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 D.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2.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水分 气温      B.土壤水分 坡度 C.气温 光照 D.光照 坡度 解析:第1题,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根据图形做出判断,居民点密度与草地退化率、草地退化面积不是成正比的关系;草地退化率最小是海拔5200~5300米处;海拔4300~4400米处的草地面积最大,根据草地退化率计算得出,D项正确。第2题,黄河源4200~4700米范围内,坡度较小,多湖泊、沼泽,土壤水分条件好,因此选择B项。 答案:1.D 2.B (2011·高考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据此完成3~4题。 3.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4.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解析:第3题,增施肥料在山坡地中效果微弱,但改成水平梯田后效果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修梯田前坡度大,肥料损失大,因此C项正确。第4题,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从实际效果看,使农业增产,主要是提高土壤肥力的结果,因此选择B项。 答案:3.C 4.B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5~6题。  省区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吨 标准煤/万元)  ① 2094.9 3.063  ② 17344.1 0.747  ③ 17841.0 1.285  ④ 12538.7 1.432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6.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解析:第5题,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做出正确判断,③省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水电和核电比例低,能源结构不均衡。第6题,从四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可以看出,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力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应为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不正确;②③常规能源丰富,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不符合我国国情;①④两省能耗高,在加强本省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5.C 6.D 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 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A地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与B地同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 A.A地位于河谷地区,气温高,冬季蔬菜仍可生长 B.A地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B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 D.B地冬季水热充足,利于蔬菜生长 8.C、D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原料 科技 B.原料 市场 C.劳动力 市场 D.政策 交通 解析:第7题,A地成为我国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主要是由于其位于河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光照充足,毕竟该地冬季气温低,没有塑料大棚蔬菜不能生长;B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丰富,适宜蔬菜生长,但存在降水不足的问题。第8题,C地乳制品生产企业接近原料地,D地乳制品生产企业位于大城市附近,接近市场。 答案:7.C 8.B  (2012·厦门期末检测)怒江大峡谷素称“东方大峡谷”,地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及板块俯冲的缝合线地带,每年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带来大量的雨水,山高、谷深、水急,森林郁郁葱葱,矿产、水能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富饶,也是最险奇莫测的地带。右图是怒江大峡谷,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9~11题。 9.本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地震 10.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的经常性原因是(  ) A.人类开发 B.气候变暖 C.季风强弱 D.构造运动 11.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 解析:第9题,本地区山高、谷深、水急,因此水土流失是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泥石流、地震为自然灾害。第10题,人类活动是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的经常性原因,B、C、D项为自然原因。第11题,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是最合理的措施。 答案:9.B 10.A 11.C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题。 1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该盆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河水引用过度造成的。②、③与此不符,故答案选A。 读“2001~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信息反映(  ) 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2004年少 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幅度在三个区域中最大 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 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 14.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 A.城市化发展迅速 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 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D.耕地锐减 解析:第13题,三个区域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最大的应该是东西两翼地区;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2年。第14题,2004年以后,由于产业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对知识型人才需求量增加,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量则减少。 答案:13.C 14.B 读1990~2008年湖南省以及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B.湖南省城市化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进程基本停滞 C.2008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D.全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后期成熟阶段,比较平稳 16.导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如图所示的因素主要是(  ) A.没有特大城市,缺乏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B.资源贫乏,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 C.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D.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闭塞 17.以下有利于推动湖南省城市化进程的措施有(  ) ①加大创新投入,推动科技进步,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②将控制污染与循环利用相结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职能 ④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扩大城市容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第15题,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差距总体呈缩小趋势;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城市化水平都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第16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湖南省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第17题,盲目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利于城市化发展。 答案:15.C 16.C 17.C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18~20题。  18.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河流众多 B.科技发达 C.地理位置优越 D.交通发达 19.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A.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B.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C.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D.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20.阿克苏号称“中国长绒棉之乡”,与我国其他四大产棉基地相比,其突出优势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热量充足 C.降水较多 D.土壤肥沃 解析:第18题,深圳经济特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喀什地处我国西部边陲,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故两地发展经济的地理位置都非常优越。深圳所处区域河流众多,而喀什地区河流较少。在成为特区之前,两城市的科技和交通都较落后。第19题,甲地区地处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降水丰沛,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且南临南海,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第20题,南疆为我国的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此地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长绒棉的生产。 答案:18.C 19.A 20.A 二、综合题(共40分) 21.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1: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2: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我国重要的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和________外力作用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2,“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________。 (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1)煤炭 能源(煤炭、重化工) (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或森林向草原) 流水 风力(不分先后) 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 流量大,含沙量大(成正相关关系) (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22.读藏木水电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藏木水电站是目前西藏最大的水电开发项目,也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规划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藏木水电站上游衔接街需水电站,下游为加查水电站。其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千米,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010立方米/秒,工程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生态环境用水要求。  (1)简述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 (2)雅鲁藏布江干流水能蕴藏量近0.8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雅鲁藏布江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相对我国其他河流来说,目前几乎处于未开发状态,试分析其原因。 (4)你认为建设藏木水电站前期工作除了收集水文资料外,还应该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5)试分析藏木水电站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解析:(1)河流的水文特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年径流量、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含沙量、有没有结冰期、有没有凌汛现象等。(2)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地势的落差;另一个是水量。紧邻西藏雪域,靠近印度洋暖湿气流,有充足的水源;其次昆仑、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造成了极大的落差,流经高山峡谷之间,水流湍急(尤其是大拐弯处为世界最大的峡谷地带),所以水能资源丰富。(3)自然方面:生态问题,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当地是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连接的地方,地质情况,地壳运动等有待考察;社会经济方面:成本和修建难度问题。该地区人口、经济条件等。(4)水电站前期工作就是了解该区域水文特征、地质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等。(5)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输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水电相对火电等其他常规能源来说环保,50万千瓦级水电站有助于带动西藏工业化的发展,缩小西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异,维护西藏的和平稳定与民族团结。 答案:(1)雅鲁藏布江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较长,有夏汛;植被保护较好,含沙量小;纬度较低,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2)雅鲁藏布江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河流流量大;由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深切,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3)地势高寒,施工条件差;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山脉阻碍输电困难;建设技术要求高,交通不便,勘测设计困难;人口稀少,远离我国的人口、经济中心,用电量少。 (4)地质资料;移民等社会经济资料。 (5)藏木水电站的建设有利于缓解西藏中部地区用电的紧张局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藏的和平稳定与民族团结等。 23.(2010·高考山东卷)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表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10分)    指标 年份   GDP(亿 元)(当年 价格) 第二产 业产值 占GDP的 比重(%) 实际利 用外资额 (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1978 2.4 15.5 0.0 0.0  1992 58.5 48.3 1.3 1.2  2000 200.8 59.4 7.1 20.3  2008 1500.6 65.3 16.1 386.8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   工业区 区位条件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资源 ①________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和②_______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③________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4)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表,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1)据图分析A地气温与降水的特点是冬季均温高于0℃,夏季均温低于20℃,年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小,分配较均匀,故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气候条件不利于谷物生产的是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传统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沪宁杭工业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多,成本较低,海陆空运输及长江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便捷。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主要措施有:①对原有工业进行改造升级;②部分钢铁工业外迁;③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鲁尔工业区产业转型的启示可概括为:①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图中反映B地位于沪宁杭工业区的中部,距离上海较近,交通便捷。表中的经济指标反映出第二产业(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多,出口增长快。这些方面均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相关。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4)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