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有关人们出游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的出游能力主要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B.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旅游胜地的淡季和旺季分布 C.节假日国内著名风景区旅游高峰的形成,主要受游客经济收入的影响 D.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 解析:选A。人们的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旅游线路设计的目标是(  ) A.选择最佳路径         B.注意劳逸结合 C.景观丰富多样 D.追求最佳效果 解析:选D。追求最佳游览效果,是旅游线路设计的目标。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享受,追求最佳效果是为了获取最好的旅游感受。 下图是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统计。读图完成3~4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安碑林是历史文化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 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客游览华山 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观因素是学历的高低 ④历史文化景观所吸引游客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除旅游偏好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 A.旅游动机 B.闲暇时间 C.经济承受能力 D.游客居住地的自然条件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到碑林的游客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所占比重大,但不能说明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就只参观碑林。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 答案:3.C  4.A 下列旅游活动中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是(  ) A.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B.每到一处旅游景点,都要注意观察安全警示标志 C.树立“安全第一、秩序第二、效益第三”的理念 D.险要景观一律不去观看 解析:选D。险要景观可以站在安全的角度与位置观看。    读下表资料,回答6~7题。 T165列车时刻表 上海康辉旅行社“拉萨6日游”行程安排(发团时间:5月1日)  上海16:11→南京19:00→蚌埠20:50→郑州01:56→西安08:11→兰州14:54→西宁18:03→格尔木05:20→那曲15:47→拉萨19:50 第一天 搭乘T165次专线列车前往拉萨,沿途观赏祖国风光   第二天 沿途观赏祖国风光   第三天 沿途观赏祖国风光,抵达拉萨火车站   第四天 游览布达拉宫、大昭寺、八角街。晚上藏餐,观赏藏族歌舞表演   第五天 拉萨出发赴圣湖纳木错,途经藏北草原、羊八井(沐浴温泉)   第六天 下午乘飞机返回上海  T165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沪杭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B.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青藏线 C.京九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D.京沪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本次旅游,游客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 A.5月1日——青草池塘夜闻蛙 B.5月2日——黄土地上麦收忙 C.5月3日——牛羊似珠遍地撒 D.5月4日——佛家檀香处处飘 解析:第6题,由旅游线路并结合T165列车时刻表可知,经过铁路干线有:上海京沪线,F徐州(经过南京、蚌埠)陇海线,F兰州(经过郑州、西安)兰青线,F西宁青藏线,F拉萨(经过格尔木、那曲)。第7题,5月2日主要经过郑州、西安、兰州、西宁等,虽经过黄土地,但小麦此时未成熟,非收获季节。 答案:6.D  7.B 下列各项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是(  ) A.台风过后,太湖大堤上的树木被折断吹倒 B.滑坡发生造成林木被毁 C.在旅游风景区的许多景物上,经常见到“××到此一游” D.华北某城市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解析:选C。台风、滑坡、地面沉降不是旅游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 位于古“丝绸之路”、现“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敦煌莫高窟,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着中外游客,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石窟的损坏极为严重,依据材料回答9~10题。  敦煌莫高窟虽历经千年,仍保存较好,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有关(  ) A.地处高纬 B.气候寒冷 C.气候干旱 D.流水侵蚀 为保护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对入洞游客人数作了限制,又限制停留时间,主要原因是(  ) A.避免游客丢弃大量垃圾 B.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C.减少因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使珍贵的壁画受到损坏 D.避免游客在壁画上乱刻乱画 解析:敦煌莫高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其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对游客数量和时间作限制主要是为了减少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对石窟小气候的影响,保护珍贵的壁画资源。 答案:9.C  10.C 二、综合题(共60分) 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3分) 山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市,因常现海市蜃楼奇观,故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旅游资源丰富,系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蓬莱阁下黄海之滨的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可现在你去游览水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池油污、杂物涌动的黑水。 (1)材料中所显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水城污染可能是哪几方面的原因? (3)欲还水城清秀的面目,你有何建议? 解析:第(1)题,材料中所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第(2)题,从工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旅游活动等方面产生污水或废弃物来回答。第(3)题,针对水污染源采取措施,以及加大宣传教育等。 答案:(1)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污染原因可能是:当地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大量注入水城;油污是停泊在水城上的机动船和沿河工厂产生的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出造成的;杂物是素质不高的旅游者和沿河居民乱抛垃圾落入水城造成的。 (3)建议:控制污染源,减少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将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和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处理后排入其他水域;限制机动船的停泊和进出,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对破坏水城环境的行为给予处罚;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不要乱扔垃圾;设立专门机构,经常清理水面的油污、杂物,保护水城的环境卫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1:由全国权威地质地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将“崮”这一独特造型地貌命名为“岱崮地貌”,并列为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岱崮地貌”是指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崮顶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若狮、若豹、若龙,似游、似腾、似飞,据专家估计将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岱崮地貌”风景区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岱崮镇总面积180.7平方千米,东与沂水接壤,西与新泰相邻,北与沂源分水为界,交通便利,青岛、济南、日照、临沂、潍坊、莱芜等城市1.5小时可到达。 材料2:某年的抽样调查,济南和青岛两城市市民的旅游类型。  注:1—游乐园或主题公园 2—山水风光 3—海滨沙滩 4—文物古迹 5—民俗风情 6—森林公园 7—田园风光 8—宗教圣地 9—城市风貌 10—考察探险 (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岱崮地貌的旅游价值。 (2)阅读材料2,分析济南和青岛市民的旅游类型偏好,以及在海滨沙滩旅游需求上济南市民略高于青岛的原因。 (3)推测岱崮地貌景区主要的客源地,以及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度提高的因素。 解析:第(1)题,岱崮地貌由于其地貌特征,应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加上在革命老区又有历史文化价值等。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济南、青岛两市市民从旅游类型上偏好山水风光;由于济南市位于内陆,青岛市位于海滨,相比之下济南市环境与海滨沙滩差异大,所以在旅游需求上济南市民更向往海滨沙滩的旅游。第(3)题,一般而言,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会使旅行时间过长、旅行费用过高,经济距离增加,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反之会增加旅游者的出游能力。 答案:(1)科学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2)偏好山水风光。济南为内陆城市,海滨沙滩对市民吸引力较大。 (3)距离岱崮地貌较近的城市地区。媒体传播(电视、网络、杂志等)。 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问题。(14分) 材料1: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热点景区人员爆满,数以吨计的垃圾不断产生,游客乱写乱画、乱折花木、随意攀登和踩踏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保护区违规进行旅游开发……这些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材料2:黄金周期间长城上拥挤的人群。  (1)阅读材料,说明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行为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2)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什么是旅游环境容量? (3)请提出更好的办法解决长城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阅读归纳即可。第(2)、(3)题,结合教材旅游环境容量概念回答,并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答案:(1)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有时也简称旅游容量。 (3)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分析。“开源”即实行分流,增加淡季的吸引度,同时可以和周边的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节流”是控制客流量,如在饱和状态下,可实行分批放客或者限时游览,在旅游旺季可以实行门票预订等。 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各题。(11分) 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中国县城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宅既是中国北方汉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试举例说明平遥古城的旅游价值。 (2)在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简述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第(1)题,由题干信息分析,可推断平遥古城作为人文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及经济价值。第(2)题,旅游者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三个方面。 答案:(1)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古建筑有美学价值以及通过开发带来经济价值。 (2)对背景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产生环境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地,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大众化旅游产品类型,深受游客喜爱。 材料2:2006年国庆节期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发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以下是公约主要内容:1.维护环境卫生。2.遵守公共秩序。3.保护生态环境。4.保护文物古迹。5.爱惜公共设施。6.尊重别人权利。7.以礼待人。8.提倡健康娱乐。 (1)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特点是什么? (2)有人认为此公约颁布有利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解析: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它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人们的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旅游尚未深入人心,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文明公约》是对旅游环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 答案:(1)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又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的旅游活动。其特点为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2)对。因为公约的颁布,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在旅游的时候注意自身的形象,保护旅游环境,而生态旅游的主题就是保护旅游环境,所以它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