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原创题)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以及图中甲河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区域的平均海拔为1000~1500米,对此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壳的上升运动      B.地壳的下沉运动 C.风力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2.“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是图示区域最典型的地貌特征,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3.图中甲河谷平原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  ) ①内力作用使地表凹凸不平 ②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③任一地貌的形成都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内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先于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壳的上升运动使该区域的海拔升高;风力沉积作用对该区域的海拔影响较小。第2题,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第3题,内外力作用没有先后之分,同时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答案:1.A 2.A 3.A 4.(原创题)下面两幅图为两块岩石标本图,甲、乙两图反映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  A.断层 向斜 B.断层 背斜 C.断层 褶皱 D.断裂 褶皱 解析:选C。甲图中沿断裂带两侧同类岩石有明显的错位(位移),应为断层;乙图中岩层有明显的弯曲,应为褶皱,但由于不能确定岩石所属的地貌形态(或岩层的新老关系),不能具体判断属于背斜,还是向斜。 (2012·安徽泗县高一月考)读“某地理事物循环示意图”,回答5~8题。  5.若该图为亚欧大陆东岸沿海地区的海风或陆风示意图,②④是近地面,则此时(  ) A.陆风——白昼 B.陆风——黑夜 C.海风——白昼 D.海风——黑夜 6.若该图表示北半球某近地面空气的水平旋转方向,则该地(  ) A.受气旋控制 B.受反气旋控制 C.受冷锋控制 D.受暖锋控制 7.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②③④表示地球表面,则(  ) A.②为陆地外流区域 B.⑤表示蒸发和植物蒸腾 C.人类最容易改造的是⑦环节 D.③箭头表示地表径流 8.若该图为局部大洋环流示意图,则(  ) A.③为西风漂流 B.⑦为补偿流 C.①为千岛寒流 D.⑥处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④处的陆地形成上升气流,说明此时陆地的气压低,温度高,而②处的气温低,气压高,故该图表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第6题,图中的气流呈漩涡状运动,因此可能是气旋或反气旋,不可能是冷暖锋,再根据其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可知为北半球的反气旋。第7题,图中的水可从陆地流到海洋,故②位于陆地外流区域;⑤表示海洋水的蒸发;③箭头不仅表示地表径流,还表示地下径流,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最容易改造的是地表径流。第8题,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这种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必然分布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故③为北赤道暖流,⑦为盛行西风作用下的风海流,①为中低纬的寒流,如加那利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等,⑥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答案:5.C 6.B 7.A 8.D 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0.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1.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9题,图中表示空气运动的箭头反映出暖空气势力强大,冷空气被迫后退,乙地将受到暖气团的影响,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第10题,图示地区地下岩层出现了波状弯曲变形,为褶皱构造。第11题,乙位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层脆弱,受侵蚀作用影响大,岩层大量缺失。 答案:9.B 10.A 11.B 科学家在意大利西海岸水面上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替,如上图所示。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洞穴岩石从成因上讲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火山岩 D.岩浆岩 13.从石笋剖面图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 B.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 C.该地区露出海面一次 D.该地区露出海面两次 解析:第12题,从题干中可知,此洞穴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笋剖面有两层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说明此处原来为海洋,先后经历了两次出露海面的过程。 答案:12.A 13.D 右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4~15题。  14.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15.在③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其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常年炎热干燥 D.常年温和湿润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为气压带或风带,从其分布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气流上升,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常年温和湿润。 答案:14.B 15.D 16.下列关于右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解析:选B。利用等压线作为参照,位于同一等压线下方的地点气压值高于位于其上方的地点,即②>①,③>④;又④处较②处海拔低,气压值更大,故而得出四地气压为③>④>②>①,③地气流下沉,不会有降水,④地气流上升,有可能出现降水。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17~18题。  17.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C.使洋面降温,海风冷却,降水减少 D.洋流所经过的海区大陆架宽广 18.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成因属于上升补偿流 B.是全球最强大的暖流 C.北海道渔场的形成与之有关 D.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解析:第17题,根据甲地的经线约为70°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海岸,该洋流为秘鲁寒流,秘鲁寒流经过的地方为海沟和海盆,没有宽广大陆架。第18题,根据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判断该地区位于亚洲东部海岸,该洋流为日本暖流,所以北海道渔场的形成与之有关。 答案:17.D 18.C (创新题)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图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乙、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乙 解析:第19题,结合图中四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显著特点。第20题,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答案:19.B 20.C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2)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________构造,分析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3)图中乙处海底地形的名称为________,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________。 (4)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爆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5)丁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_(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________。 解析:图示水循环类型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水循环。它可以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其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处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的海沟,该地区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丁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 答案:(1)海陆间 海陆间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向斜 向斜的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海沟 消亡边界  (4)B (5)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等 22.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气压场名称:G:________,D:________。 (2)该天气系统在________(南或北)半球,A处风向为________,B处风向为________。 (3)A处风力较B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冷、暖锋均引起降水,雨区主要在甲、乙、丙、丁哪个区域? (5)为什么锋面常存在于低压系统中?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G处和D处等压线都闭合,但G处越往中心气压值越高,D处越往中心气压值越低,因而G为高压中心,D为低压中心。D处为低压区,从气流状况看应为气旋,从图中的锋面可以看出D处附近的气流为逆时针方向,故该图为北半球图,A处位于北半球反气旋的东部,风向为西北风(偏北风),B处位于北半球气旋南部,风向为西南风(偏西风)。风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由于A处等压线比B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因而A处风力较B处大。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因此,甲、乙、丙、丁位于雨区的是甲和丁。由于低压区是气流辐合区,冷暖气流在此相遇会形成锋面,而高压区是气流辐散区,不会有锋面产生,因而锋面常存在于低压系统中。 答案:(1)高压 低压 (2)北 西北风(偏北风) 西南风(偏西风) (3)大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主要在甲、丁两区域。 (5)因为低压区是气流辐合区,冷暖气流可以在此相遇形成锋面;而高压区是气流辐散区,不会有锋面产生。 23.读“某区域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该区域位于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为____________月份的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_______方向流动,浙江省吹__________季风。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__________(丰水或枯水)期。 (4)如果图中虚线表示洋流,请标上其流动方向。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那么该洋流的名称叫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温度的纬度分布和洋流的流向,以及根据洋流的流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并通过模式图的形式来加强对洋流分布的记忆,综合性较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由温度的变化确定南北半球,再由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来判断出海洋和陆地的温度高低,推断出季节。 答案:(1)南 气温由南向北递增 (2)7 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 (3)顺时针 东南 丰水 (4)标注略 (流动方向——向北流) 秘鲁寒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