牧,种植人工牧草,退耕还林还草。 (5)A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的理解。第(1)题,据材料一分 析可知,l类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Ⅱ类是寒潮,Ⅲ类是土地荒漠化,Ⅳ粪是酸雨。山西省 酸雨较轻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少,风速大,土壤多呈碱性。第(2)题,两种观点选择哪一 种也可,开放度较高,可结合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和能源安全、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回 答。第(3)题,对策有开源、节流两个方面。 答案:(1)1 降水量少;地势较高,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土壤多呈碱性,空气中碱性尘埃对酸性气体有中和作用。 (2)应该建设。理由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制油”的原料充足;我国石油紧张,进口量大;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高。不应该建设。理由是:“煤制油”转化率不高会导致能源浪费;投资大、成本高;煤制油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煤炭开采量加大,加速煤炭资源枯竭。 (3)开源方面:开发新能源;节流方面:加强技术革新,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区际协调:将耗能大户转移至能源丰富的地区,拓展新的能源输入通道。 4.解析:第(1)题,可直接从材料中获得答案。第(2)题,根据表中比例大小可分析朝鲜硫沉降来源。当代环境问题大都是全球性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 部地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没有国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第(3) 题,硫沉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跨越了国界,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材料中反 映出相邻地区污染物的转移,我国排放的污染物对相邻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要在环保 及国际合作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1)岩石及化石(或岩石圈) 火山喷发风化侵蚀化石燃料(煤、矿物燃料) (2)中国内陆 韩国 跨国跨地区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3)国际合作 ABCD 5.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属较简单的题目。另外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影响。注意回答问题的全面性。 答案要点: 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6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