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临门一脚综合练习100
一、选择题
如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以下2题。
1.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山西 B.江苏
C.山东 D.黑龙江
3.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
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以下2题
4.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6.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
1.6%
2.6%
-0.1%
0.6%
1.8%
1.1%
*指不含墨西哥及其以南国家的北美州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
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
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
建国以来,长江沿岸就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的一个工业地带。据此回答以下2题。
7.有关长江流域农业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流域有六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②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棉花重要分布区
③长江流域蚕桑基地主要分布于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
④长江流域是我国的甜菜、甘蔗、长绒棉分布基地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8.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大
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
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产销两旺,私家轿车占了70%左右的购买比重,全国主要的汽车产业集团在一年中推出了几个品牌的汽车,以“一汽”、“二汽”、“上汽”为龙头的企业集团纷纷通过购买、兼并等手段与其他中小企业重组。据此回答以下3题。
9.拉动我国汽车快速发展的主导工业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B.跨国公司
C.市场 D.生产成本降低
10.各种品牌汽车相继推出得益于( )
①科技进步
②合资企业相继建立
③市场需求
④国家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导致企业间重组的主要原因是( )
A.“一汽”、“二汽”、“上汽”等集团与其他企业生产联系紧密
B.“一汽”、“二汽”、“上汽”等集团规模庞大、技术雄厚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D.国外大型汽车集团的进入,迫使国内汽车集团重组
12.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
B.发达国家大量投资发展的能量密集型农业
C.我国南方稻田养鱼、养蛙的农田生态结构
D.山区利用立体气候发展农林牧副立体农业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以下2题
1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1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二、填空题
15.青云花园是我国某城市(36°34′N)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下图a为青云花园小区分布平面图,图b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一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 30°≈0.577)。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OF、OH、OI、OG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_,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南面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_,该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单元是________。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并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16.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解析:我国南方地区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问题日趋严重,大理石雕像长期受酸雨的腐蚀,因而变得“面目残破”。
答案:A
4.A
5.D
6.【答案】 C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地区的三倍,而总人口远大于北美地区。
7.A
8.C
9.C
10.D
11.C
12.【答案】 B
【解析】 能量密集农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13.AD
14.D
二、填空题
15.解析: 第(1)题,杆影与日出方位相反,该日太阳东北出西北落,昼长夜短,为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所以南面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小。该地正午是北京时间12:12,计算可知该地的经度是117°E,结合纬度进行定位,该地位于华北平原。第(2)题,计算步骤如下:
H正午=90°-纬度差=90°-(36°34′+23°26′)=30°
楼间距=20÷tan30°≈34.66(米)
第(3)题,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前楼的影长大于上海,所以楼房间距宽于上海。
答案: (1)OF 小 华北平原
(2)小区位于北纬36°34′,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小为30°,此时,楼的影长达34.66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16.(1)B
(2)C 冰川侵蚀作用
(3)A和E。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com 高 考 资源 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