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试题汇编(选修本) 1.(2011年高考浙江卷)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图1  图2 (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解析:第(1)题,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三部分组成,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因此风暴潮的大小取决于风力的大小。从图上看,福建正是台风登陆的地方,并且正是迎风的海岸,风力大,风暴潮明显。第(2)题,读图可知,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而台风的西部吹西北风,因此“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东面。第(3)题,泥石流是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发生前水的流量必然发生异常变化,同时因为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流动的声音必然异常。 答案:(1)B (2)A (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浊;泉水停止等。 2.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解析:第(1)题,地形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第(2)题,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 (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1200余种,对农作物的危害巨大。 材料二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日益加剧,造成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威胁全球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安全。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目前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我国,我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余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两种。 (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对小麦、水稻、棉花危害最大的分别是什么? (2)分析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灾情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外来生物入侵的特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生物灾害。锈病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水稻的稻瘟病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农作物病虫害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分布相似,东部重于西部。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其特点主要从种类、频率、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锈病、稻瘟病、棉铃虫病。 (2)分布特点:东部重于西部。入侵特点:入侵种类多、频率快;蔓延范围大;造成危害大、经济损失大。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渤海海域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 材料二 3月14日潮水水位增长预报图。  (1)本次风暴潮的影响因素可能是什么? (2)比较山东省与辽宁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 (3)试分析本次风暴潮可能产生的危害。 解析:笫(1)题,考查风暴潮的形成原因,结合材料一(农历正月十四)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在图中找到两省的位置,再由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规律,可得出两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从位置与风向上分析这次风暴潮产生差异的原因(产生风暴潮的动力是风)。第(3)题,可从陆域与水域两方面组织回答。 答案:(1)大风、天体引潮力(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 (2)辽宁省未发生风暴潮,山东省受风暴潮影响大。原因:偏北风(东北风)助长了潮势,辽宁省沿海为离岸风,山东省北部沿海为向岸风。 (3)对沿海地区的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对海水养殖破坏严重。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的洪灾,受灾最严重的昆士兰州已有多达23个城镇为洪水所困。 材料二 2011年1月12日,澳大利亚西澳州的珀斯南部发生森林火灾,有多处居民住宅被烧毁,数百名居民被迫撤离家园,暂居亲戚朋友家,或到当地设立的疏散中心住宿。  (1)试分析澳大利亚洪灾和火灾在1月份同时发生的原因。 (2)洪水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东北部洪灾的原因与气候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有关;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1月份干旱少雨。第(2)题,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1)东北部洪灾的成因:澳大利亚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1月份,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北部受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更加集中。西南森林火灾的原因:澳大利亚西南地区为地中海气候,1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南部受其控制,降水偏少,炎热干燥。 (2)洪水发生时,要保持镇定,尽量逃往高处,登上坚固的屋顶、大树、高坡等,以获得逃生机会;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