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资源三号”的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在-50 ℃到20 ℃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 解析:第1题,根据大气的密度、温度和运动特征,自下而上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温度变化趋势看,①②正确,但①曲线在Ⅱ层上半部气温变化出现错误,故只有②正确。第2题,高层大气(Ⅲ层)中存在若干电离层。第3题,“资源三号”卫星位于高层大气中。 答案:1.B 2.D 3.C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5.初冬,山东省的乡村居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不受冻害。 答案:4.B 5.C 6.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②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7.(2012·海淀高一检测)下图为昼夜太阳辐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作用,D是________辐射。 (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________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的________作用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要______(高或低)。 (3)若北京5日一天24小时都多云,4日一天24小时晴朗,则全天温差小的是________日。 答案:(1)反射 大气逆 (2)吸收 逆辐射 高 (3)5  一、单项选择题    (2012·烟台联考)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回答1~2题。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必须明确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由①图可知,3000~6000米之间,高度上升了3000米,而气温下降了约20℃,且比较均匀,故气温递减率约为0.67℃。第2题,对流层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要使飞机平稳飞行,必须使气流平稳。读图计算比较:①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而实际气温约为-30℃;②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5℃,而实际气温约为-20℃;③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为-10℃,而实际气温约为-25℃;④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为-20℃,而实际气温约为-10℃,故①②③对流旺盛,不利于飞机飞行。 答案:1.B 2.D    2012年1月13日,中国“风云二号”07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3~4题。  3.“风云二号”卫星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减-增 B.增-减 C.减-增-减-增 D.增-减-增-减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最强,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解析:依据图中从地表往上空大气的温度变化可知第3题选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最强应发生在多云雨的对流层,故第4题选A。 答案:3.C 4.A    (2012·朝阳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据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6.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读图可知图中②表示地面辐射。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主要是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答案:5.B 6.D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备受瞩目的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德班,“绿色气候基金”是德班气候大会的核心议题。结合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完成7~8题。  7.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图中所示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起到储热作用,二是大气逆辐射的形成补偿地面损失热量。 答案:7.C 8.B    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中,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物理现象,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苏北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在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10.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 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 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 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解析:第9题中A项甲图白天有云,夜晚晴朗,白天不太热,热晚较凉爽,并非闷热难挡,故A错。分析乙、丙、丁三图中的昼夜阴晴情况结合B、C、D选项可知B、C、D说法都对,所以第9题选A。第10题,人造卫星也有接受太阳照射的机会,其表面温度并不是一直很低。月球上没有大气,无大气吸收及散射太阳光的情况,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地球处于远日点时,北半球正值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光线在大气中经过的距离短于太阳斜射时(近日点),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于地球在近日点时。据此可知D项正确。 答案:9.A 10.D 11.(2012·南京高一检测)各国交通部都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  ) A.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散射有关 B.与大气逆辐射有关 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有关 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有关 解析:选A。大气对太阳辐射中不同波长的光有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红光不易被散射,可给人醒目的感觉。 12.若降温较快,水汽会凝结成露。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选D。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露重见晴天”,说明晴天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 13.(2012·深圳学业水平测试)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  )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选C。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相当;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使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使地面损失热量多,故气温日较差大。 二、综合题 14.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 ③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沙漠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甲图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增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