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鲁尔区是德国以机械、纺织为主的重要工业区 C.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鲁尔区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 2.关于该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解析:鲁尔区形成于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兴起的基础,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是其五大传统工业部门。鲁尔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 答案:1.C 2.A 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转型,重振辉煌的问题。如今,鲁尔区已经率先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高新技术与创业中心、文化与旅游产业已经取代传统的钢铁、冶金行业,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发动机。据此回答3~4题。 3.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廉价石油的竞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降低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解析:第3题,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煤炭地位下降,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工人大量失业,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该区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本地区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第4题,采取的措施是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不包括化学工业,而且只是改造没有搬迁,改造时扩大了生产规模,因此前三项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3.D 4.D “打造中国鲁尔区,建设太行明珠城”,是山西阳泉市内随处可见的标语。如今的阳泉,在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打造中国式的“鲁尔区”已成为现实。结合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5~6题。  5.山西省煤产量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D.煤质量不高 6.阳泉市为打造中国式“鲁尔区”,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解析:第5题,山西省开采出的原煤大量直接销售,综合利用程度低,附加值低,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第6题,A项所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要加大科技投入,改善交通条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大力发展、引进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5.C 6.A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材料2:  材料3:  (1)据材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门类和数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2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简述其原因。 (3)根据材料1、材料2、材料3分析说明鲁尔区在整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对比材料1两幅图可以看出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对比材料2两幅图可以看出,20世纪末建立了汽车、电子等工业部门。第(2)题,对比材料2两幅图可以看出钢铁工业向西部莱茵河沿岸集中,因为鲁尔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要从国外进口。第(3)题,由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鲁尔区整治措施主要从压缩传统企业,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方面入手。 答案:(1)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企业数量减少;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大型企业。 (2)向西部莱茵河沿岸港口附近集中 便于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单一多样化发展);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一、选择题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题。  1.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 A.① B.② C.③ D.④ 2.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形成的。第2题,钢铁工业对大气有严重污染,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鲁尔区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故钢铁工业应布局在东北方向。 答案:1.B 2.A 右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国工业区。读图,回答3~4题。 3.  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经济趋于衰落,图示工业区后来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关于莱茵河水体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生生物丰富 ②莱茵河污染严重,河水含氧量下降 ③沿岸城市法兰克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④莱茵河水质恶化,周边的生态环境将遭到极大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看出该工业区为鲁尔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煤炭和钢铁工业。第4题,莱茵河水污染严重,河水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减少,周边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法兰克福不位于鲁尔区。 答案:3.B 4.B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5~6题。  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6.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 ②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③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④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第5题,德国劳动力缺乏,故⑤错。第6题,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包括京津唐工业基地,故②错,东北老工业基地为重工业基地,应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 答案:5.A 6.D 读图,回答7~9题。  7.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该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 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里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9.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劳动技能也较强。因此,公共设施是否配套齐全,劳动力素质如何都不是鲁尔区导致新兴企业不愿落户的主要原因。第8题,鲁尔区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口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并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再把那里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轧钢。第9题,鲁尔区为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到此落户,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而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 答案:7.C 8.C 9.C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读该地区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对内蒙古东部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交通较为便利 C.紧临华东市场 D.科学技术发达 11.下列有关内蒙古东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防治水土流失 B大力发展煤炭等重工业,控制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规模 C.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D减少煤炭燃烧,控制酸雨危害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煤矿资源开发条件综合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交通便利,是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根据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该区应该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答案:10.B 11.C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回答12~13题。  1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3.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解析:第12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该乡镇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13题,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12.D 13.B 二、综合题 14.读中国和德国工业的“心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中国的________工业区,乙图是德国的________工业区。 (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 工业区 区位条件 甲 乙  自然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①  交通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和②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③  (3)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完成乙图工业区工业部门联系框图。  A.钢铁工业 B.煤炭工业 C.化学工业 D.机械工业 该框图体现了该工业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导工业部门,工业结构以________工业为主,工业结构较________的特点。 (4)20世纪60年代以来,图乙所示地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所示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工业结构及发展中的问题等知识。解答时关键把握以下几点:(1)德国鲁尔区和沪宁杭工业区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但他们在自然资源种类、交通方式、劳动力素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3)鲁尔区面临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新技术革命冲击等问题。(4)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匮乏。 答案:(1)沪宁杭 鲁尔 (2)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3)①B ②A ③D ④C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 重化 单一 (4)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和能源短缺 15.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2: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___、机械、化工、________等工业部门。 (2)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 解析:第(1)题,从图示可以看出,山西省有丰富的煤、铁、铝土、铜等资源可发展钢铁产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的条件。第(2)题,本题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表述即可。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从文字和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即可作答。第(4)题,要想正确作答,必须先明确山西省目前的资源利用状况、产业结构等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型的方向。 答案:(1)钢铁 有色金属冶炼 (2)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位置适中,交通通达度较高,外运条件较好。 (3)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等。 (4)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改造,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