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升级训练十八 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区域:(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表,完成第1~2题。  1.下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是(  )  A.a B.b C.c D.d 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①⑦ B.③⑦ C.②④ D.⑤⑧ 读“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地租水平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在城市规划时,运用的地理新技术手段是(  ) A.RS、GPS B.GPS、GIS C.GIS、RS D.RS、GPRS 4.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2012·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我国东部沿海某小城市2011年开始建立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下图所示为其1980和2010年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该城市有一条自东北流向西南的河流,据此完成第5~6题。 4 4 4 4 4  4 4 3 0 4  4 2 1 3 4  4 2 3 3 4  4 2 4 4 4  1980年 4 4 2 2 2  3 3 0 2 2  3 1 1 0 2  4 3 1 3 4  4 3 3 3 4  2010年 1—商业用地  2—居住用地  3—工业用地  4—农业用地  0—绿化用地  5.2010年为获取该城市198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信息,采取的地理手段可能是(  ) A.GPS B.RS C.GIS D.查阅相关资料和年鉴 6.对比1980和2010年土地利用图,可见(  ) A.2010年各种土地利用面积都有扩大 B.两幅图中各类功能区相对位置变化不大 C.两幅图中工业用地的分布都是合理的 D.城市商业区的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成都晚报》2009年11月14日:连日来,中国北方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达60年一遇标准。截至目前,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等省区755.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8人,目前民政部门已疏散公路滞留和转移安置15.9万人;农作物受灾19.04万公顷;倒塌房屋9 000多间,因灾直接损失44.6亿元。据此完成第7~8题。 7.上述灾情统计的精确性高,主要是利用了(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8.受灾人员转移的信息资料的及时获得主要应用了(  ) A.RS B.GIS C.GPS D.DOS Google公司推出了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服务产品——Google Earth。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找到自己家的屋顶,同时精确地显示鼠标指针处所代表地点的地理坐标,可以说Google Earth是“数字地球”的雏形。据此完成第9~10题。 9.Google Earth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 A.RS和GIS B.GIS和GPS C.GPS和RS D.GSM 10.下列对Google Earth软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应用的核心技术是GSM技术 B.真正实现了“数字地球” C.地图数据更新慢 D.方便人们分析区域的空间信息 11.(2012·安徽黄山七校联考)一群大学生“十一”长假来黄山地区旅游,之前上网查询了景点、交通线路、旅馆、特色餐饮及旅游购物商店等信息,这些过程主要利用了(  ) A.RS图像功能 B.GPS定位功能 C.GIS图层功能 D.QQ聊天功能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报道,“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依靠高分辨率(2~10米)的卫星影像和“3S”技术,建立我国的“数字国土”。专家认为,“数字国土”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 (1)下图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波谱特性示意图,通过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国土”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13.(30分)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有不同________特征。并由此区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3)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特征分析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可以称之为________,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好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4.3.C 4.C 解析:第3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了解城市及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那么需要RS获取本地区遥感图像,然后由GIS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表达。第4题,由图可知,b1、b2是住宅区,b2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属于高级住宅区。 5~6.5.D 6.D 解析:第5题,由于该城市2011年才建立自己的土地信息系统,所以为了获取数据选择的地理手段只能是D项。第6题,对比方格中信息可知,城市商业区的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由图可知,1980年工业用地位于河流上游,居住用地位于河流下游,布局不合理。 7~8.7.B 8.C 解析:第7题,GIS具有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的功能,因此灾情统计的精确性应依靠GIS。第8题,GPS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定位,可及时获得人员转移的相关信息。 9.A 10.D 11.C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的自动处理和分析系统,其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拟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 二、综合题 12.答案:(1)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其波谱特性不同,通过遥感获得某地冬小麦某一生长阶段波谱数据并与正常年份比较,即可判断出冬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而以产量进行预测,为后一阶段的生产活动提供资料。(2)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旱涝、长势、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提出解决措施等。 13.答案:(1)光谱 植被类型 (2)①监测范围大;②瞬时成像;③实时传输;④快速处理;⑤迅速获取信息;⑥实施动态监测等优点。(3)垂直分异 光、热(温度)和水分随海拔的变化发生变化 (4)立体农业 ①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光热资源等);②增加农业产量;③增加农民收入;④多种经营等。 解析:第(1)题,不同的地物有不同的反射光谱,故可利用RS的这一特点,来判断植被类型。第(2)题,遥感有监测范围大、传输方便、全天候、获取信息快等优点。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植被明显体现出了海拔不同,植被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符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而植被变化主要是由于水、热组合不同。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有明显的立体农业的特点。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