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2题。 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有(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保护环境为主        B.经济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解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的国家;我国的人口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人口基数大;我国的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的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并且在向农村蔓延。鉴于以上原因,必须控制人口,实施人口战略;节约能源,实施能源战略;保护环境,实施环境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稳定战略。 答案:1.B 2.B 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解析:选B。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但由于老龄化时间晚,因此程度并不高;人口众多是导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的根本原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减少文盲、半文盲的人数,近期内完全消除尚有一定的困难。 4.下图说明的问题是(  )  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量 (相当于石油。单位:千克) A.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解析:选D。从图上可以看出,每取得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我国最多,即说明我国单位产值耗能高,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 5.我国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的原因是(  ) A.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 B.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严重 C.经济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D.环保成果显著,社会发展转向经济方面 解析:选A。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尚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且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意义重大,它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6.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 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 解析:选B。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传统的处理一般是焚烧,现用来做饲料发展农区畜牧业,属于资源的利用,故B正确。A、C选项与作物秸秆利用没有联系,题意未涉及作物的保护,故D不符题意。 二、综合题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既要统筹考虑人口系统内部的数量、结构、质量和分布,又要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战略。在稳定各类人口数量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人口素质。 材料2: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规划中要求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切实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材料3: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对于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要初见成效。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政府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上正在积极实施________战略。请说出这一战略的基本要求。 (2)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3)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即可作答。第(2)题,人口问题主要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两方面去考虑,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利用率低;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去考虑。第(3)题,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且还要求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2)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利用率不高。环境问题:土地生态恶化,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严重,森林、草场减少。 (3)一方面,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充分、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良性循环。  一、选择题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年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许多重要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的1/3 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对资源利用率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目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有蔓延发展的趋势,程度加剧。 答案:1.C 2.B    在我国的某些地区有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被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完成3~5题。  3.在我国下列省区中,雅丹地貌分布广泛的是(  ) A.广东 B.四川 C.辽宁 D.青海 4.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围湖造田种粮 C.过度采伐林木 D.农业用水过度 5.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C.土地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解析:第3题,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以风力作用为主的地区,四个选项中最符合条件的为青海省。第4题,农业用水过度会导致入湖水量越来越小,湖泊逐渐干涸。第5题,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 答案:3.D 4.D 5.D    华北平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下表为华北平原某些城市采用地下水数量统计。读表,回答6~7题。  6.根据表中的数据显示,上述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海水入侵 C.出现地下水漏斗区 D.水循环遭到破坏 7.为防止表中所示生态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③规划地下水禁采区 ④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第6题,据表中数据可知,华北平原某些城市过度开采地下水现象严重,易导致出现地下漏斗区,引起地面塌陷。第7题,为防止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应节约用水,合理开采,规划地下水禁采区或跨流域调水等。 答案:6.C 7.D 在2011年广州国际车展上,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获得广大民众的“热捧”。据此回答8~9题。 8.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9.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可能是减轻大气污染。乙醇是以粮食为原料的,大量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必然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答案:8.B 9.B (2012·台州模拟)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0~11题。  10.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1.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解析:第10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第11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10.C 11.B 中国政府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15.7%,排在前两位。据此完成12~13题。 12.为了实现中国政府公布的行动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发展低碳经济 ②发展循环经济 ③植树造林 ④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 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⑥倡导低碳生活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3.随着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入,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绿色生活方式,逐渐受到社会的认可。下列最贴近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①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②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③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④尽量购买物美价廉的进口产品 ⑤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解析:第12题,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能使农作物产量增加、品质提高,与减排温室气体关系甚微。第13题,进口产品由于运输距离过远,碳排放比较高。 答案:12.A 13.B 二、综合题 14.如何走出贫困人口增加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如何形成良性循环奔小康,是山区人民关心的大事。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是图1三者发生联系的中间环节,请将代码填入图1方格内。 A.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B.土地生产力下降 C.人均资源减少 D.目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E.社会保障不完善,需要养育更多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2)由图1得出的启示,即人口发展的原则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中的部分项目,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区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实现转变的有效措施,请选择正确的代码填入图2小圆圈内。 F.国家投入大量资金 G.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H.农林牧综合治理 I.居民全部迁出 J.水土流失减轻 K.实现林业单一经营 L.粮食单产提高 (4)上题四项有效措施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势必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承载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答案:(1)①E ②C ③A ④D ⑤B (2)人口发展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⑥H ⑦J ⑧L ⑨G (4)H(农林牧综合治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漫画《颁奖会》。  材料2: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3: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读材料1,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材料2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产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3)读材料3,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________,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1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材料2中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材料3从宏观层面展现了循环经济的意义。 答案:(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 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