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2·郑州高二检测)读下列“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关于我国2008年前8个月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持平 B.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石油需要大量进口 C.我国进口的能源只有石油 D.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以煤炭为主 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现是消费的能源类型太少 B.我国能源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产生硝酸型酸雨 C.我国能源消费中除煤炭、水电、核电、风电外,都依赖于进口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过分依赖煤炭 解析:第1题 ,从图中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的数量对比可以看出生产不能满足消费,A项错误;对比能源构成,石油缺口最大,需要大量进口,B项正确;我国不仅进口石油,还进口天然气等其他能源,C项错误;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D项错误。第2题,能源生产并不全部是自己国家消费,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煤炭也大量出口煤炭,从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出,仍以煤炭为主,对环境影响主要是产生硫酸型酸雨和大量固体废弃物。 答案:1.B 2.D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3~4题。 矿产种类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92.17  金属矿产 3.95  非金属矿产 3.88  合计 100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92.17%,故该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答案:D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比重大,应把该区建成全国的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答案:A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完成5~6题。  5.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6.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运输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通过读图可知措施之一是增加煤炭开采量;由于本区市场需求有限,因而煤需大量外运,进行运输专线铁路建设,辅以公路及坑口电站的建设均为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措施。 答案:5.A 6.C 2011年10月27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中共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山西省要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先行先试,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矸石发电及粉煤灰开发利用、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产业工程。结合“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7~8题。  7.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 8.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 答案:7.C 8.D 读下图,回答9~10题。  9.据图所示,山西省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①山西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酸雨区 ②土地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 ③灰霾天数增加 ④日照时数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造成山东省能源产出平均比重大,但废气排放平均强度较低的原因是(  ) ①拥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③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④高新科技企业的比重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山西省的能源产出平均比重最大,废气排放的平均强度也较高,它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基地,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因此可能会使当地灰霾天数增加,日照时数减少;煤炭的开采可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加剧;因该地的降水较少且土壤多呈碱性,并没有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酸雨区。第10题,山东能源产出平均比重大,但废气排放平均强度较低,和能源的构成及利用率有关,石油资源丰富,技术水平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高。 答案:9.C 10.A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有关能源输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左图为输电 ②右图为输煤 ③左图为输煤 ④右图为输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图中砖厂的设置是(  ) ①为减少资源的运输压力 ②为了对“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 ③实现污染物、废弃物资源化 ④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1题,砖厂应利用发电厂的废渣为原料,故左图为输煤,右图为输电。第12题,砖厂利用发电厂的废渣为原料,实现了污染物、废弃物资源化,减少了“三废”污染。 答案:11.B 12.C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发展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该地区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处,煤炭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全国性能源基地。 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充分利用该区优越的地理区位(该区与周边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有铁路干线相连,具有优越的全方位辐射条件)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尽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在神府、东胜、准格尔旗三大煤区形成近亿吨的规模,是关系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决策。 材料2:由于该区具有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等弱点,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将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主要是基地建设与水资源的矛盾,基地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等。 (1)下列关于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 A.气候温和湿润 B.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地区 C.地形平坦、完整、开阔 D.自然条件优越 (2)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资源是______资源,本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工业。(4分) (3)由材料分析,该区域建设我国大型能源基地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4分) (4)该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哪些?(4分) (5)简述该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8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处,气候干旱,地形条件恶劣,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资源深加工和环境保护。 答案:(1)B (2)煤炭 能源 (3)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质量较好,容易开采;与周边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有铁路干线相连,交通便利;本区位置适中,具有优越的全方位辐射条件。 (4)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地形条件恶劣,缺乏良好的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5)①重点发展采煤工业,并以外销为目的,要加速铁路建设,完善已建成的铁路线,提高运输能力。②有控制地高速发展,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一个最优发展规模和速度。③不宜多发展二次加工工业。由于本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区内二次加工工业应尽可能少建。④重点地区优先发展。由于采煤工业是耗水工业,它的布局还要考虑水资源的分布,目前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应选择在靠近黄河的地方。⑤限制发展乡镇煤矿。要限制小煤窑的发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的正常生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⑥注意保护环境,在采煤工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等)。 14.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2: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___、机械、化工、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4分)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6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8分) 解析:第(1)题,读材料1可知,山西省除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外,还有比较丰富的铝土、铁和铜等矿产资源,具备发展钢铁产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的条件。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从文字和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即可作答。第(3)题,要想正确作答,必须先明确山西省目前的资源利用状况、产业结构等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型的方向。 答案:(1)钢铁 有色金属冶炼 (2)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等。 (3)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改造,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